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1
/ 2

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安心馨 1;安勤杰 2;王仲焕 3

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郑州海关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2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13

摘要:最佳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在坚持普遍性认知观点的基础上,借助一些特殊方式(主要是指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调节组织绩效方面的具体情况。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以及企业绩效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具有重要性,为此,加强研究十分必要。当前,学术领域以西方国家的研究案例为主流,结合我国企业的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案例则较少。本研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具体分析最佳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企业绩效关系方面的问题,并形成具体对策,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对促进企业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最佳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绩效;关系

一、三个概念

1.1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宏观上讲,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即处在劳动年龄的已直接投入建设和尚未投入建设的人口能力。所谓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利用科学的方法,明确人的主体性地位和功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和开发现实和潜在的每个人自身所蕴藏着的资源,使人力资源得以发挥功效,从而为个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目标服务。

1.2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指能够对企业绩效产生正面影响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这些最佳实践能够给组织带来高绩效。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够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及其效果的揭示更加的全面,综合应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理论,实现对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的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为企业实现最大的经济机制和社会价值。

1.3企业绩效的概念

企业绩效指的是企业在某一个时间内任务完成的数量、质量、效率及赢利情况。企业绩效实现应在个人绩效实现的基础上,但是个人绩效的实现并不一定保证组织是有绩效的。如果组织的绩效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被层层分解到每一个工作岗位以及每一个人的时候,只要每一个人达成了组织的要求,组织的绩效就实现了。

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2.1员工态度

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是决定其个人行为的前提,两者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为了更好地提升员工对企业的积极态度,促进企业的绩效建设,可以从企业员工的薪酬待遇、福利、安全保障等方面加大投入,并履行企业对员工的薪资、福利、培训、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承诺,通过丰富多样的措施和方法鼓励和激励企业员工,使员工提升工作的积极性,在员工职称职务、能力水平与个人绩效相吻合的条件下,产生对企业的强烈忠诚度和归属感,增强员工的幸福度。同时,还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培养企业员工的助人行为、竞技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更好地提升企业员工的个人素质,达到影响和促进企业绩效的目的。另外,还要通过健全的员工奖惩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使员工在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之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才智,也可以较好地规避和防范员工的犯错几率。

2.2员工行为

企业员工的行为也会对企业绩效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了提升企业员工行为对企业绩效的正面效应和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对员工的全体培训或部分培训,分步骤、梯度性、持续化地开展员工培训,形成一种积极、良好的企业员工文化氛围,使员工逐渐认识和理解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在企业文化的引领之下产生组织依赖感和归属感,并获得较大程度的知识和能力的提升。

三、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

通常来说,人力资源主要就是一个企业中劳动力的制造者,要想获取更高的劳动力,就需要企业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令绩效考核充分展现出自身的价值,令企业的每一名员工都感受到企业带给自己的“幸福感”。这样才可以留下更多的员工,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打开企业发展的新局面。

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企业的文化、环境甚至是发展方式都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那么在国外企业中比较流行的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究竟能不能被我国企业所接受?虽然已经确定了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确是提升企业绩效的一种有利手段,但是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最有效的又是哪一种呢?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在提升企业绩效的同时,是只依赖于自己单一力量的约束还是需要中间变量的作用呢?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行合理化的探讨。

斯坦福大学的JeffreyPfeffer教授曾经总结出了有关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七项方法。后来,又经过多次研究得出越来越深入的七项方法,并且也明确了成果导向的绩效评估、成本利润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比关系。

综合国外优秀教授的总结与归纳,最终使我国于2008年确立了中国式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七项方法,并与国外进行比较得出有效招募、培训开发、绩效评估、薪酬、工作组织、员工参与、员工关系这七个方面。

四、基于企业绩效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策略

4.1制定“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

坚持“以人为本”,既是提升企业绩效的重要原则,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举措,人力资源管理要想达到较好的效果,就必须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制定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企业在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过程中,必须着眼于推动企业发展和促进员工发展的“双赢”目标,紧紧围绕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特别是企业绩效来进行,将各类要素进行合理配置,确保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实现预期效果。

4.2建立“价值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价值链”管理目前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创新模式,也是提升企业绩效的重要创新性举措。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价值导向”原则,着眼于发挥企业绩效与人力资源管理价值目标的“叠加”作用,进一步明确规定每一个部门的职能,规定实现这些职能应当设立的岗位,规定每一个岗位应承担的工作责任。建立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的相互衔接和协调配合的运行机制,积极梳理现有工作流程,优化关键工作流程。

4.3创新“规范有序”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企业要把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作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举措,用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文化、先进的制度、先进的技术来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取得成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健全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要对现先管理制度进行集中清理、合并和制定新的制度,对于过时的制度要予以废止,对于重复交叉、相互矛盾的制度要进行合并和完善。

4.4薪酬体系的优化

企业薪酬制度方面需要与时俱进的发展,为了保证企业竞争力不受负面影响,需要加强薪酬制度方面的变革调整。为了保证薪酬制度具有竞争力,员工除了传统薪酬外,还可享有团队利益、利润分享等。此外,企业保险、福利等需要结合企业特点作出必要调整,尽量保证制度化、人性化、个性化的原则。如制度化要求下企业需要为所有员工缴纳保险,人性化方面需要企业及时为员工提供丰富多样的福利项目,也可提供与企业岗位相吻合的保险项目。此外,良好的薪酬制度对人力招聘具有极大影响。

结语:

经济全球化的大形势下,必须加强企业最佳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这是提高企业绩效的关键。优秀的人才是打造一流企业的必要条件,也许这是人力资源、企业绩效之间最为简明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陈曦.不同环境情境下商业模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J].中国科技论坛,2017(12).

[2]洪银兴.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发展理论创新[J].学术月刊,2017(4):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