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全龄段的城市 休闲公园设计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4
/ 3

适合全龄段的城市 休闲公园设计策略探讨

骆科柳

身份证( 4404021980101 **** )

摘要:本文主要对适合全龄段的城市休闲公园规划设计原则、景观布局及设计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适合全龄段;城市休闲公园;设计原则;景观布局,设计策略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有了显著的提升,所以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寻找可以满足精神娱乐需要的场所。从当前的分析来看,城市公园作为大众休闲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在满足人们精神需要方面有突出的作用。城市公园中不仅有规划设计的景观建筑,还有娱乐设施,更有一些趣味性的活动或者是表现,这些活动、设施等能够满足不同年龄人群的需要,达到娱乐大众的目的。城市休闲公园是城市公园中的重要一类,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情感交流方面的价值显著,具有不可替代的枢纽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适合全龄段的城市休闲公园规划设计原则、景观布局及设计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二、适合全龄段的城市休闲公司规划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原则。园林景观设计必须以创造优美宜人的绿色环境为宗旨,充分满足人的需求和审美取向。园林绿地要体现可融入性和可参与性。发挥好园林给人庇荫、欢愉启迪,陶冶性情,慰藉心灵的作用。 (2)生态优先原则。作为休闲公园其最基础的功能,也是公园建造的初衷就是作为城市的"绿肺",为城市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因而景观设计首先就要从生态角度的出发,要符合生态化的特点,利用乔、灌、等植物的复合种植,保持植物的多样性,满足人们对于绿色植物的需求。

(3)因地制宜,体现地方特色原则。城市休闲公园的景观设计要充分利于当地的地形与地貌特点,结合本地的实际状况,因地制宜,打造突出地方自然特征的现代化城市公园。园内植被选择当地乡土树木,园路或者立体景观,选用当地特有的山石,以彰显当地自然景观特征。

(4)植物造景原则。运用植物的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多样化等特征,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结合,彩叶树种与常绿树种配置,使绿地在四季的静态构图中,呈现季相的动态变化,达到三季有花,四季见绿,提高生态效益。 (5)整体协调原则。构景要素协调,园林绿地与周边环境及整个绿地系统的协调。园林建筑和小品在形式、体量、尺度、色彩、质地上必须服从环境需要,与其他景物协调统一,园林布局要主次分明,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烘托对比,使景物相得宜彰。        

三、适合全龄段的城市休闲公园的景观布局 (1)景观序列。将园内的自然和人造景观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形成层次分明的序列空间,称为景观序列。通常的景观序列由起景,经过一定的起承转合发展到达高潮,最后收尾,往往在其中增加多次转折,达到丰富空间的效果。实际应用中,较小规模的公园规划通常将高潮和结景融合在一起,在高潮处便戛然而止,达到意犹未尽的效果。 (2)景观分区。城市公园设计需要根据规划设计意图,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景区,将同样的需求限定在一定的景观地段内,使景观与功能需求相结合,最有效合理的规划公园景观。景观分区方式主要有景观特色分区、功能分区、动静分区、主次分区、旷奥分区等。再通过功能不同将其分为:文化娱乐区、安静休息区、观赏游览区、儿童活动区、老人活动区、体育活动区、公园管理区等。

四、适合全龄段的城市休闲公园总体设计

(1)入口景观设计。入口景观是公园给游人的第一印象,它通常是公园自身文化的集合与缩影,同时它也是公园内外的分隔,处理手法往往以过渡方式为主,既不要使公园内的景观显得突兀,也要起到标志和提示的作用。同时公园的入口有若干个,如主要入口、次要入口及园务入口等等,应该注意各级别入口的层次区分。 (2)景观轴线规划。景观轴线是园区景观的骨架,起到统领园内景观的作用。一般分为主景观轴线与次景观轴线,以一系列大体量或者具有标识作用的景观点穿联起来,形成或纵或横的轴线,贯穿园内。 (3)区域景观系统。以道路或者功能将整个园区分为若干区域,每个区域依靠植物造景、空间划分等手段,形成自己区域内景观的特点。若干个区域便形成了园区内的景观系统,使景观形成序列,有序的分布在园区内,步移景异,游人游园时不会有景观厌倦感。

(4)功能分区。不同的家庭成员有着不同的生活模式和体验需求,城市休闲公园根据不同人群,打造全龄化运动休闲场所,使每一位家庭成员都有专属的活动空间,互不干扰的同时又保障了彼此之间的互相照料。根据全龄化的理念设计将公园划分为儿童活动区、全民健身区。

1)儿童活动区。儿童区按顺序逻辑编排了四个关联景园,分别命名星煜园、

星慧园、星悦园、星韵园,从“认识科学、感受自然、畅享童年、展望未来”这四个场地内涵展开叙述,四者呈线性递进关联。由满天星和昆虫旅馆组成的星煜园试图通过光影变幻,为孩子营造童话故事里的梦幻场景,也寄寓为孩子照亮前程,走上星光大道。星慧园设有绿浪和五感花园,增强儿童的参与感,为家庭提

供游乐嬉戏的场所,同时提供宜人的成长环境。星悦园结合地形设置有滑梯、游戏器材等,使儿童通过行为和体验的偶然性来获取知识。星韵园均质设有三个点构件,游者可从各个角度体验广场所营造的细致情节和故事。

  1. 老人活动区。老人活动空间应关注老人的生活习惯,有的老人出于心理或习惯原因,喜欢同趣味相投的三五个人一起活动,包括动、静、闹,形成一个小群体,这样就应为他们提供一个相应的活动空间。老人活动空间不宜过大,一般在10m2左右即可,空间应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不宜封闭,有一定的遮荫及坐憩处。坐息空间以停坐休息为主,如晒太阳、聊天、养神、观赏、读书、听广播等也是老人们从事室外活动的一项主要内容。空间应有一定的范围要素,至少有一面作为背景,可以用植物、地形、建筑、水面等作为界面要素。坐凳也要采用多种形式,以增加空间的趣味性。坐息空间中应创造“人看人,人看物”的视野范围,可使老年人感觉到在参与社会,产生兴趣。

  2. 青年活动区。在对公园的调查研究中,了解到青年认为公园中最缺乏的就是体育运动场所,有的城市并没有专门的体育公园,在一般的综合公园中也较少看到专为青少年设计的运动场地。自行车是青年钟爱的锻炼及娱乐项目,与同伴骑车出游,既能开阔视野还能增进交往。在全龄公园里可以在比较偏僻的地段开辟自行车游览区,设立专门的出入口,在自行车道旁适当布置休息设施和停靠点,以及小型服务设施,如饮水点、售卖点等。另外滑轮也是青年喜欢的运动,此类运动场地没有固定的场所,只要公园中有一定面积的硬铺装即可。青年一般会选择在公园中的小广场进行,因为这里不但地面平整,更重要的是有很多“观众”,在别人的羡慕眼光中展示自己的技巧会让游戏变成一种与别人的互动。因此在设计公园的小广场时,考虑一些小地形的应用(台阶、树池等),会无形地促使这些表演活动的发生。

4)球类运动场。全龄公园设计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布置室外的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足球场等,并免费开放。在公园中,这类运动场所要求场地平坦、花木繁茂、设施标准、功能合理、施工及管理规范等,其中场地最为关键。运动场地不宜过大,取标准运动场地的最小值,甚至可采用标准数值的一半面积;再者,应考虑场地的方向性、面层材料及排水系统。另外,在植物种植上,应特别注意那些妨碍运动的植物,不宜栽植易引起过敏症和种子飞扬的树种,如产絮的杨树、柳树等;不要种植有毒、有刺木,如凌霄、刺槐等。

5)健身跑道。全龄公园健身跑道设计可以根据公园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可以设计2.5米宽沥青道路和1.5米的塑胶跑道两种路线,在地形和树林中穿插,分分合合,营造林间穿梭的自然趣味。通过功能和动线分析并结合现场实地测量和梳理,以蜿蜒快慢跑道将林带串联,并通过高低起伏的地形设计,对视线和活动进行引导,形成线性、动感、活泼的全龄公园。

6)多功能休息区。多功能休息区在全园中占的面积比其它区大,绿化面积大(80~90%),其它设施少,设置游览休息的项目少而精;休息区一般选择具有一定起伏地形(山地、谷地)、溪旁、河边、湖泊、河流、水潭、瀑布的环境最为理想,并要求原有树木茂盛、绿草如荫的地方;公园内安静休息区并不一定集中于一处,只要条件合适,可灵活布局。休息区可选择距离主要入口较远处,并与文化娱乐区、儿童区、体育活动区有一定隔离,但与老年活动区可以靠近,必要时,老年活动区可以安排在该区内;该区建筑宜散落,不宜聚集;宜素雅,不宜华丽。应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

7)阳光草坪。草坪俗称草地,是园林中用人工铺植草皮或播种草种培养形成的整片绿色地面,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供观赏和游憩活动的场地。因此,在设计前首先需要了解设计需求以及项目地的生态条件,把阳光草坪这个元素和周边已存在或将要建设的景观统一起来,进行系统性设计。草坪的尺度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边长200米以内,即满足草坪宽度和周边乔木高度比例不超过10,这种情况下游人的垂直观景视角会较为舒适,美学效果佳。空旷草坪的比例不宜过高,空旷草坪、疏林草坪、密林草坪之间要有一个合理比例,一般控制在2:4:4,这样可以让各种种植类型维持在相对平衡上。草坪不是单一的景观,当它与其他元素搭配,可以带来不同的景观体验。

8)宠物乐园。宠物门类五花八门,大到孔雀,小到蚂蚁, 如今都登堂入室成了 人们喜爱的玩物,给宠物建个乐园,既是一种“动物福利”建设,又可供观赏,实现宠物资源共享,促进人与动物和谐共处;既可保持环境卫生,又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宠物伤人、扰民。

(5)种植设计。植物配置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并与各个功能区相结合,兼

顾多样性和季节性,进行多层次、多品种搭配,组合成符合当地特色的生态植物群落景观。整体上有疏有密,有高有低,力求在色彩变化和空间组织上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依据植物景观功能分区和植物配植形式的不同,大体将公园绿化分为五个片区:公园入口、儿童活动区、全民运动区、阳光草坪。公园入口种植开花大乔木及小乔木,同时配植低矮地被,形成开阔、大气的景观空间,让游人有疏透、开朗之感。主要植物品种为银杏、樱花、金叶连翘、迎春花、黄金菊;儿童活动区位于公园南部,采用开花小乔木及开花地被,营造大面积的花海,形成绚丽多彩的植物氛围。主要植物为二乔玉兰、梅花、波斯菊、粉黛乱子草;全民运动空间规划多处树阵,植物选择具有人文关怀树种银杏、朴树、小叶榕、水杉等;阳光草坪在进行植物设计时,草坪与灌木搭配,局部点缀常绿乔木及季相性观花观叶乔木樱花、紫薇;滨江带的堤坝界面选择常春藤和矮蒲苇进到生态化修复、装饰,堤坝底用树坛种植广玉兰,体现阳刚之美,四季常绿背景,弱化大坝生硬性。

  1. 结语

  城市休闲公园的设计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景观环境的属性,要体现为人所用的根本目的,即人性化设计。其次,最小化公园的开发强度,建立保护区域并进行基于现有地形和景观特点的改善设计,设计公园功能活动区和基础设施时以适合全年龄段人群的需求作为设计策略。功能设施和园林艺术布局以供市民休憩、游览和娱乐和运动为主的城市绿地,倡导市民关注健康和均衡的生活方式,从而使我们的公园更好地为人们提供休闲服务。

参考文献

[1]陈高.人性化视角下的城市体育休闲公园空间容量分析[J].设计,2019,32(01):37-39. [2]文彤,邱以澄.休闲体验视角下城市生态空间的共生优化——以昆明翠湖公园为例[J].中国名城, 2019(11). [3]王雪.寻找失落的城市空间[D].2019. [4]吴婷婷.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休闲体育公园景观设计研究[D].2019. [5]郑会美,段炼孺.从城市公园户外空间浅析儿童公共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J]. 建材与装饰,2019, 000(012):82-83. [6]罗嘉伟.城市休闲空间与人群活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No.491(0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