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体能运动大循环的尝试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3
/ 2

幼儿园户外体能运动大循环的尝试与实践

李蕾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机关幼儿园 425006

摘要:根据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在幼儿阶段开展增强幼儿体能体质的户外体能大循环活动,对促进幼儿的身体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户外体能大循环活动中,我们需要尝试运用不同的器械和辅助运动材料,在相应的气候、场地内,引导幼儿进行体育锻炼,让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运动带来的吸引力和体验感。本文就如何开展幼儿户外体能大循环活动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体能运动;实践

引言:幼儿园户外体能运动大循环的良好开展,需要以学生主体参与为主,加上教师进行精心的组织安排,才能达到良好效果,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优质的条件。幼儿的户外体能大循环与活动的目的是促进幼儿体格健康发展,其过程要突出运用不同的体育活动器械和多样化的场地来增加幼儿在活动中的体验的丰富性,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以及对他们身体成长的促进作用。

一、幼儿园户外体能活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目标不够明确。很多幼儿园户外体能活动的过程,并没有将教学目标进行细化,教师带领幼儿开展户外体能活动并没有从头到尾的具体活动实施方案,教师对幼儿的指导也缺乏思维能力的训练。这些教师任由幼儿自娱自乐、自由活动,幼儿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也就无所收获,这种户外体能活动很难达成幼儿教学活动的初衷,成为了一种非常低效的教学形式。

(二)体能活动器材缺乏多样性。很多幼儿园并没有其他的器材,有的教师仅仅为了保障幼儿安全,因噎废食,干脆不准备活动器材。这样幼儿在参与过程中的体验性极差,逐渐失去对户外体能活动的兴趣,无法起到锻炼的效果,体育活动逐渐成为形式。此外,也有的教师虽然准备了一些新颖的体育器材,但对幼儿的指导不够,幼儿无法熟练使用,不能理解教师的互动讲解,这导致一些体育器材不能为充分的利用,导致体育资源的浪费[1]。

(三)有些教师指导干预太多。有的教师总是力求对整个活动中幼儿行为的控制,对孩子自主活动时间不放心,或者致力于看得见的教学成果展现等功利性目的,有意增加教师指导时间,忽视了幼儿对过程的体验,留给孩子操作的时间和机会很少。

二、幼儿园户外体能运动大循环的实践探索

(一)充分利用幼儿园户外场地条件,做出科学活动规划。幼儿园要实现大循环户外体能活动的常态化。应当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对活动场地进行规划使用,并考虑天气因素,进行合理分区。设置体育器材要与环境相符,进行合理搭配,活动量要既能锻炼幼儿体能,也要有锻炼幼儿协调能力的;活动场地要有用于练习的综合身体素质的活动区域,也要有相对专业的活动练习区,以满足孩子各方面需求,使他们能够接触到更多的运动种类、更多的活动器材,以及能够发展更多的个人能力建立丰富多样的运动兴趣[2]。

(二)提供丰富多样的运动器械。体能活动的使用对孩子在运动中能力思维的发挥具有重要媒介作用。在各互动区,正是因为有了适应幼儿的活动形式才能丰富起来,幼儿的个性化需求也会得到适当的满足[3]。具体来讲,体能运动应具有游戏性,比如匍匐前进,教师可以将幼儿队伍划分成两队,分别命名为野战军第一小分队和第二小分队,利用爬行设置路线,用头盔区分男孩和女孩。这样将幼儿引导入角色,使他们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感受角色的精神,增强匍匐前进的兴趣。创设情境,把体能训练与生活结合起来。体能活动大循环也是对幼儿传统体育活动观念的打破,设定充满趣味的体验内容,吸引幼儿目光。体育器械的使用可以略微超出幼儿能力范围,使他们在活动的过程中稍微努力就能实现自我突破,这种形式既可以培养幼儿大胆勇敢的意志品质,也可以促进能力的突破。体育器械的使用和投放应具有层次性。这些材料要能足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喜欢玩,愿意玩,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适宜的锻炼空间[4]。

(四)培养幼儿体育意识和兴趣。幼儿生正处于意识敏感期,对活动的喜爱大都源于兴趣和好奇心。而对体能活动兴趣度也取决于内容是否丰富性。如果体能活动形式、手段过于僵化,很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幼儿体能活动开展过程中,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以游戏丰富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兴趣,是非常必要的。这样不仅有利于幼儿主动地、愉快地参与,而且还有利于可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5]。培养幼儿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可以增强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和幼儿成长发展个体规律,有针对性的安排项目对幼儿进行训练,使他们能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关注体育赛事、体育新闻,帮助幼儿找到欣赏比赛的方法、喜爱的运动,以及效仿的榜样。此外,人身安全意识是体育活动中应当培养幼儿的必备意识,在体能活动中,只依靠教师的保护措施是不够的,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要让他们注意开展体育活动、体能训练的环境和人员,注意观察。

结语:幼儿对体育兴趣的培养,需要教师在体育课上的长期坚持,认真把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的内涵把握准确,并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结合幼儿成长需求和兴趣爱好,有的放矢培养幼儿的主动性,提生幼儿多维度户外体能运动大循环兴趣。同时,体育教学也要更多的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升小学体育教学对幼儿生活的实际价值,转变学校、家长、幼儿对体能训练课程的偏见。

参考文献:

[1]魏念萍.幼儿园如何开展户外体能大循环活动[J].甘肃教育,2020(09):110.

[2]范乾辉,吴婵,纪丽娜,梁云婧,李岩.幼体融合促进幼儿体能健康发展[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3):196+198.

[3]朱晓燕.幼儿园户外体能运动“大循环”的尝试与实践[J].江苏幼儿教育,2017(04):23-25+30.

[4]杨飞英.户外体锻运动促进幼儿体能发展的策略初探[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5(10):54-56.

[5]马风霞.幼儿户外活动器械有效性研究——财源街道中心幼儿园“体能欢动课”实验与研究[J].科技风,2012(15):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