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小班入园分离焦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3
/ 3

做好小班入园分离焦虑

李小红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中心幼儿园 518110

摘要幸福快乐的暑假即将结束,新一批学龄儿童将很快进入小班,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对于一个从未离开过家庭的幼儿来讲,离开了父母,进入一个全新的、集体的、陌生的环境,面临着陌生环境对自己的挑战和冲击,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苦恼,因此幼儿的情绪易激动,自控能力差,哭闹是难免的,这就是入园焦虑期。一定的焦虑有助于宝宝的成长,但长时间的焦虑则会影响宝宝的健康,宝宝入园的不适应困扰着家长,甚至会动摇家长坚持送宝宝入园的信心,家长的担忧、摇摆和焦虑反过来又会强化宝宝的焦虑。本文总结了关于幼儿分离焦虑的文献,并得出结论:幼儿分离焦虑主要受家庭因素,家庭生活环境和儿童自身因素的影响。根据分离焦虑的影响因素一些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有效方法,希望为家长缓解儿童分离焦虑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分离焦虑;家庭因素;生活环境;幼儿本身

引言

幼儿园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必要过程,对家庭来说非常重要。但是,每年进入幼儿园时,总能在幼儿园教师里总是有这样的情形:孩子们哭泣,不想离开父母,想回家。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分离焦虑表现。一般来说,他们会不停地哭泣,有时会攻击他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会焦虑和不稳定,或者他们可能会发脾气并拒绝吃饭。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有身体症状,如发烧,肚子痛和呕吐。幼儿的分离焦虑主要是由于家庭的不同生活环境,家庭因素和自身原因造成的。许多心理学家发现,如果早期分离焦虑严重,幼儿的心理活动将受到很大影响,这可能会影响幼儿的创造力和社会生活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对幼儿的分离焦虑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师和家长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有效地缓解或调整幼儿的分离焦虑。本文讨论了导致焦虑的因素以及如何处理焦虑。

一、幼儿入园分离焦虑

幼儿的分离焦虑也称为离别焦虑。从词汇的角度来看,可以知道孩子与父母或某人之间存在亲密感,由于某种特定原因而与其分离,导致恐惧,焦虑,痛苦和悲伤。在一些表现中被拒绝。它是儿童的一种焦虑症,通常发生在进入幼儿园的早期阶段。如果患有分离焦虑的孩子长时间没有好转,孩子的抵抗力会降低,并且很容易感冒,流鼻涕,肚子疼等,会抵抗幼儿园,讨厌去幼儿园,这导致了孩子身体的发育,如果它是严重的,它将影响孩子的未来生活。

二、幼儿入园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

影响儿童分离焦虑的因素很多。主要因素是家庭因素,家庭生活环境的差异和儿童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占多数。

(一)家庭因素

1.父母对幼儿过度的溺爱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普通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孩子成为父母的“掌上明珠”和“心头肉”。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过分疼爱和照顾孩子,都包办孩子在家里的各种行为,这些行为不仅使儿童的独立性和独立生活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且极大地限制了儿童对生活技能的掌握,使儿童缺乏一定的生活技能。此外,为了保护孩子的人身安全,一些家长很少或根本没有与同龄人或其他人联系和联系。这导致幼儿失去许多社交机会并减少与其他孩子的互动。限制了儿童社交互动的增长,并且似乎与外界不相容,导致与他人的互动。很容易引起冲突并导致幼儿之间的人际关系恶化。一些孩子的社会发展略慢于正常孩子。这种爱和过度保护导致孩子进入幼儿园后的紧张,无法迅速适应集体生活,以及严重缺乏自理能力。这些是儿童进入幼儿园时焦虑不安的原因。

2.父母不当行为的因素

事实上,幼儿容易出现分离焦虑,主要来自家庭。当孩子们进入幼儿园时,我们会看到一些父母,特别是幼儿的爷爷奶奶,经常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他们不离开,就在外面教室或幼儿园大门不停瞭望和等候看到孩子的情况,还有一些人也受到幼儿的影响而哭泣。这种行为只会加剧幼儿的心理焦虑,恶性会促使分离焦虑的症状恶化。有些父母会因为无法安慰孩子进入幼儿园而大声疾呼:“在这样不听话我们就不要你了,等会让老师来教训你”等待威胁幼儿的言语使孩子感到不安全并导致焦虑加剧。父母不知不觉地让孩子们在幼儿园上蒙上阴影。其实现代孩子都是比较活跃和开朗的性格,很多时候都是大人以为孩子离不开你们,实质上就是大人离不开孩子。事实上,这些父母无意中的言语或行为极大地影响了幼儿,并促成了一系列负面情绪。如紧张和抑郁,这反过来又影响了儿童分离焦虑的发生。

(二)家园生活环境差异

孩子们从家里进入幼儿园,周围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被称为心理断奶阶段。在这个阶段,将有以下几点促进幼儿分离焦虑:

1.家园作息时间的差异

幼儿园的生活与家庭不同。什么时间吃,睡,洗,每个幼儿园都有自己的一日生活安排。家中幼儿的习惯与幼儿园的习惯大不相同。它们通常根据自己或父母的时间量身定制,因此没有固定的时间段。由于父母过度照顾的影响,孩子不能像家一样生活,慢慢表现出焦虑症状。

2.家园环境布置的差异

当老师第一次带孩子进入游戏室时,他们居住的地方的环境和设施完全不同。因为幼儿园中各种物品的风格和用法与家中的不同,这会使孩子感到或多或少感到不安并有一些好奇心。”。

3.幼儿自身独立自理能力欠缺

老人照顾的孩子大部分难独立完成平时细小事情,伴随着焦虑和无助,这可能会影响进入幼儿园的幼儿的分离焦虑,幼儿的不同性格特征可导致入学时的分离焦虑。有些孩子内向,内向的孩子自然不愿意亲近他人,也不愿意参加各种活动。进入幼儿园后,父母有更多的情绪情感,没有父母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依赖,因此,内向的孩子的社会将更加内向、沉默。有时攻击他人,焦虑的分离比外向的孩子更强烈,并且更容易进入分离焦虑。所以家长在家应让孩子学一些日常生活用语,使孩子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如:饿了、渴了、热了、上厕所等,并大胆地告诉老师。其次是做,让孩子学会漱口、洗手、睡觉、上厕所、用毛巾擦手、擦嘴,用勺子吃饭,认识自己的衣服、鞋子,穿脱鞋袜及简单的衣服等。

三、缓解幼儿入分离焦虑的措施

儿童分离焦虑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因素,生活环境和儿童自身因素。由于儿童年龄较小且自我调节能力较差,下一步是谈谈父母和幼儿园如何成为缓解目标。幼儿分离焦虑。

(一)家长采取策略,缓解幼儿入园分离焦虑

1.家长为幼儿制定作息时间,培养独立自主能力

每当幼儿园开学时,孩子们都可以去幼儿园了解时间表和生活规则,还有就是提前建立班级Q群和微信群,并提前告知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安排,和入园时要注意的事项,然后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家长在家对孩子的生活规则进行合理且有计划的调整。让孩子们根据幼儿园的工作时间尽可能安排他们的日常生活。在家中,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科学规律的作息时间,要求孩子每天按时进餐、睡眠(特别是午睡)、盥洗、活动娱乐等等,并坚持执行,使孩子从小就有一个遵守时间的好习惯。孩子们也更容易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减少分离的焦虑。此外,家庭是幼儿进入幼儿园之前的主要生活场所。虽然父母都渴望爱孩子,不要过分爱他们,让他们尽快学会吃饭,去洗手间,自己穿衣服,脱鞋。幼儿掌握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有助于更好地发展群体生活,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从而减少孩子进入幼儿园区的分离焦虑。

2.家长让幼儿做好入园的准备

首先,父母应该让幼儿知道上幼儿园是一件幸福而自豪的事情,这是孩子们必须做的事情。让孩子们意识到幼儿园里有很多游戏玩具供他们玩耍还可以认识很多的同学交很多朋友。在适当的时候,父母可以在幼儿园谈论一些有趣和有趣的事情,让孩子们有一种向往的心态。其次,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家长可以提前带孩子到幼儿园参观,更好地了解幼儿园的环境,以减轻进入幼儿园时陌生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在此老师还可以把幼儿园的简介制作好微信、班级老师的相片、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相片等,怀着对幼儿园和幼儿园美好环境渴望,希望自己能尽快进入幼儿园。同时做好孩子心理的准备-让孩子喜欢上幼儿园(绘本故事) ①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上幼儿园,并注意作出正面的引导。例如告诉孩子:“上幼儿园是因为你已经长大了,在家里只有你自己一个人玩,幼儿园有很多的小朋友和好玩的玩具。千万不要说:“你必须上幼儿园,我们太忙了,没时间管你”或吓唬孩子说:“你不乖,我就把你送到幼儿园去!”听了这样的话,孩子不怕上幼儿园才怪!②给孩子讲自己小时候上幼儿园的趣事。父母是孩子最信赖、最亲近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不知不觉地对孩子产生强大的影响。给孩子讲自己小时候上幼儿园的趣事,他也会盼着上幼儿园。 ③告诉孩子所要上的幼儿园的名称,有空可带孩子到幼儿园看一看、玩一玩。这样可以让孩子熟悉环境,熟识感越多,对孩子适应新环境越有好处,这样孩子才不会因为陌生、害怕而不愿上幼儿园。④家长要多带孩子与人交往、与人交流,可以串串门,常到公园玩耍,认识更多的人,以消除由陌生感带来的心理压力。⑤与孩子一起做入园前的物品准备,这样能加强孩子入园的期盼心理,同时也让孩子感到自己已经长大了,可以参与决定自己的一些事情了。这不仅让孩子们在想上幼儿园时感到自豪和兴奋。

(二)幼儿园制定积极策略,缓解幼儿入园分离焦虑

1.重视与幼儿家长交流,争取家长的配合

“幼儿园教育指导指南(试行)”明确规定:“家庭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应努力使家长了解,支持并积极参与尊重,平等和合作的原则,积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如果幼儿园要尽快让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最重要的是尽快建立孩子和老师之间的稳定依赖。促进家庭合作,让家长帮助老师了解孩子的个性特征,生活习惯和情绪表现等,尽快建立稳定的儿童依赖,家庭沟通与合作是帮助幼儿尽快克服分离焦虑的有效方法。同时幼儿园会开展全园新生家长会,在会上幼儿园园长会讲解幼儿园的理念和课程,师资队伍、家长需要及配合注意事项等让家长第一时间认识和了解幼儿园,知道现代老师是怎样与孩子们怎么相处和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是怎样组织的?幼儿园在在幼儿入园前都会对新生的家访,在家访中,了解幼儿的状况是重要的,认识班上三名老师、录取通知书、家长填写家访调查表、温馨提示但同时了解家长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家长进行了情感沟通,达成了共识,会更大范围地取得了家长对教师工作的尊重与认同,也通过家访,密切了家园配合,深层互动,和谐一致,提高了教育的针对性、目的性和实效性。

2.精心布置活动教室的环境、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著名心理学家潘菽教授指出:“教育是一种环境,是人类有组织的,有计划的传递社会经验,发展智能的方式。《规程》中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寻求家长配合创设良好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孩子们进入幼儿园后,活动教室和户外活动场地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场所。由旧思想活动场所,孩子们每天上课、下课、排队喝水等等,现如今都是区域教学,孩子们,孩子们特别的喜欢,而且求知欲特别高,对幼儿园的活动、材料等都是流连忘返。班级的活动都是有一个个区域集结而成,孩子们自己做主着今天我去做什么?我想玩什么?自己自主做计划、签到、填写天气、日期和绘画自己的计划。区域的材料丰富,环境更是跟着孩子们的兴趣点而布置,处处是孩子们的气息。活动有集体、小组、分组和个别来进行,幼儿园的户外活动更是如虎添翼,处处显示着孩子们喜欢和想玩探索的器械。

3.幼儿园应该鼓励幼儿学会独立自主

对于自理能力差的幼儿,教师教他们洗手,喝水,吃饭,去洗手间、自己穿脱鞋子和衣服,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通过以上对这些小事的把握,孩子们会逐渐提高自信心,从而可以慢慢消除分离焦虑的影响。同时,应鼓励儿童学习如何帮助其他儿童进行日常小组活动。这将有助于他们获得成就感,帮助提高儿童的社交沟通技巧,并对集体意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习惯在小组中生活和玩耍。

四、小结

总之,如何有效的缓解新生幼儿“分离焦虑”的现象,还是需要教师和家长用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共同努力配合完成。让我们用爱去感化孩子,用心去体会理解孩子,我相信他们终有一天能够心情愉快地走进幼儿园,高高兴兴地和家长说再见。

参考文献

[1]杨楠. 新入园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观察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

[2]刘练. 小班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家庭影响因素研究[D].河北大学,2016.

[3]姜夏. 幼儿园的“分离焦虑”现象与应对策略[J]. 考试周刊,2012(88):188.

[4]张欢欢. 家园共育如何过渡小班新生入园分离焦虑期[J].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07):74.

[5]李琴. 如何有效的开展小班幼儿的入学工作[J]. 家教世界,2014(04):53.

[6]张文莉. 有效缓解新生入园焦虑的对策[J]. 广西教育,2017(21):126-127.

[7]马玲. 小班幼儿新入园分离焦虑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5(1):150-150.

[8]史文秀.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野下的新入园小班幼儿分离焦虑及其缓解[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12):61-63.

5f509faab6a39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