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管理模式在急诊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2
/ 2

6S管理模式在急诊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唐金荣 李园园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急诊外 科 吉林长春 130021

【摘要】 目的 将6s管理模式应用到急诊病房护理管理当中,对于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意识、服务意识、改善病人住院环境,提升护理人员素质起到巨大的作用。方法 在病房中成立6S管理小组,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6项内容对病房的人、物品及环境进行规范化管理,同时对护士进行护理指导和培训。对病房实施后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估,并将其评估结果与实施前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实施6S管理模式后急诊病房的护理服务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合理利用资源, 减少浪费, 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医院形象,患者的满意度也显著提高。结论 通过开展6S管理模式提升了急诊外科护士的服务理念,促使病房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的显著提高。从而有效地规避了护理风险,提高了工作效率,

关键词】 6S管理模式;急诊病房;应用体会

6S管理模式是由日本企业的5S管理模式(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再加一项S-安全扩展而来产生的,它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己经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很大的推广,即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也是行之有效的理念和方法,其作用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效率,使临床护理工作的环境整洁有序,保证了患者的安全。从而显著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我急诊病房也引进这一管理方法对人、物品、环境规范化管理后,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具体做法如下:

6S在急诊病房护理管理中的组成及内容

1.1整理(SEIRI)——将病房和护理站的所有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和没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来,设置固定位置摆放,并有明显标记,其他的都消除掉。目的是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塑造清爽的护理工作环境。

1.2 整顿(SEITON)—把留下来的要用到的物品放置在指定的位置,并放置整齐加以标识。物品保管要有专人负责、专地放置。做到可视化管理。目的是使病房环境一目了然,缩短寻找物品的时间,营造整齐的工作环境,做到可视化管理。。

1.3 清扫(SEISO)—营造一个清洁的环境对于患者和护理人员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实行分区责任制,将环境卫生责任划分清楚,要将工作场所内的每个角落都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整洁。目的是为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与康复环境,使患者能够有一种愉快的心情在病房中接受治疗。

1.4 清洁(SEIKETSU)—维持上面3S成果。除了要经常保持病房和护理站的环境外在美观,还要对易积累灰尘及杂物的地方要及时进行清理和清扫,同时制定检查标准并专人定期检查,不妥之处及时进行整改。

1.5 素养(SHITSUKE)—首先每位医护人员都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通过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各个方面的综合培训,来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使之能更好地遵守制度,提升自我修养。 目的:通过对大家的培训及自我学习来发挥个人的长处,发扬护理团队精神,使大家以积极、认真、乐观的态度对待学习和工作。

1.6 安全(SECURITY)—重视医护人员的安全教育,要时刻把安全第一的观念放于心中,并且要重视患者的安全教育,防范于未然。包括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防止医患纠纷的发生。目的是通过建立安全的医疗环境,保证所有的医疗工作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2. 6S在急诊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方法

2.1对全科护士加强6S管理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思想认识,明确6S管理模式的目的和意义,学习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安全的具体内容,要求人人掌握,工作做到实处,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2.2成立工作小组实行区域责任制,制定管理工作计划,评价标准及具体实施方法。严格按照6S检查标准及优质护理服务检查标准进行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找到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体现持续改进,不能出现松懈而流于形式。

2.3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 将6S 管理模式工作纳入到科室的年终考核当中去。将科室成员的每人每年都有100 分成绩,6S 管理分值占30分。制定6S管理的工作标准及考核细则及激励机制,严格按照工作标准及考核细则来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到每人的年终奖金的分配,最大限度调动科室工作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 6S在急诊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效果

3.1 统一思想,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6S管理模式提倡护理人员做每件事都要遵守相关的规定,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各种物品、仪器分类放置标识醒目,清楚,并制订各种仪器的标准使用程序[1],使大家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固定的地方拿到所需要的物品并迅速使用,减少了工作的盲目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实践证明,在护理工作中实行6S管理模式能够很好地推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只有全体护理人员都严格遵守6S管理模式,规范其自身的行为标准,护理质量才能得到提高,患者的疾病才能得到迅速康复。

3.2 6S管理思想重在坚持与合作:重在长期坚持,重在任何时候都要严格执行,在病房的护理工作中养成自觉遵守的习惯,提升护理人员的品质。同时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以及自己的内涵、形象。通过对自身的业务严格要求,使病房的护理人员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去迎接每天的工作。注重病房医护间团队合作,注意相互间的沟通,彼此间建立更紧实的合作关系。只有这样护理人员自身才有归属感,在集体工作中更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工作时更有激情和热情。病房的护理工作才能完成的更好。

3.3 树立了成本效益观念:每个护理工作人员都要做好前期工作,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佳的效益。避免了因物品、药品混乱摆放、病房不整洁需花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来重复做事。即使出现紧急情况,都能从固定的地方拿到所需的东西。节约成本可以减少人员、设备、场所、时间等的浪费,从而降低医疗成本;也使科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树立了成本效益观念,能够在工作中自觉养成节约的习惯。避免了重复做事而造成的时间浪费和经济损失。

3.4 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将6S管理模式应用到急诊病房护理管理中,使病房整洁清新、有序,物品摆放一目了然,取用时快捷无误;医护人员因为受益而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也减少了护士不必要的工作强度,增加了有效工作时间,有利于更好地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沟通,融洽了护患关系,使患者倍感亲切,营造了良好的病区环境,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综合满意度及信任度。

4 结论

6S管理模式是一种简单、高效、易行的管理方法,将6S法应用到急诊病房护理管理中去主要是通过对人、事、物的精细管理,使病房清洁有条理提升科室形象,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综合满意度。清理整顿时处理不需要物品,将需要的物品规范放置,减少抢救时找物品的时间,同时鼓励护士加强学习,提高服务态度。通过这一些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治疗环境,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人员的素质,培养护理人员的良好工作习惯。有利于更好地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沟通,规范了护理人员的行为,加强了护理责任心,护理人员按规定使用文明用语,使患者体会到全方位的优质的服务,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丰富了护理人员的人文知识。6S管理可以促进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且树立医护人员的良好形象,提高医护人员的文化素养。他不仅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有效措施【2】。使患者在干净、整洁、安全有序的环境中得到更好的治疗。6S管理模式杜绝了医疗纠纷和事故的隐患,营造了良好的病区环境,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大大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通过开展6S管理模式提升了急诊病房护士的服务理念,促使病房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的显著提高。从而有效地规避了护理风险,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医院品质塑造了良好的医院形象,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毛嘉艳. “5S”管理法在急救器材管理中的应用[J]. 解放军护

理杂志,2007,24(7B):52-53.

[2] 肖智军.6S管理实战[M]. 北京: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2005:34-36.

通讯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新民大街71号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急诊外科 130021

邮箱:42106247@qq.com 电话:15804300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