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运用于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2
/ 2

心理护理运用于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效果分析

赵茜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8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1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8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2组,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进行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各指标对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心理护理;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临床上常见的原因未明的原发性心肌病,典型的病变特征为单侧或双侧心室腔扩大[1],从而导致患者心肌功能降低,排血量减少,进而诱发心力衰竭。临床中除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外,心理护理对患者的疗效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次研究通过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来探究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2017年1月-1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8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2组,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病例入选标准:入选患者均被明确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且无其他重要脏器病变、肿瘤疾病等;无严重营养不良;无心理障碍、意识障碍、精神疾病史,具有一定的认知程度,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

表1.患者一般资料

分组

例数(n)

男性

女性

平均年龄

心功能Ⅲ级

心功能Ⅳ级

对照组

40

22

18

69.15±5.27

24

16

试验组

40

24

16

70.14±4.29

23

17

注:组间对比,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常规护理,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告知患者注意休息,严格限制体力活动,避免过度劳累,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比如下:(1)在患者入院时,热情接诊,对患者进行详细全面的评估,了解患者的性格特征,精神状况和心理需求,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护理计划。(2)个体化心理干预:不同的患者心理问题的诱发因素是不同的,因此,护理人员要认真分析引发患者心理问题的原因,多与患者进行交谈,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想法,例如有些患者是因为对缺乏疾病知识而焦虑,有些患者是因为担心预后以及生活质量等;也有部分患者会因为经济问题而担忧。护理人员应明确主要原因,对患者进行个体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例如对于担心经济问题的患者,护理人员就应该联系患者家属,多对患者进行安慰和关怀,消除患者心中顾虑,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对于担心疾病恢复以及生活质量的患者,应该通过健康教育给予患者充分的指导意见,改变患者的错误认知,促进患者负面情绪的缓解[2];对于缺乏疾病知识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详细为患者介绍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相关知识,常见的治疗措施以及注意事项等,使患者充分了解疾病并加强重视,同时能够以一个积极,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和配合治疗与护理。(3)指导纠正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饮食,作息等,同时适当进行身体锻炼[3]

1.3观察指标 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在护理前后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评分。运用SF-36评分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全部采用SPSS20.0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运用x²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2

表2.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分组

例数(n)

躯体疼通评分

精神状况评分

情感功能评分

总体健康评分

对照组

40

65.29±5.69

65.21±4.26

63.29±5.28

64.35±4.96

试验组

40

76.53±5.26a

73.95±4.74a

78.15±4.96a

77.28±5.32a

注:与对照组比较发现,aP<0.05 ,差异显著

2.2患者情绪评分对比

结果显示,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有降低,试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3

表3.患者情绪评分对比(`x±s)

分组

例数(n)

SAS评分

SDS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40

59.75±4.27

51.25±4.26

61.24±5.17

50.64±4.17

试验组

40

60.42±5.14

40.62±3.16a

60.64±4.98

39.75±4.58a

注:与对照组比较发现,aP<0.05 ,差异显著

3.讨论

扩张型心肌病作为一种病因未明的原发性心肌病,可在疾病的任何阶段导致患者死亡[4]。扩张型心肌病极易诱发心力衰竭,患者主要表现为水肿,呼吸困难,以及活动受限等[5]。临床中对于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主要通过手术和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的护理工作也相当重要。

随着临床护理学的发展,医院中的护理工作越来越精细,心理护理已经成为护理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和工作。经过不断地实践和发展,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经常会发挥着很大的辅助治疗作用,还可以衡量出一个医护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从而促使其提高自身服务质量。心理护理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巧,以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促进患者身心舒适,以促进疾病恢复[6]。本次研究,对试验组患者加强了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根据患者的不同的心理特点和需求进行针对性疏导,并联系家属进行支持关怀,同时还给予患者一定的疾病指导,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让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从而缓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各指标对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亦莉.循证护理在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规范化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6):1976-1978.

[2]金爱莲.心理护理干预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0):26-27.

[3]张凯红.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在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5):75-76.

[4]田丽萍.心理护理干预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29):233-234.

[5]于少英.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在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5,3(27):3-4.

[6]史小华,顾晓燕.探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在扩张型心肌病并心衰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50):42-44.

[7]赵艳梅.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运用于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探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3):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