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供暖发展需要探索半市场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2
/ 2

清洁能源供暖发展需要探索半市场化

高 毅

新疆新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 830026| 摘要:北方城市冬季清洁能源供暖是国之大事,近年来上到中央下到地方相继出台政策、细划范围、制定标准,各行各业纷纷涉足其中,将这个千百年来涉及民生福祉的服务产业再一次推到了风口浪尖。传统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市场化的探索浪潮纷至沓来,单就各类清洁能源供暖的技术和应用推广的案例就不胜枚举,如(浅、中、深层)地热、余热回收、太阳能光热、(污、中、湖)水源热泵、核能、固体电蓄热、移动供热、相变储热,以及“各类清洁能源+”等等。

关键词:清洁能源;供暖;探索;半市场化

引言

清洁能源供暖技术多为新生,全国范围内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发展形势参差不齐,存在问题种类繁多,虽有示范,但距离全面推行大步子良性发展的局面还有很大的差距。影响清洁能源供暖发展的因素众多,既有产业发展的上层构筑,又有基层的应变调整,既有产业发展的核心优势,又有市场经济与民生需求之间的互相制约。本文简要论述清洁能源供暖产业的发展需要探索半市场化,通过半市场化达到清洁能源供暖项目的投资、运营成本、供暖收费等指标相互良性作用,既能够保障民生事业的非暴利性,又能够兼顾供暖企业市场化生存和清洁能源良性发展。

1.清洁能源供暖现状

清洁能源供暖不仅是国家能源革命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更是应对日趋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改善人类生活品质的重要行径。国家推行北方地区冬季清洁能源供暖是历史的必然,更是发展中国家走向发达国家的必经之路。清洁能源供暖是相对于传统北方地区燃煤锅炉供暖而言的,它既有热源形式的转变,也有供暖运行信息化控制水平的提升,清洁能源供暖将供暖行业多年来污染物的严重排放和运行能耗极高的两大难题逐一解决,是二十一世纪的促进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为推进北方城市清洁能源供暖发展,从2013年起至今,国家密集出台政策,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立法立规、奖罚并举,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逐步淘汰分散燃煤采暖锅炉。2017年我国出台《2017我国散煤治理调研报告》,设定目标2020年减少标煤2亿吨以上,这一目标将通过清洁高效利用、清洁能源替代和减量三个技术路径实现。洁净煤发电技术、低氮改造技术、煤改电、煤改气、清洁能源替代等等举措也应运而生。

2.清洁能源供暖的运营机制

近年来,国家供暖规划内清洁能源的占比越来越重,但供热涉及民生,供热收费非市场化的特性,其发展必将受到经营因素的影响。一句话来总结清洁能源供暖产业的运营机制就是——供暖实施主体的选择完全市场化,但费用机制却非市场化。目前供暖行业的运营模式大体分两种,一种是政府划区块整体授权特许经营,另外一种是供热公司竞标分布式实施项目。无论是哪一种模式,在供暖实施主体选择的时候一定是充分市场化的结果,特许经营的政府公开招标或者是热用户自主公开招标都是尊重市场化规则而开展的。

虽然供暖项目实施主体的选择完全遵循市场化原则,但供暖费用机制却并非如此。对供暖企业而言,在承接供暖项目时,首要考虑的就是项目的财务内部收益率能够达标,保证在若干年内投资能稳步回收,并且能持久经营。这样,摆在眼前的难题就是项目运营的收入和支出间的关系。

(1)供暖项目的支出:投资和运行成本。

清洁能源供暖行业的初始投资一般都高于传统燃煤锅炉供热,就拿现在清洁能源深层地热清洁供暖来说,对于资源尚可的地区,据测算,深层地热供暖单平米投资将近150元,高于燃煤近一倍,而深层地热供暖的运行成本要略低于燃煤锅炉供暖,这样在项目落地的过程中,就面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供暖收费情况是怎样。只有暖费的收入大于供暖运行的成本,才能保证项目的能盈利生存,然后,要想在乐观的回收期内收回投资,则必须确保暖费收入远远大于运行成本。

(2)供暖项目的收入:热源建设费和热费。

目前我国北方城市冬季采暖居民用户的热源建设费已经多地叫停,而每年供热需要向居民收取的热价却是地方政府依据多年以前燃煤采暖经济效益测算后确定的价格,这个价格标准仅仅适用于燃煤锅炉供暖的项目或者初始投资和运行成本均不高于燃煤采暖的情況。但目前国家盛行而且技术成熟的清洁能源供暖技术例如(浅、中、深层)地热、电厂余热回收、工业余热回收、太阳能光热发电供热、太阳能光伏发电供热、(污、中、湖)水源热泵供热、固体电蓄热、移动供热、相变储热、生物质颗粒然供热、空气源热泵供热等等,要么是初始投资远远高于燃煤锅炉供热,要么就是运行成本远远高于燃煤锅炉供热。这样,如果不能合理调整热费标准,那么清洁能源供暖产业要想良性发展,就难免需要依托政府财政扶持,长期下来会加剧政府负担,也不是可持续之道。

3.探索清洁能源供暖的半市场化

通过上述文章不难看出,清洁能源供暖产业要想良性发展,必须确保项目抛开财政补贴后仍然能够可持续经营。那么对项目投资、运行成本、热源建设费和热费四者而言,费用机制的市场化显得尤为重要。之所以提出半市场化,是因为供暖毕竟涉及民生,价格机制过分市场化的话,难免会造成百姓不堪其重。

清洁能源供暖半市场化的具体路径可以用这几个关键词表述:因地制宜、资源先行、确定路线、政府牵头、经济测算、一能一价、横向对比、统筹兼顾。具体来说就是在对用热需求单元所在地的各类清洁能源资源禀赋充分掌握后,結合区域供暖规划,因地制宜地拟定用热需求单元的供暖技术路线,政府牵头组织进行经济测算,确保供暖项目的财务内部收益率不低于8%(对供暖特许经营25-30年的特许经营企业而言,12年内回收投资开始盈利较为可持续),以此倒推出该类清洁能源供暖的价格机制,实现一种能源一种价格,再将全国各地同类清洁能源供暖项目经济测算结果相比较,总结不同之处,优化调整确定浮动因素,确定费用标准,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别,各地结合人均GDP等比例调整,对于低出部分,政府统筹兼顾,通过税收筹划、平衡调整供暖

用电、天然气和自来水价格等途径,确定市场化费用标准的路径,然后通过充分市场化的途径确定清洁能源供暖实施主体,建成项目后,按照清洁能源对应的费用机制做好运营,同时加强政府监管力度,严把能源选择关,避免“亲价就能”,真正达到清洁能源供暖的半市场化。

以深层地热清洁能源供暖为例,在一个园区,经勘探,了解到深层地热资源禀赋优异,周边没有电厂余热和工业余热等其他清洁能源的便利条件,同时园区有中等规模的集中供暖需求,结合园区规划,考虑采用深层地热供暖。通过政府牵头组织的经济测算,按照8%财务内部收益率,倒推出热价标准,参考全国其他地区深层地热供暖的费用标准,按照地区GDP数值同比例调整热价,若是调高,则调高的部分由政府统筹兼顾向其他相关供水、电、气等企业给予倾斜,达到相对平衡,若是调低,则调低的部分由政府统筹兼顾进行税收筹划或降低供暖用水、电、气的价格,民生服务企业间互相支撑、平衡发展,实现半市场化。

结语

综上,清洁能源供暖的发展需要探索半市场化,以减轻政府压力,减少百姓负担,促进清洁供暖,改善空气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娉.关于绿色金融支持清洁供暖的调查分析[J].金融纵横,2017(03):11-14.

[2]康慧,孙宝玉,李瑞国.我国清洁供暖问题探考[J].中国能源,2017,39(08):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