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重点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1
/ 2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重点研究

丰华义

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中三家镇动物卫生监督所 辽宁朝阳 122300

摘要:由于我国畜牧业规模庞大,养殖的动物种类较多,而且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不同,土壤和水草条件也不同,导致我国动物防疫工作在不同地区也面临着不同的困难。不过总结起来,动物防疫工作还是有一些共同点。我国的养殖户要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了解其中的不足,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

关键词: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重点

1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防疫工作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相关单位及政府部门并没有针对基层畜牧兽医人员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因此,基层畜牧兽医人员办公条件非常简陋、交通条件并不便利、实验室建设力度严重不足,以至于兽医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得不到提升。除此之外,当地政府部门落实基层畜牧兽医防疫工作的力度并不强,这就会导致兽医工作人员得不到专业化的技能提升,长时间处于缺乏常识的状态,进而出现了工作人员与民众意见不合,发生矛盾的情况。

1.2防疫工作基础设备建设不完善

基础设备的建设也是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具体的防疫工作时,完善的基础设备是防疫工作人员能够高效进行防疫工作的重要保证。但是据调查,中国的相关防疫工作基础设备的建设并不是太完善,缺乏必要的设备,这就不利于防疫工作人员开展具体的动物检疫工作。此外,虽然有一部分地区的防疫站设备比较完善,但是如果资金不足,或者一些设备的使用出现问题,这都不利于防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1.3防疫技术落后

动物疾病种类复杂多样,而且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只依靠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人员的重视是不够的。提高防疫技术,将其与防疫工作结合起来才能够有效推进防疫工作。但是当前,我国动物防疫技术发展速度缓慢,很多地区还在使用非常落后的防疫技术,落后的防疫技术不能保证对现在的疫病起到防控作用,甚至会影响防疫工作的质量。

1.4防疫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防疫工作的良好开展离不开具备较高专业水平的防疫工作人员。然而我国许多地区的防疫工作团队技术水平不高,业务能力较弱,有些防疫工作人员甚至无法使用新型的动物防疫设备,使得防疫工作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有一部分防疫工作人员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对疫病的认识不够全面,当动物发病时,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也限制了我国防疫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2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重点

目前,我国的经济处在高速发展中,畜牧业也随之快速发展,对基层畜牧业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原有的动物疾病防疫工作不能适应现在的发展,给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阻拦,所以,应当改善现有防疫工作状态,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

2.1增强宣传力度

对于动物而言,生病不仅与外界因素有关,更与养殖人员缺少疾病防控意识、养殖技术水平较低有关。因为,基层养殖人员大多是农民,并没有经过专业化的培训,更加不具备完整的防疫知识,认为动物出现疾病是偶然,不会深入了解疾病的起因和传播方式,所以就不能够提前对其预防,也不能够在出现问题时及时治疗。针对这一问题,防疫人员就应该加强宣传,让养殖人员能够了解到疫病的起因,并明确疫病对于动物的影响,一旦发生疫病,就应该将治疗方案落实到每一个养殖人员的手中,更好地保护动物的健康。

2.2完善和优化防疫工作保障机制

全面推进动物防疫工作保障机制建设,使其更加完善与科学,这样才能让该项工作协调统一,各个流程有效的衔接,有序地推进防疫工作开展,提高成效。政府需要重视兽医防疫工作,在这方面设立专门的经费,用于引进技术和设备,以及购买各种动物疫苗等,为防疫工作顺利实施提供物质基础。另外,政府投入资金以后,可设立更多的防疫站,招聘专业防疫人才,避免由于人手短缺而影响防疫工作。动物防疫工作加强管理制度建设,职责划分是最为关键的,可以采取划分区域的方式,由专人负责所属区域内防疫工作,如果不能及时发现疫情应当根据情况,追究防疫工作人员责任,以此种方法可提高其动物疫情防控积极性,促使主动投入防疫工作,严格遵守和执行动物防疫工作规范与流程,做好检疫、治疗、后期跟踪等工作,提高防疫工作整体水平。动物防疫工作管理制度应结合区域内畜牧业发展与疫情防治实际需要而定,这样才具有操作性。动物防疫工作中保留各种数据,做好记录工作,比如存栏量、接种疫苗、时间等,保留资料的同时,将其输入到动物防疫系统中去,由专人进行核查,发现问题追究责任。建立监督机制,不定期检查动物防疫工作计划与实际开展情况,依据这些对防疫人员进行评价,考核结果纳入到升职与工资机制中去。

2.3改善基础设施

加大对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机关的资金和物资投入,让基层工作人员有足够的物资进行防疫工作,提供良好的诊治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后,基层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物资为养殖人员进行科学养殖的宣传,预防出现由于养殖方法不合理而引发的疾病。改善基层防疫部门的工作环境,提供防疫基础设施设备,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防疫的有效性。

2.4提高疾病控制技术

(1)疾病筛查要及时。目前,某些工作人员在进行动物疾病筛查工作时只针对已患病动物,此举会造成后续应对发生滞后,很难达到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的目的,效果并不明显。为此,工作人员需要尽早转变观念,把工作重点放在疾病潜在传染风险的防控和疾病的有效防治上,寻找疾病的诱因,全面展开疾病筛查工作。比如,在筛查动物传染性疾病时,工作人员需要考察动物生长条件,检查通风、卫生等因素,保证外部环境达到标准,防止动物疾病产生;此外,养殖户在选址过程中,相关人员也要参与进来,给予专业技术上的支持,建议不要将动物养殖在潮湿、封闭的环境中,帮助养殖户检查好圈舍的环境,将疾病扼杀在“摇篮”之中。(2)疾病筛查要细致现阶段,动物检查分为群体检查和个体检查两种形式。其中,“群体”的划分标准可分为养殖场、笼舍和引进批次、引进来源。在进行群体检查时,工作人员需要分别从动物的安静状态、活动状态以及进食状态来评估动物的健康状况。在安静状态下,工作人员需要观察动物站立、躺卧状态,通常情况下,若不存在呼吸急促或虚弱、体表疹疱、精神不振等状态,基本上就可以认定动物在静态下健康状况良好;在活动状态下,工作人员需观察动物的四肢、头、颈、背、腰的运动表现,如果在行动时这些部位存在异常,如四肢行走不便,背部弯曲、颈部晃动、头部向下等,就要及时采取措施,以免动物生病;在进食状态下,观察动物是否存在吞咽困难、呛食或者食量很低的情况,如果存在这些情况,也应及时指出,以防动物患病。

2.5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培训

在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的培训过程中,要提高业务素质,实现防疫人员的专业化,定期开展培训,学习防疫知识和法律知识。其次,对当前现有的防疫员进行有效调整,吸引优秀的人才到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提高动物防疫的效果。再者,引导养殖户树立防疫意识和风险意识,根据动物防疫的规定,定期开展疫苗注射,对病情的源头进行控制,同时,禁止滥用抗生素,导致牲畜的抵抗力下降。

3结束语

总之,如果想要有效地确保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质量,就应该针对所出现的疫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优化相应的防疫设施,积极对防疫人员进行培训,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严格落实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而来让养殖人员能够意识到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质量,推动我国畜牧业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琪,陈万泉.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探析[J].畜禽业,2019,30(11):47.

[2]李存春.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重点探析[J].中国畜禽种业,2019,15(3):48.

[3]任峰.浅析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和不足[J].今日畜牧兽医,2019,35(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