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及防治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1
/ 2

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及防治措施

吴燕军

临沂市恒泰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中国城镇化步伐正在加快,国内生产总值逐年稳定增高,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改善,各类家用电器也越来越多,各行各业的用电量也逐年攀升,这就对我国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巨大用电量的背后需要拥有一个安全、稳定的供电系统的有力支持。输电线路是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输电线路的质量决定了输电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就此提出相关措施,供有关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安全性;防治措施

引言

电力运行中最容易发生电力设备故障或线路故障,管理人员要加强与维修人员的联系沟通,全面了解电力运行的安全影响因素,然后提出管理措施,并和各部门保持协作关系,使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一、电力系统电力运行安全隐患分析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电力系统在电力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安全隐患,对电力运行安全带来不利的影响,本文对这些安全隐患进行具体分析:

(1)变压器方面。在对变压器进行操作时,如果不仔细很可能会导致变压器绝缘发生损坏,从而导致安全隐患的存在。

(2)倒闸操作方面。在对母线进行倒闸操作时,如果出现继电保护切换发生失误或者带负荷拉刀闸的情况, 都存在着很大的危险。

(3)直流回路方面。直流回路相关的操作是工作人员开展电力运行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不按照规定操作,将会给电力运行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4)异常天气方面。在发生暴雨、雷电以及大风天气时,将会对电力系统的电力运行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这是由于,这些极端天气会导致电线等设备发生损坏,出现漏电的现象,影响电力运行安全。

(5)动物方面。一些小动物经常会出现在电力设备上,对电力设备造成损坏,导致出现安全隐患。

(6)运维方面。主要表现为电力运维人员的能力不足,在开展电力运维工作时,运维人员无法有效的处理突发事故,对一些新设备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故障不能合理的解决, 导致电力运维的安全存在隐患。

二、电力系统电力运行管理现状

2.1缺乏对细节方面的管理

电力系统在构建和具体应用过程中,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对电能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保证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可以实现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对于电力企业发展而言,安全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保证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可以实现有效增长的必要前提条件。电力企业在日常运作和发展过程中,有部分员工在工作时,并没有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虽然在部分重点问题和因素条件方面,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会给予一定的关注和重视,同时还会针对这些重点问题采取部分安全管理措施,尽可能避免这些问题会持续和延续。但是有很多问题的出现,并不是由于这些重点的问题,而是由于在一些细节方面并没有引起重视,进而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在与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现状进行结合分析时,发现在实践中由于对很多细节性的工作并没有足够的认知程度,同时有很多规章操作存在,这样不仅会导致各种不同类型的安全事故发生,而且还会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2后台监控体系作用不明显

通常情况下,电力系统在正常运作和发展过程中,由于没有及时对后台监控进行管理,同时还会受到很多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安全管理措施很难真正有效的落实到实处。在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分析之后,发现后台监控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并没有制定和落实符合实际要求的制度,管理部门在其中的职能作用也无法得到有效发挥。除此之外,后台监控体系在构建和具体应用过程中,在技术方面存在着非常严重的缺陷问题。有很多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构建和具体应用过程中,与其相对应的后台监控软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并不具备良好的监控功能和作用。

三、电力系统电力运行的安全管理措施和设备维护方案

3.1岗位职责分配与细节控制

要想保证电力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就必须要意识到安全管理在其中的重要性,同时还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实现对其中各个设备有针对性的维护,保证设备维护方案在制定和落实过程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在针对电力系统电力运行提出安全管理措施、设备维护方案时,最先要意识到的一点就是要保证在一系列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岗位职责分配制度可以落实到实处。要保证各个部门、各个工作人员的责任划分清楚,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比如对于变电站而言,变电站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站长在其中需要承担第一安全责任人的身份,对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的整个安全问题进行管理。与此同时,对于负责人而言,要对业务知识内容进行学习和深入了解,特别是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设备操作流程、方法以及生产管理要求等进行全面的分析。这样不仅可以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水平的有效结合,而且还能够促使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比如,工作人员要定期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运行设备进行检查,同时还要对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掌握和了解,针对设备已经呈现出的缺陷问题进行客观分析,这些都可以被看作是细节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副站长而言,要协助好站长一系列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站长不在的情况下可以履行好自己的义务和职责,保证工作调配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另外,技术人员在其中要意识到自己的职责,对一些具体的制度进行有针对性的落实,针对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值长在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和设备维护方案实过程中,其主要的职责就是要对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状态进行定期的检查,同时还要对安全管理制度在各个环节中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解。一旦设备出现故障问题,可以立即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为电力系统电力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有效保障。

3.2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落实

电力企业在日常运作和发展过程中,要想从根本上保证经营管理的水平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必须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实现对一些潜在危险事件的规避。特别是在安全管理方案制定和落实时,势必会面临不同环节的风险因素影响。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在针对这些不同类型风险进行处理时,要提高对风险的识别力度,同时还要在实践中加强对风险的评估和判断。在保证各个岗位职能作用充分发挥的基础上,可以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和落实符合实际要求的管控措施。通过标准化流程在其中的制定和落实,可以为电力系统电力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有效保障,同时还可以将电力系统在其中的中枢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比如,在风险评估工作开展过程中,首先要做的一点就是要对风险进行准确有效的识别,同时还要对风险控制目标进行确定。比较常见的安全事故风险包括火灾、电网事故、设备或者是人员出现严重的伤亡情况等。所以电力系统电力运行过程中,要与这些比较常见的安全事故类型进行有效结合,制定出符合实际要求的风险决策判断机制和标准,保证该机制的有效落实,这样才可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规避。

四、结束语

电力运行安全管理于电力设备安全运行及电力系统安全可靠大有裨益,电力企业全员都要重视该管理事项,树立安全管理意识,安全管理人员及电力操作人员都要遵守这种意识,并将相关的安全管理操作措施落实到位。在电力运行中,经常会引入新设备或新技术,相关管理人员还要不断优化安全管理方案,提升电力运行安全系数。

参考文献:

[1]曾庆磊,甄延勇.探究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及防治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9(12):377.

[2]康晓明.现代电力系统的安全性问题及其防治措施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1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