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患者点好眼药水的护理技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31
/ 2

眼科患者点好眼药水的护理技巧

王梦霞

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中医院 河南 驻马店 463900

【摘要】目的:总结滴眼液的护理技巧。方法:掌握眼科用药的注意事项和技巧。结果:该方法得到了患者的认可,提高了治疗效果。结论: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水平,使护士掌握眼科护理的注意事项和技能。

关键词点眼药;技巧;指导;

随着眼科学的迅速发展,对眼科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目前,大多数眼科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滴眼液。此外,还有与口服和注射有关的眼科药物。滴眼液具有使用简单、省药、易吸收、见效快等优点。正确的眼药水是成功治疗眼疾的关键。住院期间,病人的手术结束后,大部分护理由工作是由护士完成。然而,在门诊和个别基层医院,[2]患者自行滴眼的现象普遍,准确度不能保证,导致准确度出现自然大幅度下降,其结果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掌握正确的滴眼方法是护理眼病患者,提高眼病治疗效果的关键。

1必须掌握点眼药水的注意事项

1.1 滴眼液前,要仔细检查药瓶的标签名称、剂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此外,应该知道药物的用法和注意事项:检查溶液是否浑浊和变色。对于长期不用的眼药水,在眼药水前洗手,并用无菌棉签擦拭瓶口防止交叉感染。[3]并且擦拭或冲洗眼睛分泌物,将眼泪吸收干净,这样可以避免因为眼泪的缘故稀释眼药水液体。此外,要严格执行检验制度,防止霉变、和腐蚀性药品的意外滴落。对配戴隐形眼镜的患者在使用眼部药物前,应该将其隐形眼镜取下。滴眼药水的手法必须轻柔,特别是有外伤或者角膜溃疡患者。

1.2结膜囊最大液量为20-30UML,一滴眼液量约为30UML。一滴眼药水可以使结膜囊充满眼药水。滴眼液可均匀将结膜囊和角膜组织覆盖到,从而达到治疗效果。数据显示,两滴的效果仅为一滴眼药水的60%,三滴眼药水的效果更差。

1.3需要同时清点各种眼科药物时,应分不同时段,最佳间隔5分钟。因为眼药水每1分钟,约有15%的眼药水在结膜囊中排出,5分钟后再次用眼药水效果明显,因为治疗眼疾现在常常需要药物的联合治疗。

1.4在计算不同剂型的眼用药物时,先点水剂,再点悬液。必须充分摇动悬浮液。然后用上凝胶剂,目测绿豆的大小,最后点膏剂,通常是一厘米长。

1.5滴眼后观察病情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有些药物是有毒的,如阿托品和藻胺。滴完眼药水后,用棉球按压泪囊部位3-5分钟,避免毒物积聚。[4]儿童和老年患者应特别注意眼药水。同时为了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最常见的药后最常见的过敏症状是:过敏性皮炎、结膜炎,严重的还会出现全身过敏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应立即停止并迅速处理。

1.6病人躺下,用左手紧地握紧拳头,隐藏他的拇指,打开下眼睑左手食指的根源,有眼药水瓶子用右手的笔,并持有他的右小指接近他的左小指的根源,1-2厘米的高度,以避免睫毛和眼睛被触碰的眼药水瓶子,防止交叉感染。

2结合以下四点小技巧

2.1心理护理:眼病患者对用眼药水治疗眼病常有疑虑。如果过于紧张,会经常闭上眼睛或眨眼,直接导致眼药水滴在眼睑或睫毛上,不仅浪费眼药水,而且容易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应帮助患者做好滴眼前的心理护理。首先要说明药物对患者的属性和作用,说明局部滴眼液能长期保持高损害有效浓度,减少全身毒性和副作用,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身心放松,充分认识局部滴眼液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治疗。

2.2体位:病人的位置很重要。仰卧位是最容易和最成功的姿势。让病人仰卧,直视屋顶。对于眼科药物治疗,使用仰卧位或头向后倾斜的坐姿。如果眼睛里有分泌物、眼泪或眼膏,应用棉签擦干,观察眼睛的状况。向医生报告任何异常情况。

2.3部位:给眼睛滴入眼部用药的位置是很重要的。首先,用棉签轻轻打开下眼睑。最好点在穹窿处,因为点这个部位病人基本没有感觉。另外,不要指向角膜,角膜反射使病人产生强烈的反应,使劲眨眼把药从眼睛里挤出来。

2.4恰当的距离:点眼药时,眼药瓶与眼睛垂直,瓶口朝下,距离约1厘米。小于1厘米,距离太近,瓶口容易与眼睑接触,造成瓶口污染。超过1厘米,一滴眼药水由于重力的作用,距离越长,病人的感觉越明显,所以1厘米是滴眼药水最合适的距离。

2.5关键的手法:药物进入眼睛后,不要立即松开下眼睑。用另一只手轻轻抬起上眼睑,让患者轻轻闭上眼睛。同时,轻轻合上上下眼睑。这样,药物就会包裹在结膜囊内,不会溢出,效果最佳。

2.6以鼓励、温和、开放的语气与患者沟通,及时满足患者需求,营造安静、舒适、干净、安全的住院环境。

3结论

滴眼液是眼科最有效、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局部滴眼液量小,但能在病变处维持较高的有效浓度,且能长期维持。因此,正确的局部滴眼方法对眼病的成功治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使用眼科药物24小时后,瓶口被细菌污染,均为致病菌。细菌阳性率随使用天数的增加而增加。

[5]传统的滴眼方法难以保证滴入结膜囊的准确性。低,且易与睫毛接触,造成瓶口污染。这种新的滴眼方法可以保持滴眼液瓶的高度,防止滴眼液瓶前部接触眼睛,减少眼药污染的机会,避免术后眼部感染,保证术后安全。[6]该方法还可以降低眼球压力,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这种方法简单,患者易于掌握,无需家属配合,减轻了家庭负担。但有一个现实问题需要注意,那就是眼科中有很多老年患者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差。护士在指导病人时要有耐心,还要对家属给予正确的指导,做好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1】范临晓. 指导眼科患者正确滴眼药水的护理体会[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 000(024):184.

【2】易新芳, 付桂园. 不同眼药水滴眼间隔时间对急性结膜炎疗效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04):111+118.

【3】彭成, 曹小玉. 角结膜炎模型建立及黄精多糖眼药水抗炎药理研究[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1996(4):48-50.

【4】王友顺, 高英立, 刘上云,等. 盐酸钩吻碱眼药水散瞳与调节麻痹作用的临床观察[J]. 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0(6):40-42.

【5】任君红, 曾莉, 李晓悦. 品管圈活动提高眼科住院病人自行滴眼药水正确率的效果观察[J]. 全科护理, 2018(20):2482-2484.

【6】杨依依. 不同眼药水滴眼间隔时间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临床观察[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 000(008):P.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