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400间壁安装常见问题浅析

/ 2

CR400间壁安装常见问题浅析

王岩 、 高建龙、李明明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吉林长春 130062

摘要:

车辆内装系统是十分重要的旅客及功能界面,为了使列车中乘客与工作人员在旅途中能享受安全舒适的环境,方便便捷的功能操作,就必须要做好内装系统的工作,其间壁安装是内种系统的关键工序。本文首先对车辆内装和间壁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然后深入浅出的分析了车辆内装间壁安装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部分有效的解决方法,希望对车辆内装中提高生产效率和设计工艺水平起到部分作用。

关键词: 间壁 公差 地板 侧墙板 塞拉门罩板 平顶板 内端拉门

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着有了质的提升。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各种新型材料与新的制造工艺不断应用在车辆内装中。CR400系列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车辆,已经被赋予中国的“亮丽名片”。为打造“亮丽名片”,使其代表我国的装备业最高水平,只有持续提高加工工艺和制造水准。间壁安装作为车辆内装中做着承上启下重要功能,对车辆内装件的影响十分明显,本文着重描述间壁安装进行中产生的的问题,及对问题分析制定的相应解决方案。

一、间壁的功能、材质与安装公差

间壁主要是将车辆划分为不同功能的各个区域。因其下部连接地板,侧面连接墙板、塞拉门罩板,上部连接平顶板,所以间壁也是内装工序中承上启下的重要工序,他本身的安装标准直接决定与其相连工序的安装。间壁的板材公差在CR400中,执行标准为ISO2768-MK的机加工标准。这里主要使用的为长度标准为2M±2MM和斜角度标准±0°25′。为保证间壁板材的轻量化,通常不受力的间壁部件,比如:门板等使用纸蜂窝板进行加工。为减少间壁板材变形量,增加抗压强度,在纸蜂窝板材表面使用多层玻纤板对纸蜂窝板进行抗力加强。需要受力的间壁板材使用多层胶合板加工而成。不论是纸蜂窝外夹玻纤板还是胶合板板材,表面均使用防火板进行表面保护,以达到防火、抗磨、耐腐蚀等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同时还要保证间壁板材加工的变型量与加工精度。

二、间壁安装的影响因素

由于间壁下部连接在地板上平面,地板的安装平度会直接影响间壁的安装操作环境。通常地板均使用木质胶合板内部夹层减震材料,为保证最大的强度前提同时具备减震降噪的功能。其安装标准为ISO2768-MK直线公差标准,2M±2MM。由于安装后即使达到标准范围内,但通过时间的累积木质材料受温湿度影响变形的不可控性,如不对地板变型预干涉,变型量使地板超出要求公差2M±2MM,难以保证间壁安装前的地板施工标准。间壁安装在地板上不但要保证直线公差标准2M±2MM,还要保证倾斜角度标准±0°25′。现阶段使用水平尺或激光墨线仪进行测量,通过肉眼判断,保证间壁倾斜角度公差符合标准。由于侧墙板与间壁之间为了美观效果,采用穿条档缝结构,为保证美观,墙板与间壁距离需要达到均匀。墙板安装是以窗口中心为定位点,这就要要求间壁安装需要参照窗口相对尺寸。塞拉门方向的塞拉门罩板安装在间壁表面,安装后无缝隙。为保证塞拉门罩板相对尺寸,间壁安装还要参照塞拉门尺寸进行定位。平顶板与间壁衔接主要分为两种方式,一种为平顶板搭接在间壁上平面,通常称为“高顶”结构;另一种为平顶板与间壁侧平面接触或保留相应尺寸自然缝,通常称为“低顶”结构。但无论哪种结构对间壁的要求都十分严格。“高顶”结构需要相应间壁上平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内,否则会产生平顶板不平直现象;“低顶”结构需要相应间壁表面处在同一立平面内,以保证平顶板与间壁缝隙一置。由于内端拉门运行在两个间壁之间的夹层,就要求夹层间壁在保证垂直的前提下,还要保证夹层之间的相对距离,否则易产生间壁与门板干涉,影响内端拉门开关运行,直接造成功能性问题。

三、解决方案

通过上述的问题分析,间壁安装既要保证定位尺寸的准确性,还要保证相关联安装件的安装效果美观。如:墙板、塞拉门罩板、顶板、夹层间壁等与间壁之间的缝隙,达到要求。还要考虑到功能件的功能使用,如:内端拉门的开关运行、各种检查门的使用、检查门与间壁之间的缝隙满足要求。

所以在间壁施工时需要严格控制地板变型量。通过在地板连接处使用连接板,连接板连接两块相邻的地板,使相邻地板变型互相限制减少变型量,还需要在地板支撑处施以机械连接,连接地板与支撑点,达到减少地板变型量的目的。通过测量与间壁相关联安装部件与间壁之间实际距离,参照设计尺寸在保证极限公差可以消耗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间壁的定位安装。安装间壁时,需要各种测量工具的结合使用,以保证提高测量精度,减少人为误差。

结论:

间壁的安装在车辆内装中占着极为重要的因素,他不但受前部相应工序影响,而且它影响着后部绝大多数工序。通过分析间壁的材质与公差,可以进一步解决间壁材料本身的问题;通过分析间壁安装的影响因素,得到了间壁安装中的典型问题。对应分析的各种问题,制定了相应问题的解决方案。为车辆内中提高生产效率及设计工艺水起到平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李刚船 安忠义《动车组培训系列教材》

作者简介:

王岩 (1978.11.09),男,吉林省长春市,中车长春客车轨道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研究方向:铁路客车制造及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