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学生注意的有效调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31
/ 2

课堂教学中学生注意的有效调配

廖泽英

江西省九江金安高级中学

“注意”是人在清醒意识状态下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当人对某一事物发生高度注意时,就会对这一事物反应得更迅速、更清楚、更深刻、更持久。 “注意”是我们每个学生都具备的潜在“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如何有效开发、调动、配置认知领域中这笔珍贵的不可或缺的“心理资源”——这便是本文要着力探讨的问题。

实验和教学实践表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之间明显的差别之一就是注意力的好坏。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能集中注意听讲阅读,独立思考问题,认真做作业。他们在学习时很少受外界干扰,即使有时老师的课讲得并不那么生动,但他们也能自我约束,有意识地组织注意力,不让自己的思想开小差。许多学习落后的同学恰恰相反,他们注意力涣散,不能全神贯注地听讲,时而做小动作,时而与同学交头接耳,逗闹一下,有时貌似听课,实则思想离开课堂,开了小差。读书时也一样定不下心来,做作业东抄西看。有的甚至在上课或复习课时没有精神,打起了瞌睡。

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合理调配学生的注意呢?

其一,排除干扰。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一切新奇多变的事物都能吸引学生,都会改变他们注意的对象。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发现,抽屉里的一张小纸条或者上节课留下来的学习用品以及桌面上的学具、新奇的笔盒,都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玩个不停,分散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因此,上课之前要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课前准备要求尽量简单,上课不用到的东西不要拿出来。

其二,课前预热。老师要重视课前二分钟,实践证明,这是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最佳时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一节课的开始,学生的兴奋点有时还停留在上节课的内容或课间所从事的活动中。能否把学生由“课下”导入“课上”,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因此,为了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活动之中,使学生的思维尽快达到最佳水平,结合各学科学习特点,在课前两分钟进行一些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和课堂学习的活动,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迎接新课的到来。

其三,激发动机。作为学生,课前要认识到这堂课的重要,并以此引起我们对课堂的兴趣和注意,我们就能专心听讲。要常提醒自己,要听好老师的讲课,向老师学习,千万不能错过这次学习的好机会!当你发现自己有轻视讲课内容的苗头,或教师讲课方式不适合自己口味,或思想不自觉开小差的时候,要及时纠正过来,不能任其发展。当课堂上出现不安静,其它同学干扰,或外界的影响时,也要排除干扰,不受影响,保持集中注意的心理状态。上课不是看电影听故事,没有强烈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形象,去吸引着你的注意。课堂讲授的各种科学知识有它的知识体系,概念系统,比较抽象概括,它需要借助意志力的帮助,自我控制,去战胜分散注意的各种内外干扰因素,做到有意识的注意,有目的学习。

其四,明确要求。老师要善于提出要求,为学生集中注意力提供方向。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方向或目标,才能容易成功。若没有目标和方向,就如一只瞎鸟,不知飞向哪里,很难到达目的地。因此,教师要根据集中注意力上课的外在特征,提出上课要求:目光要追随教师或发言者的一举一动;有机会开口说一定要开口说;翻书、拿笔的动作要快;回答要针对所问;倾听要全神贯注,对别人的回答有异议马上举手补充,做到口到、心到、手到。并在每节课最后一、两分钟让学生以此为标准来评价自己这节课是否认真听课。这些要求为学生集中注意力提供方向,使学生操作起来有章可循。

其五,同步跟进。如果在课堂上只将注意力集中在听老师的讲课,不思考老师授课的内容,不理解这些内容,那么老师的声音会变成催睡曲,使你慢慢进入瞌睡状态。所以上课专心于听讲,一边很快地思考,跟随老师讲解进行积极思考和对问题的探究,则会使你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也就是使你的注意力集中在讲解的内容上。有教学经验的老师说:“会听课的同学,总是听老师怎样提问题,分析问题,他的思维总是像一个探照灯的光束,紧紧地追踪着老师的思路。”课堂上边听边想,这种思考是快速的,若思考过深过慢则会影响后面的听课。所以细细的咀嚼,深刻地思考和归纳,疑点的解决主要靠课后的复习或向老师同学去请教。课堂上要善于分配注意。课堂上不仅要听、看、想,而且还要记笔记,怎样合理地分配注意力,而不至于顾此失彼,也是很重要的。有些同学只顾一字不漏地记老师讲的内容,但没有功夫思考;有些同学仅顾听,不愿思考一下,听而无味;也有的只顾着想,忘了听下去,或记笔记。其结果都会影响上课的效果。有经验的同学善于转移和分配注意,他听讲时还要快速地想想,当听到重点的内容或老师补充教科书上没有的材料就简要地记一下,以帮助课后复习和理解。如此分配注意于听、想、记上,以理解内容为重点,兼顾各方面,结果是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果,还培养了良好的注意的转移和合理分配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如果能够全神贯注、集中注意力和合理分配好注意力,搞好课堂学习不仅是提高学习效果和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一环,而且通过课堂学习训练也能培养良好的注意品质,从而促进注意力的发展。

其六,张弛有度。“张”就是紧张、急促;“驰”就是轻松、舒缓。如果课堂上一味地“张”,会造成学生紧张心理,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持续超时的“有意注意”、连续学习则不免紧张(一般中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约20分钟左右,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更短),紧张过度则必然导致疲劳,而疲劳又是集中注意力的大敌,最终造成大脑神经兴奋水平降低,注意力难以集中。此时,教师应该换成宽松的状态,可用各种手段如音乐、图片、多媒体等教学媒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或用游戏、故事和活泼幽默的语言使学生心理轻松愉快,运用“无意注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当然,而教学一味地“驰”,学生会精神涣散、注意力不能集中。如果教师不注意约束他们或者说不注意用各种手段吸引他们(例如运用课堂比赛、课堂辩论和老师紧张、急促的语言等造成紧张的课堂气氛,唤起他们的紧张感),那么教学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最后根本就达不到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