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 C语言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31
/ 2

高校 C语言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探究

侯景川

青岛工学院 山东青岛 266300

摘要:近些年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校、本科学校,都处于改革发展阶段。在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下,学校不只是传授学生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有利于C语言工作开展新的教学模式。因为高校学生本身的思维理念等因素影响,在高校C语言教育期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比较差,再加上很容易受到网络上繁杂的信息影响,因此,高校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思想道德,提高对C语言工作的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对此,探讨高校C语言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具有显著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高校;C语言;信息化

1 C语言教育信息化现状

信息化教育的教学设计基础理念主要在于三个方面,分别为合理应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实现课程的改进、教学过程与实践操作过程中的实时互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按照信息化教学的设计基础理念,在具体教学设计期间,需要采用有效的课程方案实现课程的改进。目前来看,信息化教育的新技术方式非常多,例如微课、翻转课程、虚拟方针课程等。

2 高校C语言课程信息化教学思路

2.1 加快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

高校院校的C语言教育信息化改革必然与设备的辅助作用相关。高校院校应当有意识地强化信息化的教育硬件、软件以及资源库建设,并根据实际教学的需求,注重教学器材的适用性。提示教育本身和其他的学科相比存在明显的特殊性,尤其是对于教学环境的要求比较高,所以教学改革期间必须注重信息化的场地建设,确保硬件设备的投入充足。高校院校的信息化教育硬件建设必须注重网路软件的应用,应当建设相关的教育部门并完成软件建设和维护,促使软件与器械硬件可以相辅相成。针对校园的资源库建设需求,需要提升教育相关内容的建设,尤其是确保内容的丰富性与及时性,为教学提供可靠的资源环境,从而营造良好氛围,提高C语言教育的实效性。

2.2 强化信息化教学理念建设

高校院校的C语言教育信息化改革发展对于环境有着较高的重视,同时高校院校的C语言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性。高校C语言教育期间,教师不仅需要为学生提供相关指导帮助,还需要做好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和谐互助,真正将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促使学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有所应用,这也是教师必须努力的方向。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高度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使学生在C语言学习期间不再局限在课堂或者是校园内,而是可以真正贯穿人生发展历程。学校也需要提高对于教师信息化教育水平的培训教育,并以信息化为目标进行适当的考核,教师也应当及时学习和信息化教育的相关知识,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从而促使学生获得更加优质的学习体验。

2.3 融合信息化与传统教育

信息化教育属于高校院校C语言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但是并不代表着C语言教育就必须完全替换成信息化,而是应当在教学中有效融合信息化教育与传统教育。信息化C语言教育与传统C语言教育的优质展现,高校院校方面应当构建正确的教育理念,合理开展信息环境与传统教育方式的融合教学,保留传统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优势,例如师生之间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同时也可以借助移动教学平台的开发,促使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个性化的选修课程,并实现个性化学习资料的推送,实现学习过程的自动化分析,满足个体化的发展需求,提高高校院校C语言教育的人性化与个体化特征。借助教育模式的融合促使两者之间的精髓得到展现,从而提高高校院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水平,同时也可以为学校的教育管理以及教师的教学策略改革提供可靠的支持。

3 高校C语言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实践

3.1 更新C语言教育理念

在信息时代环境之下,C语言工作需要产生一些改变来适应当前的时代环境与实际需求,而传统C语言工作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教师一定要更新C语言教育理念,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C语言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C语言教育模式,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价值,要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C语言学习,从而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此外,高校教师要摒弃对网络的偏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发挥网络技术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合理应用翻转课堂。教师可利用翻转课堂为学生提供一个独立自主的学习机会,每天在学习小组中分享一些有关思想道德建设的话题,让学生对话题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若发现学生在思想、价值观方面存在不足,可有针对性地与该学生沟通,从而提高C语言工作的质量。

3.2 做好课前资源录制

在C语言教学开始之前,需要为翻转课堂的教学做好相应的准备。C语言案例的录制属于非常关键的步骤,在录制时需要确保录制的连贯性,因为C语言本身的教学过程属于连贯性的,在录制视频期间也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认知规律,确保视频的连贯性。在制作C语言视频期间,教师需要尽可能多地应用动画的场景,借助这样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借助音频的讲解更好地落实知识教育。另外,视频的制作需要以教学内容作为基础,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编排,准确地掌握教学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目前可用的UR案件主要是以Captivate与讯飞,在制作视频期间可以以不同形式来进行展现,例如机房实验。另外,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数字设备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以视频课程、面授课程结合的方式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

3.3 翻转课堂应用于教学过程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在于三个方面,分别为学生的课前自学、课堂教学以及自我内化。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数字设备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教学的核心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播放微视频让为学生讲解C语言的重点知识,在课堂之下借助网络信息资源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内化所学知识。因为高校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多地应用多媒体实现对学生的引导,提升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例如,在C语言编写网吧计费系统期间,编制期间需要根据不同的机器设备采用不同的收费标准,并以相关的间隔时间完成激收费,将不同的情况罗列出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先播放一个关于网吧的视频,也就是不同机器设备收取费用并不相同,之后简单介绍一种关于网吧收费的编程技巧,同时提出相应的编程操作要求。之后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编程结果分析学习效果,同时根据学生所存在的缺陷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从而提升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技术在高校C语言教育中的应用价值突出,可以显著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实效性。信息化时代环境之下,为高校教师的C语言工作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高校教师应深入认识并正视当前C语言工作存在的问题,寻找对策,切实提高C语言工作水平与质量。高校教师要主动学习信息化教育技术,掌握信息化教学技巧技能,更新C语言教育理念,应用网络技术来丰富C语言教育内容、拓宽C语言的教育方式,应引导家长积极参与,从而有效提高C语言教育工作的现代性,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朴志远.基于微课的C语言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浅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9,31(7):173.

[2]孟亚坤,宋欣,王岩.高校“C语言”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9,24(14):24-25.

[3]王明瑞.教学改革中翻转课堂与混合式教学的应用———C语言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版,2019,31(6Z):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