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式起重机安全隐患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22
/ 2

门式起重机安全隐患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

侯建平

内蒙古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摘要:门式起重机虽然功能强大,但也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如何使其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提高作业效率是企业一直关注的问题。但实践表明,门式起重机安全隐患问题层出不穷,轻则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重则有导致安全事故的可能,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关键词:门式起重机;安全隐患;措施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地铁、隧道工程项目建设剧增,各大城市建设规划中地铁都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门式起重机是露天物料搬运的大型装卸机械,与其他类型起重机相比,具有起重量大,作业空间大,货场面积利用率高,装卸效率高,基建投资少,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因此门式起重机广泛运用于各个行业中,例如在电力设备的地面组合、设备的制作加工配合、地铁项目工地,港口码头装卸集装箱等多种场所。

1起重机的特点

起重机具有起重量大、自重大、作业范围大、操作简单及维修简单的特点,就依照目前的市场来说,很少有其他机构能够满足这一要求,所以,就目前安装的起重机必须要与所需起重重量相结合,方可使用。按照市场要求,就产生了符合市场的大型起重机,这一起重机本身具有自重大、起重量大的优点,能够在市场广泛使用。(2)安全防护设备多,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起重机会受到很多的限制,比方说,工作环境或是自身条件,有这些不可控制的因素出现,安全性就会降低。因此,工作人员要安装与机械设备一致的安全防护设备,这样,才可以提高安全性,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

2门式起重机安全隐患问题分析

2.1金属结构及零件有缺陷或损坏

(1)门式起重机体积庞大,危险性高,无论运行与否均应做好安全警示,但有的额定载重量标牌设置的并不明显,有的停运后未及时切断总电源并进行交接班记录,机械运动机构与周围设施、建筑以及输电线路未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甚至有的门式起重机轨道松动,压板也不完善。(2)由于受力构件多为金属材料,要求其力学性能满足作业要求,但有的连接焊缝存在裂纹,高强度螺栓不仅性能等级标识和防松措施缺失,而且有的已经呈松动状态,开口销要么缺失要么用铁丝代替,受力构件断面的有效厚度也明显降低。(3)有的主要部件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如钢丝绳扭结、断丝断股,绳夹固定方向不对,压板螺栓未防松,有的吊钩存在补焊情况甚至防脱钩失效等。

2.2部分安全防护措施缺失或失效

一是制动器问题,包括零件出现裂纹、磨损严重以及变形等问题;制动轮与制动闸瓦之间杂质较多,尤其是颗粒杂质的存在加剧了闸瓦磨损,导致抱闸时闸瓦与制动轮接触不均;液压推杆存在漏油使得制动轮覆盖油污;甚至有的紧急制动器失效。二是大小车运行机构问题,如限位开关失效,端部止档装置不牢,缓冲装置缺失,针对轨道上运行的多台起重小车等装置未设置防碰撞装置等。三是其他问题,如闪光灯、蜂鸣器等报警装置缺失或失效,防风装置不到位,扫轨板发生变形或与轨道有10mm以上的间隙,部分门联锁开关失效,外露的起重机运动部件缺乏防护栏、防护罩等。

2.3重要机构伴有不同的故障隐患

如车轮组的故障隐患多表现为轮缘啃轨,若未及时妥善的处理,容易导致大小车发生脱轨事故,在诸多安全检查中还发现,门式起重机两侧车轮轮压不同也有引发车轮组故障的风险。再如电气部件,其一般涵盖了供电主回路、电气设备以及电气安全控制回路,如果断错相保护继电器、极限开关动作、接地系统等损坏或失效,则会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3门式起重机安全隐患问题的应对措施

3.1切实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门式起重机安全管理制度应就上岗人员要求、岗位职责、操作规程、运维管理、检查周期、奖惩制度等内容作出具体而明确的规定。其中应重点细化安全操作规程,至少应涵盖危险源辨识:如大车行走、轨道断裂会砸伤人员,造成机械伤害,起吊重物时超载保护装置失效会带来起重伤害等;作业前:如开车前必须确认夹轨器、锚固装置是否松开,铁楔是否拿掉,电源、电压情况以及通讯是否正常等;作业中:如每班第一次起吊重物应先将其吊离原位置高约0.5m,随后放下重物检查制动器性能是否可靠,严格执行“十不吊”制度;作业后:为防止升至一定高度的吊钩因风力作用碰撞两侧门腿,需保证大小车停靠于指定位置,并将控制器手柄设于“零”位,并切断总电源后关闭门窗、做好记录,并夹紧夹轨器、锚固地锚等;应急处置措施:如运行期间出现故障时需立即停止作业,上报维修等待维修人员,禁止私自离开等;职业危害防范:如接触金属烟尘、粉尘的作业环境需设有除尘措施,接触噪声的作业人员需佩戴防声耳塞等劳保用品,并配备隔音、消声设施等。

3.2不断提升人员专业技能

考虑到门式起重机的安全运行需要多方人员的密切配合,因此除了保证设备设计合理、安装规范外,还要对设备操作人员和运维人员提出要求。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教育和技能训练确认能够胜任工作后方可持证上岗,并提高安全责任意识,掌握设备的性能特点、工作原理,熟悉操作规程,了解易坏部位和基本的故障类型,能够在出现故障时及时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等,以此尽可能的减少因操作不当埋下的安全隐患或设备故障。

3.3重视日常维护与定期检修

在日常维护中及时清扫设备灰尘、清洁油污,查看连接螺栓是否松动需要紧固,构件是否磨损需要修补或更换,电气触头是否接触不良需要可靠连接,零件润滑是否充分,金属构件是否腐蚀或有裂纹,钢丝绳是否断丝断股,紧急制动、限位开关、防风装置、蜂鸣器、防碰撞装置等是否完好且功能正常等。在故障维修中应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如对于严重的轨道弯曲变形可截断故障线路予以更换,配以全站仪测量轨道高度差,并经增设加热片的方式调整轨道间距;对于车轮啃轨导致的大小车偏移,可适当调整制动器松闸的是小香和间隙大小;对于制动器问题,可及时清除油污等杂质,调整制动力矩,提升弹簧连接强度,并更换磨损、划痕严重的构件;对于凸轮磨损,可根据标准加以换位和补焊,经打磨修复后更换一定的触点,经调整检验确认档位清晰可见后再继续使用;对于钢丝绳打结、断丝、折弯等问题,在停止使用的同时选择维修或更换,如果更换需要充分考虑高温、使用寿命、隔离腐蚀等因素,合理控制其长度,保证吊钩处于较低位置,且剩余部分的钢丝绳需大于3圈的卷轴,并保证足够的润滑。此外,除了基本的防风装置还应多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如防风缆绳等,遇到强烈的风雨天气禁止停放设备于风口位置,强化防风铁楔、地锚等的检查,以此降低安全风险。

4结语

综上所述,门式起重机机械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首先要高,无论是从技术施工,还是从施工管理上,都要实施起重机机械的安全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相关人士的安全意识,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设备的协调。采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制度,对起重机等特殊设备进行科学规范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起重机运行的安全风险。

参考文献

[1]焦来文.门式起重机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探索[J].中国设备工程,2020(03):63-65.

[2]黄斌,席东青.分析桥门式起重机检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化工管理,2019(36):154.

[3]朱延鑫.门式起重机安全隐患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建筑安全,2019,34(12):9-10.

[4]马中品,郭倩,董浩.浅议大型门式起重机事故原因及管理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16):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