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加强护生法制教育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20
/ 2

探讨加强护生法制教育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陈媛艳

云南普洱卫生学校 云南普洱 665000

摘要:近年来护患关系愈演愈烈,医疗纠纷事件层出不穷,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音符,一些较为严重的医疗纠纷事件还涉及到法律。针对这种情况,将护生法制教育融入到基础护理学教学中显得十分必要,不仅可以增强护生的法律意识,而且能够引导护生树立端正的工作态度,避免或减少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本文着重对加强护生法制教育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作一分析阐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护生;法制教育;基础护理学

作为一名未来要从事护士职业的护生来说,不仅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能够全身心为患者服务,而且要有法律意识,践行自身责任,学会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和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在日常的基础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引入法制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1. 加强护生法制教育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1、增强法律意识

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和听到某医院护士应有权利得不到正当维护的报道,比如说护士在节假日加班得不到应有的加班工资,外籍男子殴打女护士,还有最近一段时间网络上“咸阳40名医护人员被裁”的新闻,诸多侵害护士权利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已经对护士造成了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伤害。因此,护士必须加强自身保护,增强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武器争取和维护自身权益。而对日后要步入医疗行业工作的护生来说,提前接受相关的法制教育,可以尽早引导其树立法制观念,能够培养法律意识,激发护生学习护理知识的积极性和增强从事护理工作责任心,为今后的工作敲响法律警钟[1]

  1. 加强学习,遵守医疗护理工作的规章制度

将法制教育融入至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可以帮助护生明确法制知识在护理行业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引导护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保证护理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另外,许多护生都知道学习法制知识的重要性,但是却无法自主独立的进行学习,而将法制教育融入至基础护理教学中,可以以专业法律课程的学习形式帮助护生掌握更多的法制知识,当以后在工作岗位上遇到侵权事件时可以为依据相关的法律知识为自己辩护。

  1. 增强责任心

一直以来,增强护生责任心,杜绝医疗差错事件是基础护理教学中经常被提及的问题,但是,有些护生平时大大咧咧,毛手毛脚,责任心差。比如笔者在工作时发现,有一名护生在填写阿托品时将药物单位mg漏掉了,按照医学惯例,别人会自然而然地将阿托品单位视作g,因为g这个单位可以被省略,这种错误如果未被及时发现将会对患者产生极大的后果。所以,将法制教育融入到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可以向护生灌输医疗护理工作“责任大于泰山”的道理,加深护生的印象,在脑海中形成观念,当从事护理工作时可以严格要求自己,践行自身责任,以此杜绝医疗差错事件和纠纷事件的发生[2]

  1. 恪守规范,不越权行事,尊重患者的知情权

提前向护生灌输法制教育可以帮助其树立责任意识,能够将法律知识和工作紧密联系起来,恪守规范,不越权行事。我国的护士管理方法相关规范中明确指出,护理专业的学生或者实习期间的学生均需要按照规范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而且在临床实习阶段需要由专业带教护士指导。因此,将法制教育融入至基础护理学教学中,不仅是护理专业教学的必然需求,更是明确自身职责范围,不越权行事,维护患者合法利益,具有十分突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另外,我们可以发现,近年来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迅速上升,分析原因后发现除责任和技术原因外,还与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信任度差有关,有些医护人员在开展医疗护理治疗过程中,不能与患者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沟通,认为向患者解释是多余的,导致患者患者感觉自己的知情权受到忽视,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一再下降,长此以往就引发了无法调和的医患纠纷。而将法律教育引入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护生尊重患者意愿,明确患者所拥有的的权利和自身需要履行的义务,时刻做到尊重患者,以患者为中心,给予患者全面的身心护理。

  1. 加强护生法制教育的方法

  1.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激发护生学习兴趣

在法制教育课堂中,教师要熟悉应用案例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模式,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引导护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与学习中来。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例举一些医疗纠纷和事故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警示护生增强法制观念,在未来的从业过程中不可以再犯此类错误,也可以应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护生参与讨论、互相学习,理解法律内涵,进一步提高法律意识。另外,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让其迅速应用于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的声音、视频等优势为护生营造贴近生活的场景,让护生可以联系实际生活,增强自身法律意识。比如在《病人入院护理》教学过程中,如果病人自己想出院,护士是否可以直接办理出院手续?又需要为其提供何种手续,否则会出现哪些法律纠纷?这些问题经常会出现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因而提前向护生传授这方面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1. 走出课堂,多方面学习法制知识

比如教师可以选择在合适的时间组织护生去社区医院或定点医院进行护理实践,让护生投入到医疗护理工作中,了解医疗纠纷的种类,并对这些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从中获取到法律相关知识。另外,可以邀请法律老师、临床医师、高级护师等专业人员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活动,现身说法,为护生讲解医疗和护理方面的法律知识,多途径增强护生法律意识,为今后投入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法律教育是保证护生今后顺利从事医疗护理职业的必要因素,在基础护理学中融入法律教育,不仅可以激发护理专业学生的责任心,还可以增强护生法律知识,更可以为护生树立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为今后护理工作敲响警钟,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因此,在今后的基础护理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法律教育充,确立法律教育的地位,以此来提升护生法律知识储备,满足今后岗位要求,能够在自己合法权益受到威胁和践踏时第一时间应用法律武器加以维护。

参考文献

[1]王艾青,陈玉芳,何敏.护教协同下不同层次高职护生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对比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03):106-109.

[2]张俊怡,胡雪琴,陈洁,等.翻转课堂在基础护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4):2152-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