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供应链中医药物流集成化运作模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20
/ 2

医药供应链中医药物流集成化运作模式分析

王娇

哈药集团医药有限公司药品分公司,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迅速发展及医药企业集成化、柔性化,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广泛应用到医药行业。医药行业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医药物流和供应链管理

已成为医药企业发展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首先分析了医药供应链集成化理论的研究现状,结合医药物流相关概念和理论,基于医药物流的复杂、多变等特性,发现医药物流集成化的影响因素。同时运用供应链管理理论、集成理论等概念,分析得出医药物流集成化的目标。

关键词:医药;供应链;物流;运作模式

1、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1.1我国医药流通现状分析

我国医药产品从制造厂家销售到消费者手中,可能要经过生产企业、医药批发商、分销商、药店或医院等多层环节,导致药价虚高。我国医药流通的主要渠道有以下几种。我国医药供应链结构复杂,流通环节和交易环节多,从而导致物流效率低,批发环节所占的成本比重过大。我国药品流通市场需求活跃,行业购销稳步增长。根据美国《商业周刊》杂志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医药市场。尽管当前中国医药行业有着良好的发展趋势,但由于经济和历史等原因,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状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1.1起点低,但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当前,我国医药消费水平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全民医保体系的进一步建立以及基本药物制度、基层运行机制建设和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药品市场需求将出现结构性扩大,对药品供应的要求也会逐渐多样化,我国药品市场在过去十年中已经增长了6倍,这也意味着国内医药物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以2010年IMS全球医疗健康信息学院(IMS)公布数据,我国人均消费药品为96美元,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人均660美元的水平,其中欧洲人均药品消费340美元,日本人均药品消费753美元,美国人均药品消费898美元。随着我国开始向中高收入国家迈进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人民生活需求和消费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对医疗卫生服务和自我保健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从而使得药品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1.1.2竞争激烈,利润缩减

抓住机遇仍需面对诸多挑战。从外部环境看,改革与药品流通有关的体制和机制,涉及行业管理体制的完善和重大利益格局调整,在经营方式、管理经验、资本规模等方面都无法与跨国大企业相比;从内部看,药品流通行业基础薄弱,总体发展程度较低,管理水平、设备设施相对落后,人才匮乏,行业结构调整和实现转型发展仍有一定难度,国内医药物流企业面临的竞争形势将更加严峻。

1.1.3医药行业缺乏集成度

我国医药行业的集成度很低,大部分医药物流企业规模较小,尚未形成规模经济。中国医药行业中,地方保护主义非常普遍。小规模分销商依赖其强大的本地网络,始终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是集成度随着行业的整合有待加强。

1.2我国医药供应链的特征剖析

1.2.1结构复杂

我国医药供应链结构较为复杂,通过以上对医药价值链分析,医药产品从研究、生产、流通到消费的整个过程,医院不能直接从生产商购买药品,而至少要经过一个中间商的交易环节,但是医院既没有主动调节供求矛盾也无需承担任何市场风险,这种多层次分销体系结构让医药市场变得十分复杂,从而导致了药价的大幅增加。

1.2.2缺乏集成度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药行业的集成度非常低,优化医药行业供应链,急需对整个医药市场进行有效的整合。美国、日本、欧盟、中国主要医药分销商2012年所占的市场份额,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药行业的集成度非常低,优化医药行业供应链,急需对整个医药市场进行有效的整合。

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共1.39万多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2607家,下辖门店14.67万多家,零售单体药店27.71万多家,零售药店门店总数达42.38万多家,554000个农村药品供应网点。在1.39万家分销商中,绝大部分规模很小,全国医药商业企业销售额过百亿的企业只有10家,有17家过50亿。目前国内只有国药和九州通两家企业具有全国配送网络,其它企业都只有地方性配送网络。一个缺乏集成度的市场是不会高效的,而且会产生较高的成本和薄弱的创新能力,甚至可能会导致恶性竞争,例如当前中国医药市场的分销商和批发商获得的利润率是很微薄的。

1.2.3管理信息系统不强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这种特点也渗透在医药行业的价值链当中,信息化是医药流通企业能否降低管理成本和成功扩张的关键因素,也是更快、更好相应客户需求的基本支持。特别是作为医药整个产业链的纽带,医药流通企业更需要信息化管理,以便依靠强大的信息处理系统与供应商、经销商、医院等建立信息共享,帮助其供货、存货和销货。

物流信息处理已经成为医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它可以使企业及时掌握最新市场需求信息,能够科学合理的决策、快速准确配送,最大程度的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并通过电子商务,使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能够同步运行、相互配合、协同发展。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企业需要加大投入在政府支持下搭建信息平台,政府做好公共服务系统的提供和协助,共同促进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2、供应链环境下发展医药物流集成化的重要意义

发展和完善医药供应链,优化其管理已经成为医药行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供应链环境下,发展医药物流集成化对降低医药流通成本、规范医药流通秩序、提升医药流通产业持续发展能力及推进“医药分业”具有重要意义。

(1)医药物流集成化要求实现信息流的传输和交换过程的“人机互动”,减少人 与人联系导致的不良影响,要求医药物流集成化的运作模式运用计算机技术、现代网络技术与通讯技术进行医药电子商务化,这一模式可以较好地杜绝采购中的不正之风,增强医药采购过程的公开度和透明度,有利于规范医药市场秩序。

(2)物流集成化有助于发展我国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医药物流集成化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要通过信息共享、集中采购、物料管理、统一配送等等不同的方式,以便实时了解库存和销售情况,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及时安排配送,进而有效调整库存品种,提升医药流通产业的持续发展能力。

(3)物流集成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满足居民对医疗药品的需求,依托一定的物流设备、信息技术和购、销、存、储、配管理系统,有效整合医药产业链的上中下游资源,减少流通环节,降低医药流通成本,最终达到为消费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药服务。

(4)有利于加快推进“医药分业”,当医药物流企业和医疗机构采用电子方式连接后,医药物流企业可根据医疗机构发送的电子订单及时进行医药采购、补货和配送,使医疗机构的采购和临床应用药品人员无需接入医药采购活动,从而实质性地促进“医药分家”。

3结束语

当前发展医药物流集成化运作已经成为大势所趋,针对我国当前医药物流运作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价,从而选取典型的医药物流企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对医药物流运作方式进行绩效评价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构建了医药物流集成化运作模式,为医药物流企业提供战略发展借鉴。

参考文献:

[1]宋慧勇,李湘娟.医药物流发展新模式[J].医药世界,2006(6):36.

[2]倪婧妍.论医药物流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5,13(5):69.

[3]杨舒杰,陈晶.美国医药物流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药业,200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