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甲诊诊断子宫肌瘤原理辨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20
/ 2

浅谈甲诊诊断子宫肌瘤原理辨析

黄英丽,张群,邓庆琳,王利丽 兰天莹 * 张青槐 *

 广西中医药大学 广西 南宁   530200

[摘要] 甲诊作为一种简捷方便的诊断方法,在现代社会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其发展、传承与创新应得到人们的重视。甲诊诊断子宫肌瘤这一原理的提出、总结、验证需要无数人为之努力,这一诊断方式的提出,希望能为临床诊断子宫肌瘤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甲诊;子宫肌瘤;原理;综述文献;

1 子宫肌瘤病因病机研究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由子宫平滑肌增生所致,多发于中年妇女,为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被誉为“妇科第一瘤”,为妇科临床常见病。陈宁、周红光研究提出子宫肌瘤于我国医学经典中早有记载,始见于《素问·骨空论篇》:“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难经·二十九难》曰:“任之为病,其内苦结,男子七疝,女子瘕聚。” 古人认为子宫肌瘤属于癓瘕、积聚的范畴,因而有肠覃、石瘕之称[1]

张亚运等学者亦认为子宫肌瘤表现为有形之物盘结于子宫大小不等的结块。《校著妇人良方》、《妇人大全良方》等皆有记载气滞血瘀、气虚血滞、气逆血溢等淤血长期久留于脏腑经络中,结为结块,以致津伤血虚。任冲、脏腑失养,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淤阻胞宫,感受外邪等均可导致子宫肌瘤的发生[2]。张武芳、李冬华等学者研究认为遗传因子、激素、细胞外基质、生长因子、种族环境等都为产生子宫肌瘤的因素[3]。陈庆云、张小燕等亦认可子宫肌瘤的发生与上述因子成正相关,并在上述因子中增加了一个危险因素以佐证社会环境对于子宫肌瘤的影响[4]。王文华、李捷珈等以实例论述了甲诊诊断子宫肌瘤。他们认为子宫肌瘤属实证,为女子子宫内结肿块,多因脏腑不和,气机不畅,淤血滞留,无法自行散去,逐渐积累所致[5]

2 中医学及民族医学甲诊诊断原理辨析

甲诊的来源历史悠久,始于古籍内经,《灵枢·经脉》、《灵枢·邪客》、《素问·六节脏象论》中皆有记载,其详细说明了指甲与脏腑经络之间的密切关系。秦汉晋隋时期甲诊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在华佗的《中藏经》有载:“手足甲肉黑色者死”,晋代王和叔在《内经》基础上结合扁鹊及华佗等医家的经验在《脉经》中提出了甲诊的临床意义以及判断疾病预后的方式方法。隋朝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进一步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指甲形态质地变化的联系。至唐宋金元时期,各医家辩证论治时更重视观察指甲征象,《儒门事亲》、《东垣十书》等医著中提到观察指甲征象可达到治疗疾病以及“防未病”的作用。甲诊专著首见于清朝时期,其中周学海《形色外诊简摩》中记有甲诊诊断疾病的记录,此时期各医家结合临床撰写了大量甲诊书籍,为近代甲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近代以李学诚创立的李氏甲诊法为代表,通过观察指甲的质地和形态变化判断人体健康状况,为预防和治疗疾病提供了更简便的诊断方法。

2.1中医相关甲诊原理辨析

杨逸凎等在探讨指甲分区出现报伤甲征中提出,报伤甲征出现在拇指指甲中间区提示头部正中有伤,桡侧区示头左侧,尺侧区示头右侧;食指指甲中间区提示呼吸道、心血管疾病,桡侧区示左胸部、肩部、心肺部疾病,尺侧示右胸部、肩颈部、肺部病变;肠胃脏腑发生病变多反映在中指指甲中间区,尺侧区反映肝胆疾病;无名指指甲多为小腹、腰、膀胱、肾等下焦病变;小指指甲提示为生殖系统、下肢疾病病变[6]

2.2壮医甲诊原理辨析

林辰、罗婕在探讨壮医特色甲诊中提出指甲是人体的微诊窗口,人体血脉经络在指下形成丰富复杂的网络系统,人体五脏六腑的疾病皆可在对应的指甲上显示出来。拇指甲多反映脾胃等消化系统疾病,食指甲多反映肺和大肠等呼吸道和肠道疾病。中指甲多反映心和小肠等心脏和肠道疾病,无名指甲多显示肝胆疾病,小指甲多反映肾、膀胱、子宫等泌尿和生殖系统疾病[7]

2.3瑶医甲诊原理辨析

唐汉庆、黄岑汉等经过收集整理研究瑶医学发现月痕诊法为瑶医学特色诊断方法之一,与中医、壮医甲诊有异曲同工之妙。瑶医学认为每一脏腑以自身的空间排布将生理病理信息映射于月痕之上,月痕是探视整体的透视镜,整体的一个完整缩影。月痕属阴,对应五脏。拇指月痕指示肺,食指月痕指示心,中指月痕指示脾,无名指月痕指示肝,小指月痕指示肾。月痕的大小、暴露过多或过少都指示人体脏腑的盈亏及疾病发展的变化,瑶医学月痕诊法较精专,不同指甲月痕对应人体某一具体脏腑,拥有明确的定位[8]

2.4傣医甲诊原理辨析

思承章老先生叙述了在傣医中甲诊的运用,傣医学把脏腑与体表看成一个有机整体。指甲以中间粗纹条丝为中界纹,分为内侧和外侧,有内侧观女、外侧观男的说法。而内外侧又细分为上中下三段,靠近内侧的中三分之一显示妇科方面疾病。痛经、血瘀、怀孕等于此处多有异常变化[9]

3 近代医学的甲诊研究

刘芝究、李睿明研究发现在很多疾病的发病前期会引起指甲上面的许多变化,全身性疾病或器官疾病在指甲上都有反映。甲床布满毛细血管网及神经末梢,根据现代微循环理论,从甲床上毛细血管网形态、血流状态的改变可诊断许多疾病,与人体病理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10]

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表现之一为微循环功能的健全,微循环障碍为疾病发病的重要标志。彭清华认为微循环中血液流速由快到慢进而瘀滞,是卫气营血病变的表现。气血发生生理病理变化时,甲皱微循环异形管袢显著增多,进而可形成血瘀,病人出现多种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11]。目前,微循环理论认为血瘀与全身及局部的微循环障碍相关。

靳士英、周侠君研究甲床紫晕这种体征后,首次提出了甲床紫晕的概念,甲床紫晕是由于血液微循环碍瘀滞形成,第一级血管弓血液流速快,而第二级血管弓血液流速减缓,易瘀滞。当血液流速改变,甲体整体泛微青色,微循环障碍时甲床紫晕较多出现[12]。肿瘤病人存在微循环障碍,孙维峰、靳士英等通过临床实例观察得出指甲月痕远端有紫色晕带,按甲观察紫色消退较慢,恢复原色较慢[13]

4 甲诊诊断子宫肌瘤方式

孙莹、连博等根据九分法、四分法将指甲划分为不同区域进行辨证论治,九分法以九宫图及八卦为基础将指甲从近到远,尺侧桡侧,纵横分为九格;四分法将指甲从近远、桡尺、纵横分为四格。两种分法各有利弊,因病所需[14]。 患者抚掌平放,自然伸指,在自然光下或者充分光照下进行细致地观察,查看其指甲有无缺失或者深染,若有染甲则不宜用甲诊。必要时可使用放大镜进行细致观察,配以按甲观察。按甲观察以食指按于甲尖或以食指、拇指按压指甲两侧,根据指甲上出现的椭圆形、半圆形、条形、月牙形、云雾形等气血符号进行辨证,以颜色变化和指甲分区信息诊察其病性、病位[15]。九分法将指甲分为九等分,其无名指桡侧近段的中近端处,即桡侧近指根三分之二区。抚掌伸指观察或按甲观察该区域出现椭圆形、月牙形及条形的气血符号,色泽呈淡红色或呈紫红色,则提示患者可能患有子宫肌瘤[16]

5 结语

甲诊具有简、便、廉的特点,通过观察指甲的变化来诊察病情,十分适用于医疗资源落后的基层医疗机构,亦应用于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等,满足“家家如医,人人知病,然后可以寿世保元”的健康追求。甲诊诊断子宫肌瘤原理的提出是甲诊诊病内容的一大发展,需要于临床实践中收集大量临床数据,更正完善甲诊诊断子宫肌瘤原理,我们的研究或可成为甲诊诊断子宫肌瘤原理基石之一。

[参考文献]

[1]陈宁,周红光.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10):2321-2323.

[2]张亚运,周红光.子宫肌瘤的中医认识和治疗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7):127-130.

[3]张武芳,李冬华,韩虹娟,倪晴.子宫肌瘤的病因学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2):216-218.

[4]陈庆云,张小燕.子宫肌瘤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28(12):950-952.

[5][16]王文华,李捷珈.指甲诊病[M].1990:75-76.

[6][15]杨逸凎,刘耀崇,周雯,袁旺贵.报伤甲征在疾病诊断中的运用概要[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8):2112.

[7]林辰,罗婕,宋宁,陈晓丽.壮医特色甲诊初探[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8):9-10.

[8]唐汉庆,黄岑汉.瑶医学月痕诊法与中医学望爪甲诊法的比较浅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1):296-298.

[9]思承章(叙述),孔庆华,何盈(整理).指甲诊在傣医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5,(增刊):150.

[10]刘芝究,李睿明.指甲表现与疾病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2):191-194.

[11]彭清华.甲诊实验研究进展[J].国医论坛,1990,(23)(24):43-46、40-42.

[12]靳士英,周侠君,何尚宽,王甦,马泽声.恶性肿瘤患者甲床紫晕与舌下脉络变化的对比观察[J].中医杂志,1997,38(7):426-431.

[13]孙维峰,靳士英,陈洁銮,李峰.舌脉络、甲诊变化与血清自由基及其清除剂水平关系在癌症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5,2(5):10-12.

[14]孙莹,连博,杨梅.甲诊源流[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0,33(1):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