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20
/ 2

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的影响

王永永

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74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按奇偶数分组法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n=37)接受护理干预,对照组(n=37)接受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认知功能评分为(24.93±7.82),高于对照组(20.54±6.0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日常护理中的应用,有助于促进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老年精神障碍;护理干预;认知功能;常规护理

临床上,老年精神障碍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通常是由神经系统进行性退化引起的,可引起认知障碍,严重损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1]。据相关资料显示,认知功能障碍主要包括记忆障碍、感觉障碍和思维障碍,不仅会损害患者的健康,还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2]。因此,有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分析护理干预在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数据和方法

1.1一般信息

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将74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37)。研究组男20例,女17例,平均年龄(67.24±3.15)岁(60~83岁)。对照组男21例,女16例,平均年龄(67.93±3.46)岁(60~82岁)。本研究在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的条件下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等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排除标准[3]

(1) 意识障碍。(2) 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3) 严重的精神障碍。(4) 严重器质性心脏病。(5) 患者家属没有签署知情同意书。(6) 有功能性精神病史的患者。(7) 退出研究。

1.3方法

① 心理护理:由于老年患者受疾病影响,经常采取极端行为,使他人与患者保持一定距离,使他们感到孤独,容易产生敏感、恐惧、自卑心理;护理人员应使其简单易行地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引导家属与患者沟通,减少对外界环境的恐惧,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表现,给予口头表扬或物质奖励,使其建立起对疾病的信心并耐心倾听患者内心的想法,使其能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② 社会功能干预:为了使患者能够融入正常的社会活动,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身心状况,为其开发有针对性的娱乐项目,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一个温暖、舒适的住院氛围。具体的娱乐项目包括:定期在科室开展各种棋牌比赛,定期组织学习唱歌、美术、书法等,表现好的给予奖励;表现差的,给予正确引导,提高积极性;定期指导他们合理运动,如慢跑、太极拳、广场舞等有氧运动,促进身体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避免感染其他疾病;③ 日常行为干预:有书面记录或闹钟提醒的患者日常生活行为,如早晨起床、洗漱、穿衣、就餐、洗澡、排便等,在此过程中,使其独立完成,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反复训练患者的智力和体质,并让他们每天做同样的事情,帮助患者进行户外日常安全训练,每隔一天一次,约60分钟,训练自己的安全,回到原来的地方;④记忆干预:通过感官刺激进行训练,从听觉、视觉、触觉等方面,反复讲解单词,向患者提供图片和物品;帮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将照片碎片化,讲述照片中的故事;引导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温暖,让他们回忆起温暖的瞬间,增强记忆,体验生活的乐趣,对改善病人的病情有一定的效果。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安全管理、睡眠管理、运动指导等,研究组增加护理干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1)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老年精神障碍的相关知识和发展规律,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疏导患者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积极开展娱乐活动,奖励患者行为端正,增强治疗信心。尽可能尊重和理解患者,鼓励患者说出心里话,尽量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让患者在更好的状态下接受治疗。(2) 综合评估患者的身心状态,并根据患者个人喜好,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如:每天早晨打太极、散步、路过活动,每周组织患者进行书法练习、唱歌、绘画、棋类、涂鸦等活动,如果患者在活动中表现更好,给予奖励。对表现不满意的患者,要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示范。(3) 及时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和习惯,为患者制定科学的日常生活计划,如洗澡、起床、吃饭、排便、换衣、洗漱等,根据患者的智力和身体状况,让患者讲述自己每天所做的事情,比如打扫房间和做饭。指导患者进行户外训练,每次60分钟,每周一次。

1.4评价指标

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对两组干预前后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考试内容主要包括视觉空间能力、记忆能力、语言能力、定向能力、注意力和计算能力。总分为30分,以27分为临界值。如果得分大于或等于27分,说明没有认知障碍;如果分数低于27分,则说明认知功能障碍,得分越低,认知障碍越严重。

1.5统计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spss20.0软件。用T和χ2检验测量数据()和计数数据[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前研究组与对照组认知功能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目前,我国老年人精神障碍的发病率较高,它是一种慢性病。心理恶化、行为异常和认知障碍是老年人的主要病理改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日常生活。据报道,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认知障碍主要包括情绪障碍、语言障碍、定向障碍、记忆障碍和思维障碍。如果患者在发病后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将导致患者各项功能的急剧下降,进而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5]。

护理干预是一种较新的护理方法,在我国临床阶段有一定的应用。它可以把病人作为整个护理工作的中心。根据疾病治疗的要求和特点,结合临床经验,对患者进行个性化、人性化、科学化的护理,从而有效缓解他们的焦虑和紧张等不良情绪,减少不良时间,可以促进认知功能的改善,改善预后。此外,合理运用护理干预可以取得比常规护理更显著的效果,可以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有利于建立和谐友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研究组干预后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综上所述,日常护理干预已广泛应用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但效果不佳,患者对疾病缺乏全面的了解,阻碍了他们得到合理的治疗,患者的治疗也不足以满足他们的需要。护理干预是一种新的护理模式。病人是护理的中心和目标。根据病人的实际需要制定护理方案。通过联想学习、摄影记忆等训练方法,提高老年人的认知功能。积极开展与老年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提高他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对老年人进行饮食、衣着指导,提高了老年人的自理能力,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制定适合患者实际情况的培训方案,鼓励老年人结对,对本病的康复有积极而显著的影响。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桃,王莉,梁雪玲等.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17,9(1):62-64.         [2]张脂英,阮品东.临床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0):97-98.         [3]夏芳,孙丽云.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精神障碍病人噎食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6,(8):962-964.         [4]刘文凤,段桂香,马雄英等.综合护理干预对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5,(14):1274-1275.         [5]雷海英,陈腊梅,章三斌等.综合护理干预对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的预防作用[J].当代医学,2018,24(22):170-171.        [6]潘惠英,王君俏,吴美玲,等.社区老年人认知障碍患病率及其生活质量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29(1B):6-9,27. [7]王芬芬,唐丽,蒋天武,等.社区三级管理模式干预老年认知障碍的效果评价[J].浙江预防医学,2017,2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