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梗塞患者运动能力的作用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20
/ 2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梗塞患者运动能力的作用方法

彭翠敏

广东省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广东 珠海 519055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梗塞患者运动能力的作用。方法:以60例脑梗塞患者为对象,30例为参照组,30例为研究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对于护理后的运动功能,研究组更优(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有效改善运动能力,得到满意评价,具有显著护理效果。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脑梗塞;运动功能;

脑梗塞为临床常见脑部疾病,因局部脑组织供血功能被阻,脑组织坏死,进而引起神经功能缺失而引发疾病。脑梗塞临床症状为恶心、头晕、瘫痪等,在发病以后需及时给予有效治疗,避免病程延长,给患者带来痛苦[1]。脑梗塞患者在急性发病以后,极易出现焦躁、抑郁等情绪,且影响机体功能,包括运动能力等,因此,应当重视脑梗塞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本研究选取60例脑梗塞患者进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60例脑梗塞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2月,30例为参照组,30例为研究组。参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是52-79岁(65.23±5.14)岁。研究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是51-78岁(65.68±5.78)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P>0.05。

1.2 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患者体征变化,监测心率、血压等指标,与患者沟通交流,讲述疾病有关知识,消除不良情绪。指导患者的饮食,保持合适体位。在术后按摩患肢,指导患者翻身,并做好肢体功能恢复锻炼,包括跨步练习、伸手屈膝等。

给予研究组早期康复护理:结合患者的文化程度、一般资料,选择通俗易懂、专业方式讲述疾病有关知识。与患者沟通交流,讲述治疗成功的案例,给予患者鼓励与支持,确保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患者病情稳定以后,需实施早期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实施体位纠正训练,针刺、按摩患肢各关节,并鼓励患者主动与被动训练,纠正内撇等不正确体位,拄拐行走;指导患者正常左立、翻身,尤其是运动协调性,例如在作为训练时可抬高床头30°,每次20-30min。指导患者肢体功能训练,手臂前后摆动,屈伸肘关节,活动肩胛带,正常屈伸手指;做好下肢训练,应用桥式运动,在患者有行走能力时,不拄拐行走,采用上下楼梯、慢走等方式促进腿部的肌肉与关节功能恢复,随后进行盆骨旋前联系、伸屈膝联系等,踝关节外撇、内屈等不良步态及时纠正。指导患者的日常生活,包括如厕、洗漱、更衣等。患者伴随语言功能障碍,训练单音节发音,将结合实际情况于,继续锻炼词语、语句与段落,由患者家属进行监督,并与患者沟通交流,整个过程需具有目的性;训练时可播放广播、电视、音乐等,对语言感知能力进行锻炼。

1.3 观察指标

使用Fugl-Meyer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随后,发放护理满意度量表进行评估,包括十分满意、比较满意与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评估,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表示;差异为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比较

对于护理后运动功能评分,研究组更优,P<0.05。如表1。

表1: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比较(X±S)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

30

35.78±5.13

67.27±7.18

参照组

30

35.47±5.09

46.83±7.94

T值

/

0.8935

8.9456

P值

/

0.3156

0.0000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于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明显更优(P<0.05)。如表2。

2护理满意度比较n/n%

组别

n

十分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研究组

30

15

14

1

29(96.67%)

参照组

30

11

13

6

24(80.00%)

X2

/

/

/

/

4.0431

P值

/

/

/

/

0.0444

3 讨论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脑梗塞治疗成功率明显改善,但术后伴随多种功能障碍,因此需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最大程度的恢复至发病前[2]。早期康复护理是一种科学、规范、全面的护理方法,与患者身体情况、家庭背景、文化程度相结合,采取针对性护理方案,促进疾病的治疗与功能恢复[3]。脑梗死患者由于缺少疾病知识、担心预后效果等,极易出现恐惧、抑郁等情绪,通过给予患者心理指导、健康教育等,使患者充分了解疾病,消除恐惧、不安等情绪,并给予患者支持与关心,有助于改善心理状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4]。另外,通过在早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康复护理方案,以促进语言功能与肢体功能恢复为目的,加强锻炼,使早期护理更具有严谨性与科学性,有效改善患者功能[5]。本次研究结果可见,对于护理后的运动功能评分、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更优,P<0.05。

综上,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有效改善运动能力,得到满意评价,具有显著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苏琪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改善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效果以及活动能力评价[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0):169-170.

[2]孟凡霞.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塞患者预后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5):284.

[3]展辉芹.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0):131,133.

[4]杨旸.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4):148,150.

[5]丁潇晖.脑梗塞护理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8):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