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雷电防护措施的创新与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7
/ 2

我国雷电防护措施的创新与发展

谢君

南充市气象局 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现如今,一体化防雷技术更加广泛地应用到了现代雷电防护中,并且雷电防护措施中应用到了防雷装置,对雷电防护的系统工程也进行了设置和使用,这些措施都是在结合有限的经济成本条件下进行的。虽然现代防雷措施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对雷电防护便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在当前以及未来的防雷工作中,需要对防雷措施进行必要的规范化创新。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雷电防护的现状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雷电防护措施的创新路径,希望可以对今后的雷电防护工作的进步和发展带来些许帮助。

【关键词】雷电;防护措施;创新;发展

一、我国雷电防护措施的现状和问题

(一)雷电防护的认识不足

人们对雷电的认知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对雷电的惧怕到对雷电现象的科学了解,现如今人们已经不会对雷电存在迷信思想了,但即便如此,仍然有很多人没有形成对雷电的科学认识。在雷电来临的时候,人们会无意识地去到树底、凉亭下等进行避雨,但是这确大大增加了人们被雷击的风险。另外,人们对雷暴天气的安全隐患并不十分了解,安全意识不足。对于雷电所带来的危害,很多相关部门也没有充分重视,没有积极应对雷电灾害的紧急措施。不仅如此,在城市中的很多建筑物,在设计阶段并没有考虑到避雷这一方面,为了节约建筑工程的建造成本,忽略了防雷措施的设置;也有很多建筑单位存在侥幸心理,认为雷击概率比较小,所以没有设置防雷措施,这种建筑物因为雷电防护指数比较低,所以在雷电天气中,雷击风险便大大提高了。

(二)防护措施比较欠缺

当前,我国对雷电的防护进行了加强,同时对雷电危害的预防和避免也做了很多工作。相较于城市,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对雷电的防护并不到位,雷电防护的基础措施不完善,同时防雷装置也很欠缺,雷电防护系统工程的布置没有发挥出有效的作用,这些因素使得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成为雷电风险的高发地段。除此之外,我们的家庭生活中应用到各式各样的家用电器,或者通信设备,但就目前来讲,我国对于电力线路、通信线路等的设施的雷电防护措施比较落后,这在很长时间里都将是造成雷电危害的源头之一。

(三)监测预警机制亟待完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气象设备的完善,我国气象部门能够较为准确的从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中,判断本地雷暴天气的发生时间和强度,进而根据此结果进行雷电防护预警。我国大部分城市对这类工作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市民可通过网络、电视等渠道获知天气状况。但是在我国众多农村落后地区,居民居住的房屋呈现分散化的态势,且存在一定距离,偏远落后的地区信息通信不发达,对发布的雷电防护预警接受不及时,甚至接收不到,所以雷电防护监测预警便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居民群众在消息闭塞的状况下,自然不能提前进行雷电防护的措施,便增加了遭受雷电危害的概率。

二、我国雷电防护措施的创新与发展

(一)强化对雷电防护的宣传

居民群众雷电防护意识的增强,以及防护水平的提高,需要有关部门做好对雷电防护知识的宣传。在进行雷电防护宣传的时候,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加强宣传是实现雷电防护措施创新的前提。我国很多城市都认识到了雷电防护的重要性,在依据当期气象实际的基础上,对防雷宣传活动进行了有效的创新,通多网络多媒体技术进行宣传,比如电视、网络、手机社交软件等等。目前,我国相关单位在进行防雷宣传的时候,应该将重点放在农村以及落后偏远地区,这类地区的防雷宣传比较薄弱,经常出现宣传工作不到位的情况。要想尽可能预防雷电事故的发生,我们应当从不同方面提高居民对雷电防护的意识,从法律和制度等方面形成雷电防护的硬性要求。

(二)全面落实实施雷电防护监测预警系统

雷电灾害防护措施的创新,可以从监测预警系统方面入手。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着手:第一,对当地气象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进而制定出雷电灾害的防护制度。雷电防护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和推行,需要当地有关部门将本地区近年来的雷电灾情进行系统化的统计和分析,将雷电灾害的基本情况和措施进行全面调查、收集、归纳、总结。第二,将雷电防护检测预警技术进行必要的创新,比如闪电定位仪的开发和应用,该仪器能够对闪电出现的时间、强度以及发生地区做到实时监测和把握,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有关部门进行必要的雷电预警。第三,通过手机短信、网络等现如今人们应用较多的通讯手段,及时将雷电灾害的监测预警消息发送给居民,告知居民雷电灾害的基本情况,使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尽可能降低雷暴天气对人们生活带来的破坏。

(三)将雷电防护工程的跟踪检测机制进行创新

对于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负责雷电防护跟踪检测的相关部门,需要对负责地区的雷电防护情况进行调查,从而能够对实际情况给予充分的掌握,为了可以对雷电防护能够实时监控,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建立雷电防护工程数据库。第二,相关单位在对雷电防护进行跟踪和检测的时候,要对检测对象设置的雷电防护措施给予掌握,并及时充分了解相关雷电防护资料、避雷设计图纸等材料;第三,相关单位在对雷电防护跟踪检测仪器进行运行状态的检查时,需要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转,进而完成雷电防护的跟踪检测,根据跟踪检测的结果,对跟踪对象提出针对性的防雷意见,将比较重要的检测材料进行存档处理,以责任人签名确认结束,从而让雷电防护工程的跟踪检测机制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

三、结语

根据以上论述,我们能够得知,雷电防护工作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在当前形势下,雷电防护措施的优化创新,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政府和群众要对雷电防护给予充分的认识和重视,社会各界可以积极参与到雷电防护工作中来。另外,雷电防护措施的创新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相关部门可以对雷电防护系统进行必要的更新,进行全面的管理和设防,从而从根本上有效降低雷电灾害的出现,促进雷电防护工作的规范化,提高防护的质量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陆洋,孙国亮,左红稳,肖海瑞.雷电防护在船舶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修船,2019,32(05):51-54.

[2]邓阿妹,魏凤,牟乾辉,谷山强,赵淳,曾瑜,陈路,陈诚,陈秀敏.基于专利分析的电网雷电防护技术发展研究[J].高压电器,2019,55(09):78-85.

[3]孙月,全秋浩,马云飞,李田.气象信息系统雷电防护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J].吉林农业,2019,(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