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风景园林工程的布局形式及其造景特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7
/ 2

论风景园林工程的布局形式及其造景特点

黄婉姝

广西世茂林业规划服务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随着我国国家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园林工程建设行业整体实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人们在设计、施工以及管理等多个环境进行改进和完善,进而有效的保证和提高园林工程整体的建设效果和质量。在基于此,以下对风景园林工程的布局形式及其造景特点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工程;布局形式;造景特点

引言

植物造景技术实质上是在保证植物健康生长的前提下,以灌木、草坪等园林植物为主体,适当搭配假山、水及花卉等进行装饰,经历设计、挑选、搭配及修剪等步骤后,以科学的种植方法进行管理,使其能够拥有美丽的线条、色彩及形态,充分体现自然美感,并且通过合理搭配不同植物,有效凸显园林景观的特点与功能。

1园林基本布局形式

所谓园林形式,主要指的是园林整体的布局方式。当前,我国大部分的园林都能直观的体现出其自身独有的风格与特点。但无论那种风格,都是在相同物质的基础上所建立。总的来讲,这些基础物质主要包括植物、建筑、公共设施、自然气候以及地形等内容,这些物质通过不同的布局形式,可以展现出不同的特点与风格,给人们带来独特的感受,其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所体现,首先是整体布局方式的差异,其次是单体和局部造型方面所产生的差异。后者主要说明的是造景方面的内容。一般情况下,园林工程布局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分别为规则式、混合式以及自然式。伴随着园林工程的不断发展和演变,使得园林工程布局形式越来越富有创造性和多元化的特点。如果将这三类形式进行归纳和总结,并赋予新的名称,即为现代新形式布局。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规则式布局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园林整体的平面规划当中。采取规则式布局的方式展开园林工程设计工作,都会具有一条十分明显的中轴线以及若干与之相对应的副轴线,以此构建一套整体的轴线系统,进而能够鲜明的体现出园林工程的整体性。通常情况下,都是凭借一些基本的图形组成相对规整的几何图形,以此可以鲜明的体现出园林工程视觉上的美感。在局部设计方面,同样以几何图形的方式所表现,并且每一个组成部分也都有其自身的轴线,各分轴线和中心轴线之间彼此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此外,园林工程当中存在一些广场以及建筑物等,这些景观的轴线也要与园林的整体轴线保持高度的一致,如此才能够鲜明的体现出规则式布局的中心思想和基本特点。

2植物造景技术的应用原则

2.1美学原理

美学指的是了解人们对各项事务的审美特点,作为艺术的研究对象,按照人对美丑的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习惯,实现对美进行创造的有关科学。植物造景应该结合美学的原理,植物造景中错落的造型是美学的具体体现。根据季节的变化植物也发生细小的变化,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景色,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为人们带来各种美的享受,可以增加人们对城市的热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2.2生态原则

应用植物造景技术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园林工程所在地区的具体情况,并在植物造景过程中合理融合当地的人文特色,有效提升所构建的园林景观绿化与当地人文风俗间的契合度,使其能够更容易被当地居民所接受。不同的植物存在不同的习性与喜好,所以在应用植物造景技术之前,要先充分了解各类植物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并合理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造景,确保园林工程和当地环境之间相协调。

2.3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指的是,根据城市所处的具体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采取对应的措施实现某些事物的过程。植物造景的因地制宜是严格遵循特定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生活环境,尽量满足各项条件,实现造景植物的良好生长。每个城市的土质和环境都不完全一样,根据城市环境的具体情况建立不同的造景可以满足不同居民对园林造景的需求。实现每个城市的园林设计都有自己的特点,让人感受到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美感和生活气息,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投资和生活在这个城市之中。在具体的植物造景时,需要根据植物的特殊性进行局部的调整,不一样的植物给人带来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根据自身的特点,展现出植物造景具有独有的韵味和感觉。迎春花代表着春天来了,在造景的周边加入迎春花,人在园林中将得到特殊的感觉。

3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景观绿化的具体应用

3.1与建筑相结合,构成空间变化

合理的空间变化能让人有更好地观赏体验,设计人员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全局意识,根据园林的整体规划合理设计植物造景,利用障景、借景等手法引导空间变化。以总体规划功能、景区布局要求为依据,似连非连的空间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应用最多的典范,设计人员利用植物可以达到很多优秀的效果。如利用植物的观赏性能使建筑物的轮廓更加柔和。设计人员应严格把控植物的大小、形状,配合其它景物使园林景观更加神秘有趣,富有变化。

3.2应用孤植造景技术

针对开阔的空间,可以合理利用孤植造景技术进行园林绿化,孤植造景的形式,能够充分体现空间中的焦点与主景。园林造景绿化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所在区域的地域特色和其绿化整体结构情况,合理利用孤植造景技术,更好地体现孤植所产生的景观效果,使植物能够与园林空间合理融合。以阳朔的著名景点“榕荫古渡”为例,此景点是源于1棵占地约667m2的大榕树而得名,该榕树孤立于田野之间,其错落有致的枝干和垂下的气生根,让人不由得生出依附、向往的感觉,成为著名景点,吸引广大游客前往参观。

3.3巧妙融合植物与其他元素

园林中的植物不是随意种植,而应服务于园林的整体设计,因此,要将植物与其他元素融合在一起。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结合:(1)植物与道路相结合。园林的主要道路通常由水泥,石板构成,在艺术性较强的园林中显得突兀而坚硬,选择合适的花草树木种植在道路周围可以起到修饰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减少噪音,提供阴凉,从而提高道路的功能性。(2)结合植物与水体。水体映射着园林的美感,单纯的水体较为呆板,需要通过植物点缀水体,增加其观赏性。(3)植物与山体结合。植物与山体相结合能让山体更加真实有趣,显得自然。(4)植物与建筑物结合。植物与建筑相结合需要做一些规划,建筑不能遮蔽植物的采光,植物不能阻碍建筑中的视线,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植物的种类和种植位置,通过植物的搭配让建筑展现自身风格,突出韵味。

3.4提高园林植物配置和造景的艺术美

在现代的园林植物造景中,缺乏科学性是导致园林景观配置缺乏艺术美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进行植物造景中,不仅要注重植物的搭配,还要关注植物自身的观赏价值。设计者可以通过植物之间的类型、尺度等的搭配,再加以艺术设计方法,从而设计出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景观。例如,河南周口的太昊陵内的植物园内,设计者利用植物的外形特征,加以艺术设计造型,形成不同形状和类型的植物造型,不仅丰富了植物景观的内容,也从整体上增添了整个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

结束语

园林景观能很好地实现艺术和自然的结合,科学合理的植物造景不仅能够美化园林,突出特色,还能够起到很好的环境调节作用,所以应加大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巧妙地构思,发挥植物造景的艺术性、经济性、科学性。让植物造景展现园林之美的同时改善周围环境,造福于人民。

参考文献

[1]郭瑞.园林景观布局新艺术与施工新技术的应用探讨[J].花卉,2019(24):158-159.

[2]蔡文江.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花卉,2019(22):127-128.

[3]江纪长.试论园林工程的布局形式及其造景特点[J].现代园艺,2019(20):81-82.

[4]李悦煊.浅析风景园林造景植物配置[J].现代农业,2019(10):13-15.

[5]汪星明.浅谈新技术在园林景观布局与园林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居业,2018(09):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