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和实施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7
/ 2

初中语文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和实施策略

宁春燕 王桂凤

山东省荣成市第二十一中学 264315

摘要:随着新时期课程改革的如火如荼推进,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教育界广泛流传,越来越多的中学教师逐渐意识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重要意义。诚然,每一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其自身基础和学习能力是存在本质差异的,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既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也不能拉近学生的距离。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分层式教学针对不同教学对象分别设置难度层次,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青睐和认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引言: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语文学科的学习难度骤增,很大一部分学生感到压力过大,产生厌学心理。面对这一问题,初中语文教师必须采取积极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斗志,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基于此,本文将对分层教学法的实际教学应用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对高效率语文课堂的构建有所帮助。

一、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一直以来,一刀切式的教学模式一直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为班级内所有学生设置单一的标准,这并不是公平的体现,反而会让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彻底丧失对语文学科的信心,同时也会压抑对语文学科具备浓厚兴趣的学生继续深入探索,无法达到预期教学成效。而所谓分层教学模式,实质上就是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以及自身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为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分别布置学习任务并落实专门考核机制,最终确保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在现有水准上有所进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教学对象分层

基于以生为本的教育主张,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性。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教学对象的合理分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后期分层教学工作顺利无误。因此,教师必须在充分熟悉学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层次划分,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性格、语文学习能力、语文学习基础等水平等综合因素进行分层,划分学习小组,并且在每一个小组中选择能力相对比较突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一职。同时,教师要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对一些细节进行合理考量。比如说,如果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善沟通,那么教师可以将他分配到学习氛围相对比较活跃的一组;如果有的学生比较倾向于被动学习,那么教师就可以将它分配到学习氛围比较浓厚的小组,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进步。

(二)教学目标分层

当教师按照各项指标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后,还要尽可能对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进行层次划分,确保学习目标技能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又不会为学生带来过分的压力。所以,教师应该结合本学期的整体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目标的大方向,应对每个小组学习能力进行充分考量的基础上对目标进行细致划分,确保目标以及任务的难度能够被各个小组的学生所接受。比如说,哪一个小组的综合能力较强,那么教师就应该将难度系数较高的任务分配给这一小组,或者为这一小组设置一些有助于思维拓展和能力提升的课外任务,帮助学生做好复习巩固工作。而对于整体实力相对较弱的小组,教师则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以夯实基础知识为主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让他们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对学科产生兴趣,树立信心,稳步推进教学顺利开展。

(三)教学提问分层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明显更注重对学生问题分析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的培养,所以经常会设置课堂提问环节。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斗志,营造积极融洽的课堂氛围。值得注意的是,课堂提问环节设置的根本目的是为学生打造自我展示的平台,并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进而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所以,教师为了避免学生出现回答不上问题的尴尬情况,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等级的问题,确保每一名层次的学生都能收获课堂参与感。比如说,在课堂教学中遇到一些比较基础的字词问题或者朗读问题时,教师就可以向成绩比较一般的学生进行提问,在总结某个段落的中心点或分析文章组织和人物情感时,则可以向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进行提问。而对于一些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教师则可以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鼓励每个小组分别通过合作讨论谈谈他们的看法,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开拓他们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对相关问题产生更加深刻的见解。

(四)课后作业分层

在教师对课后作业进行分层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整体课业任务,既要确保作业能够起到巩固他们基础知识的效果,又要避免他们在不必要的作业习题上浪费过多时间。所以,教师在为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布置作业时,可以优先选择加强对这部分学生记忆力或者文章了解情况的锻炼,巩固知识基础。而在为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布置作业时,就不要再布置一些过于简单的问题,而应该侧重于思维锻炼,比如阅读课外名著以及写作训练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模式的开创是教育改革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以激发学生的信心和兴趣为核心目标,在教学目标、教学提问以及课后作业等几方面进行层次划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语文学习树立坚实的屏障。

参考文献:

[1]林文元.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实施策略探讨[J].才智,2020(10):182.

[2]易培培.初中语文教学中分层模式的效用[J].文学教育(下),2017(11):112-113.

[3]张宝,满敬环.分层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01):129.

[4]柳慧.以情趣为教学策略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08):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