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课中的多声部合唱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7
/ 2

中学音乐课中的多声部合唱教学

付佃巧

利津县凤凰实验中学 257400

摘要:随着近些年教育改革体制的不断深入,不少中学院校也加强了对综合人才培养的重视,这一重视主要体现在音乐教学当中。在当前的中学音乐课程中,针对多声部的合唱教学来说,通过提升教学质量,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到多声部合唱本身所具备的艺术表现力,并且能够让学生在参与合唱训练的过程中提升团结协作的意识与能力,这些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对此,本文针对中学的音乐课程,对当前多声合唱的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几点针对性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音乐课;多声部合唱;合唱教学

前言:从音乐角度上来说,多声部音乐有着力度和音色以及节奏等等表现因素,这些表现要素呈现出的审美特征,赋予多声部音乐全方位的听觉盛宴。带领初中生在练习多声部合唱和欣赏多声部音乐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初中生的审美情趣,更好地满足初中生对音乐审美的需求。并且,多声部合唱所包含的美学内涵,对初中音乐教学来说有着很高的审美教学价值。但实际上,在当前的初中音乐教学当中,并没有音乐教师去引导初中生从多声部的角度出发去欣赏音乐,从而难以发挥出多声部合唱教学的教育价值。并且对初中生自身来说,也缺乏着多声部的听觉意识,从而使得他们无法深刻地领悟到多声部合唱的美。由此可见,在初中多声部合唱的教学活动中,还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

一、在初中多声部合唱的实践教学中出现的教学问题

(一)缺乏专业的合唱指挥教师

经调查表明,在当前的中学音乐教师队伍中,严重缺乏专业的合唱指挥教师,而大多数担任合唱指挥的教师来自于普通师范的音乐专业,这部分教师并没有经过专业的指挥训练。因此,当前的音乐教师对合唱指挥有着专业知识匮乏的问题,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喜欢采用齐唱或领唱的教学方法,并没有提升对多声部合唱的重视,并且缺乏声部训练和识谱指导。[1]

(二)缺乏足够的学习时间和练习时间

在实际的中学音乐教学当中,山教版的音乐教材内容是比较多的,但相对应的音乐课时安排的确比较少。在音乐课堂上,主要对歌曲展开学习,但学生又缺乏充足的课下复习时间。再加上家长和学生都比较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对艺术素养的学习和培养比较忽视,因此并没有多少学生积极在课下参与多声部合唱的学习和练习。

(三)并没有对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科学性把握

在实际的中学音乐教学当中,多声部的合唱教学在内容设置方面过于普遍。对此,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该按照从简到易的顺序,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展开学习,更好地顺应学生的学习规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内容设置方面,教师总是按照单元板块对教学内容进行编排。由于缺乏循序渐进的学习和练习,学生在没有打牢演唱基础的情况下,对较难或较长的曲目进行学习时,很容易直接放弃学习和练习,甚至容易丧失对多声部合唱的学习兴趣。

(四)音乐基础的参差不齐

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学校和家长都比较注重学生的成绩,并不注重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培育,关注程度也比较低,从而呈现出学生普遍音乐素养都比较低的现象。但同时由于部分家长和学生比较重视音乐素养的培育,这部分学生便拥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再加上学生本身的接受能力都是不同的,在共同参与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也容易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对合唱教学来说,识谱基础和演唱技能以及音乐的表达与学生的音乐基础都有着必然联系,而学生们参差不齐的音乐基础会,直接阻碍多声部合唱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多声部合唱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调动学习和练习的兴趣

对中学生来说,中学生的心理与身体发育并没有成熟,需要用兴趣作为引导来激发学生积极投入新知识的学习当中,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明显的发现中学生对合唱学习的兴趣会直接影响实际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音乐教师在开展合唱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好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通过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练习兴趣。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带领学生们观赏多声部合唱的视频,并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发表自己在观看后的想法,最后再展开还统一的简单点评。这一教学方式主要是引导学生观看合唱表演视频,来带领学生进入合唱学习的气氛,以此来调动学习兴趣,从整体上提升多声部合唱的教学效率和质量。[2]

(二)对多声部的合唱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

在开展多场部合唱的练习之前,要做好基础声部的教学,这一部分的教学也是入门环节,也是为了帮助学生打牢合唱基础,从而提升整体的教学效率。对此,教师可以采用自由式的教学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音乐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做好唱前热身。先带领学生放松身体的各个部位,然后再做好歌唱的准备。在准备环节中,除了采用常规的声音练习和气息练习,还要使用轻松多变的练习方法展开训练,为枯燥的唱前热身增添趣味性。在开生练习完成之后,就需要正式开展演唱练习。先将歌曲的重点部分和难点部分挑出来,编成一个短小的练习任务,放在正式练习的前半部分。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开始练习之前,能够对重难点有着一定的明确,充分对这一部分做好准备,并加深印象。

[3]然后在正式练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练习方式,并学会聆听音乐。就拿单声部的聆听训练来说,长期让学生接受单声部的聆听训练,当单声部出现错误问题能够迅速做出反应。接下来就需要开展两个声部或三个声部的互相聆听和交叉唱。这种单声部练习过渡到多个声部的交叉练习法,能够帮助学生打牢合唱基础,但同时也容易在演唱多声部时出现不适应的现象。这时,音乐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唱低声部,在练习熟练之后,再让学生聆听教师对高声部的演唱,从中让学生辨别自己的演唱与教师演唱之间的区别。让学生多听、多感受,逐渐熟而生巧。

结论

对中学生来说,开展多声部合唱的教学活动,对音乐情怀和素养的培育有着很大的帮助。并且学生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学生对团结合作意识的认识。对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建立在实际基础上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注重激发学习热情,来努力提升合唱课程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廖裴言.重视并加强合唱教学对中学生合唱教学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音乐教育,2017,02(20):23.

[2]肖图雅.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多声合唱实验与研究[J].音乐时空,2018,12(09):34.

[3]曲乃弘.中学音乐教学的几点体会[J].基础教育论坛,2017,11(04):47.

作者简介:付佃巧,出生年月:1981年3月,性别;女,籍贯: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最高学历:本科,职称:初级,研究方向:中学音乐教育,邮编:257400,单位:利津县凤凰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