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黔西南州急性脑炎 /脑膜炎症候群监测的病原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7
/ 4

分析黔西南州急性脑炎 /脑膜炎症候群监测的病原谱

李庆德, 吴增华 *

兴义市人民医院 , 贵州 兴义 562400

[摘要] 目的 分析和掌握黔西南州急性脑炎和脑膜炎症候群监测的病原谱。方法 对黔西南州某院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急性脑炎/脑膜炎300名患者血液、脑脊液、咽拭子、大便采集500份标本,对其进行细菌、病毒、真菌中的新型隐球菌、恶性疟原虫检测,同时进行分析。结果 标本分离JEV IgM总阳性份数有20份,总阳性率为4%,其中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以及其他脑炎JEV IgM阳性率分别为7.78%、3.17%、6.25%、0.00%、0.00%、4.44%。415份血液及脑脊液标本中,23份(5.54%)Sp阳性,17份(4.1%)Hi阳性,16份(3.86%)Shl阳性。结论 黔西南州地区存在一定的急性脑炎/脑膜炎症的病例误诊现象,故应当加强对急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监测以及相应临床指导。

[关键词] 黔西南州;急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病原谱

[中图分类号]R7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949(2020)10-0000-00

Analyze the pathogen spectrum of acute encephalitis/meningeal inflammation syndrome monitoring in Qianxinan prefecture

LI Qing-de,WU Zeng-hua*

Xingyi City People's Hospital,Xingyi 562400,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WU Zeng-hu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master the pathogen spectrum of acute encephalitis and meningeal inflammation syndrome monitoring in Qianxinan Prefecture.Methods From January 1,2016 to June 30,2019,300 patients with acute encephalitis/meningitis in a hospital in Qianxinan Prefecture were collected 500 specimens of blood,cerebrospinal fluid,throat swabs,and stool for bacteria and viruses,Detection of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and Plasmodium falciparum in fungi and analysis at the same time.Results There are 20 total positive copies of JEV IgM in the specimens,and the total positive rate is 4%,including viral encephalitis,viral meningitis,viral meningoencephalitis,purulent meningitis,tuberculous meningitis and other brains The positive rates of inflammatory JEV IgM were 7.78%,3.17%,6.25%,0.00%,0.00%,4.44%,respectively.Among 415 blood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samples,23(5.54%)were Sp-positive,17(4.1%)were Hi-positive,and 16(3.86%)were Shl-positive.Conclusion There are certain cases of misdiagnosis of acute encephalitis/meningeal inflammation in Qianxinan Prefecture,so the monitoring of acute encephalitis/meningeal inflammation syndrome and corresponding clinical guidance should be strengthened.

[

Key words] Qianxinan Prefecture;acute encephalitis/meningeal inflammation syndrome;pathogen spectrum

急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主要是一组由病毒和细菌以及真菌等多种病原体组成的、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一定伤害的疾病。这种疾病的主要临床特点就是患者病死率高且发病速度快,后遗症严重,尤其是对于儿童群体来说更是如此。另外,急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最常见的病原体有两个,其一是病毒,其二就是细菌[1-2]。根据相关研究发现,病毒性脑炎当今已经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且全球每年的发病率为0.07/10万~12.6/10万,在幸存者当中存在后遗症的患者超过50%。细菌感染神经系统通常情况下就会形成化脓性脑炎,根据WHO调查发现,当今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病死率已经达到70%,其中有五分之一的幸存者有后遗症[3]。为了能够了解黔西南州急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信息,本文对黔西南州某院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300例急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患者500份标本监测的病原谱进行详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监测医院2016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的300例急性脑炎/脑膜炎患者血液、脑脊液、咽拭子、大便样本提取,对其进行细菌/真菌中的脑膜炎奈瑟菌、B型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猪链球菌、大肠杆菌、新型隐球菌检测,病毒中的乙脑病毒、腮腺炎病毒、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开展检测,以及对恶性疟原虫进行检测,并分析。患者年龄范围为6月~81岁,平均年龄为(40.14±2.76)岁,男性患者154人,女性患者146人。

其中,病毒性脑炎患者108例(36%),病毒性脑膜炎患者38例(12.7%),病毒性脑膜脑炎患者19例(6.3%),化脓性脑膜炎患者90例(30%),结核性脑膜炎患者18例(6%),其他脑炎患者27例(9%)。

1.2 方法 以检测点中急性起病,患者出现发热、呕吐以及头痛等症状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是出现脑膜刺激征等综合表现的作为本次实验的监测病例。

对本次研究所有病例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内容有病例基本信息、既往病史、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抗菌药物治疗史、诊断等。监测病例采集血液、脑脊液、咽拭子、大便,对乙型脑炎患者进行病毒IgM检测,开展细菌、真菌、病毒目标病原体检测。

标本的采集方法遵照国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监测方案(2012版)》执行。

1.3 实验器材 全自动细菌分枝杆菌培养监测系统(BACT/ALERT3D120)1台、荧光定量PCR检测系统(COBASZ480)1台、核酸扩增荧光检测系统(DA-7600)1台、二氧化碳孵箱1台及空气孵箱1台。

1.4 技术保障 监测医院医学检验科通过ISO15189认证,具备国际标准的管理与技术水平,完全能胜任脑炎膜膜炎症候群病例标本病原检测工作;贵州省疾控中心承担脑炎膜膜炎症候群病例标本的病原检测,病例监测、标本采样及病原体检测技术支持和指导工作。

2 结果

2.1 300例患者中有295例患者采集了脑脊液样本,120例患者进行了血液样本采集,有75人采集了咽拭子,10人采集了大便,共计采集标本500份。血液及脑脊液样本采集JEV IgM总阳性份数有20份,总阳性率为4%,其中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以及其他脑炎JEV IgM阳性率分别为7.78%、3.17%、6.25%、0.00%、0.00%、4.44%。

表1 2016年-2019年6月30日300例急性脑炎/脑膜炎患者500份标本JEV IgM阳性率

临床诊断

标本数

JEV IgM阳性数

JEV IgM阳性率

病毒性脑炎

180

14

7.78

病毒性脑膜炎

63

2

3.17

病毒性脑膜脑炎

32

2

6.25

患有化脓性脑膜炎

150

0

0.00

结核性脑膜炎

30

0

0.00

其他脑炎

45

2

4.44

合计

500

20

4

2.2 细菌培养 对300例患者样本进行细菌培养,12例患者检测有溶血性葡萄球菌、路邓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等非目标菌株。

2.3 目标病原菌分离 对415份脑脊液及血液标本进行Sp、Hi及Shl培养,23份(5.54%)Sp阳性,17份(4.1%)Hi阳性,16份(3.86%)Shl阳性。

表2 2016年-2019年6月30日300例急性脑炎/脑膜炎患者415份标本Sp、Hi以及Shl分离阳性率

临床诊断

标本数

Sp

Hi

Shl

合计

n

%

n

%

n

%

n

%

病毒性脑炎

115

5

4.35

4

3.48

1

0.87

10

8.70

病毒性脑膜炎

53

1

1.89

0

0.00

1

1.89

2

3.77

病毒性脑膜脑炎

22

1

4.55

0

0.00

0

0.00

1

4.55

化脓性脑膜炎

150

15

10.00

12

8.00

14

9.33

41

27.33

结核性脑膜炎

30

0

0.00

0

0.00

1

3.33

1

3.33

其他脑炎

45

1

2.22

1

2.22

2

3.33

3

6.67

合计

415

23

5.54

17

4.10

16

3.86

56

13.49

3 讨论

急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主要是一组由病毒和细菌以及真菌等多种病原体组成的、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一定伤害的疾病。全世界有超过100种病原体会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感染,其中所占比例最高的就是病毒感染,而常见的病毒感染源包括HEV、HSV、MuV以及JEV等。由于地理、气候等多种自然因素以及实验室检测、流行病学监测以及社会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不同地区和不同监测年限对所形成的主要病原谱有着一定的差异性[4-5]

从我国分析,当下我国对于急性脑炎/脑膜炎症监测系统目前处于短缺状态,诊断时仅仅依赖生化检测以及临床病症进行,从而也就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现象,进而严重影响患者后期治疗措施的选择。但是,我国早在2004年就将JE纳入法定传染病检监测工作系统中,同时更是实现了网络直接报道,在2008年就将乙脑疫苗纳入到国家免疫接种疫苗体系中,从而免费为适龄儿童接种[6]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血清或脑脊液样本采集JEV IgM总阳性份数有20份,总阳性率为4%,其中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以及其他脑炎JEV IgM阳性率分别为7.78%、3.17%、6.25%、0.00%、0.00%、4.44%。在300例患者415份血液及脑脊液标本中,23份(5.54%)Sp阳性,17份(4.1%)Hi阳性,16份(3.86%)Shl阳性。由此可见,黔西南州地区存在一定的急性脑炎/脑膜炎症的病例误诊现象,故应当加强对急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监测以及相应临床指导。

参考文献

[1]岳苗苗,雷亚克,邹文菁,等.湖北省宜昌市2016年急性脑炎与脑膜炎症候群监测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9,19(6):535-537,551.

[2]郭建花,李静,张欣.石家庄市2007-2017年18岁以下人群急性脑炎脑膜炎流行趋势[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9,40(4):417-421..

[3]张欣,郭建花,张世勇,等.5岁以下儿童急性脑炎/脑膜炎病例特征与病原谱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8,34(3):242-245.

[4]胡伟军,马钰,刘晓宇,等.陕西省2013-2017年急性脑膜炎和脑炎症候群疾病监测和病原谱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8,24(1):1-5.

[5]张欣,郭建花,张世勇,等.2015年石家庄市急性脑炎/脑膜炎监测结果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7,33(2):139-141.

[6]张世勇,郭建花,李静,等.石家庄市急性脑炎/脑膜炎流行特征及病原谱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5,15(10):1190-1193.

基金项目:黔西南州急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病原谱和流行规律研究(2018-2-6)

作者简介:李庆德(1978-),男,本科,副主任医师,E-mailliqingde@163.com

作者:吴增华(1979-),女,本科,副主任医师,E-mailwuzenghua@163.com

[收稿日期:2019-12-11][本文编辑:胡丽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