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延伸护理的生活质量评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5
/ 2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延伸护理的生活质量评估

杜梦婷

黄陂区人民医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300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延伸护理的生活质量。方法:将我院129例慢性心力衰竭老年病患分成两组,给予不同的护理指导,分析延伸护理在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所起到的作用。结果:对比分析得出,观察组患者接受延伸护理,生活质量评分中的日常生活、自我护理、遵医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时护理满意度也比对照组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延伸性护理干预,对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延伸护理;生活质量;老年患者;慢性心力衰竭

前言:心力衰竭是炎症、心肌病或者心肌梗死等因素引起的心肌损伤,患者心肌功能和结构都发生巨大变化,从而导致心肌充盈功能、心室泵血能力低下[1]。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很容易患慢性心力衰竭病症。在为老年患者提供科学治疗的同时,也要给予优质、延续性护理,基于此,本文展开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伸护理对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129例参与研究,男82例,女47例,年龄61~78岁,平均(74.1±0.6)岁,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5例),对照组(64例),基本指标差异不显著。

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在60周岁至80周岁之间;(2)符合临床对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3)患者语言表达能力、认知功能正常;(4)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与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排除存在严重肢体功能障碍患者;(2)排除精神疾病患者;(3)排除合并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不提供出院指导和延伸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延续性护理,具体为:(1)健康护理。健康护理方面,护理人员要在患者出院前给予病症、治疗和护理知识的讲解,让患者在延续性护理中,仍旧能够保持积极配合的状态。(2)饮食护理。饮食护理方面,护理人员可以在患者出院前,对其进行身体状况的全面评估,以细致评估办法获取可靠结果,并根据评估指标,为患者制定补充性的饮食计划。(3)用药护理。在用药护理方面,护理人员要仔细询问患者疾病史、药物过敏史等情况,并将结果反馈给主治医师,叮嘱患者严格遵循医嘱用药,不能擅自停药。药物的种类、用药时间以及使用剂量,都要根据医嘱执行,提高用药依从性。(4)生活护理。生活护理中,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恢复状况,叮嘱他们进行生活作息规律养成,同时,要求患者家属对患者日常生活进行监督。例如,鼓励患者适当运动。针对患者年龄较大的特点,给予适度、轻缓运动指导,注意保持运动环境安静,避免过度嘈杂加大患者身心压力。对延续性护理期间患者存在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要及时给予排解。家庭护理中,明确患者受到年龄、疾病等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内心脆弱情况,叮嘱家属给予患者充分的鼓励和关怀,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外界的支持。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2)对比两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软件SPSS24.0,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分析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患者生活质量对照表[分,5f3788d8db950_html_64d141a92e74d93a.gif]

项目

日常生活

自我护理

遵医行为

观察组(n=65)

46.9±2.5

44.8±2.9

48.6±0.2

对照组(n=64)

36.9±2.0

35.8±1.6

37.2±0.7

t

8.60

7.06

7.96

p

<0.05

<0.05

<0.05

2.2 满意度对比分析

对照组满意度比观察组更低,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满意度对照表[n/%]

项目

十分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

观察组(n=65)

15(23.1)

49(75.4)

1(1.5)

64(98.5)

对照组(n=64)

12(18.7)

43(67.2)

9(14.1)

55(85.9)

5f3788d8db950_html_936eb531f6f96276.gif

-

-

-

13.57

p

-

-

-

<0.05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症,同时也是心血疾病恶化发展的最终阶段,尽管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患者预后仍较差。部分患者在治愈后仍有复发的可能,与其他病症相比,老年心力衰竭死亡率也较高。如何防止老年心力衰竭病症恶化、再发,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已经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科学有效的延伸护理可能会对心衰患者出院后指导产生重要影响。

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评分得出,观察组患者的评分分别为日常生活(46.9±2.5)分、自我护理(44.8±2.9)分和遵医行为(48.6±0.2)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出现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观察组患者在出院之后,脱离医院系统促使他们展开自我护理,所以日常生活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均在不同程度上提升,同时,延伸护理干预模式能在患者转归过程中,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延伸护理指导,能为患者提供常规护理知识,促使他们自我护理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进一步提升[2]

患者出院之后的遵医行为也高于对照组,证明接受延伸护理干预方法的患者在脱离医院治护环境之后,患者康复束缚性降低缓解,遵医行为依从性伴随疾病转归逐渐下降。经延伸护理干预之后,患者对于疾病健康知识的知晓度明显提升,明确就诊表征、必要性以及各时间节点,所以能比常规患者遵医意志更高。表明接受延伸护理干预,能增加患者对自身、对疾病的关注度。

研究结果还显示出,观察组患者整体满意度比对照组更高,表明延伸护理能实现医院护理服务的延续,更好地将疾病知识传递给患者,从而增加他们自身疾病认识,提高自身自检、复查行为,不仅能提高生活质量与幸福感,而且还能减少后续治疗护理所产生的费用[3]。延伸护理能通过一系列行动设计,保证患者在不同场景中接受一致的照护场所,受到不同水平协作性与延续性护理。在从医院到家庭高对延续中,给予心衰患者药物治疗,并加强护理。在回归家庭后,为患者提供随访和指导。这种护理方法能避免患者出现忘记用药、依从性降低、病情稳定而擅自停药等情况。对患者进行生活习惯管理,提高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患而言,延伸性护理干预方法,能够在患者出院后持续提供有效护理指导,帮助他们提供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孟海娜,孙志军.延伸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20,49(02):185-187.

[2]刘云霞.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延伸护理对提高其出院后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意义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68+74.

[3]王静.探讨延伸护理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恢复效果、自我管理及依从性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9,40(06):1396-1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