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5
/ 2

新生儿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

王逸玲

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新生儿科 福建省龙岩市 364000

摘要:现如今,随着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自我防护卫生保健意识及医疗法律保护观念深入人心,这种趋势下造就医院护理承担风险持续走高。特别是在新生儿科,新生儿对自身的不适应不能通过语言来描述,医护人员需要精湛的技术水平、高要求的护理质量及专业的知识背景。就新生儿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结合自身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临床经验进行浅析。

关键词:新生儿科;护理管理;安全隐患

引言

新生儿科接收的住院患儿均是从出生至28天左右的婴儿,这些新生儿均处于人类发育、延续的基础阶段,他们在此阶段逐步调整自身的生理功能来适应陌生的外界环境,但是其适应能力、生理调节机制并不成熟,自身抵抗力低下容易发病且发病后其病情变化相对较快,会导致高病死率。所以,分析新生儿科护理中潜在的安全因素,并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来避免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

1新生儿科护理管理现状

新生儿多为出生0-28天,及基本内涵为出生时胎龄满37-42周,体重>2500g,身长47cm,无畸形和疾病的活产新生儿。从外表特征来看,应符合新生儿基本要求中,对哭声、四肢、皮肤、胎毛、耳廓、乳晕、结节、四肢、生殖器等要求;此外,在皮肤黏膜及脐、体温、呼吸、循环、消化、泌尿和免疫及其神经系统发育中,都满足正常需求。新生儿护理具有复杂,护理事项多的特点,极容易受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交接班制度、与陪护人员沟通工作缺失、护理实践中对护理人员的技术因素、人员配置等因素制约,极大程度的影响新生儿健康。

2新生儿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1护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新生儿科护理中,受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影响,导致新生儿沟通查对环节出错。新生儿护理诊断中,家长缺乏有关喂养及护理知识,不能及时发现体温改变、感染等问题。尤其是因护理不周引发的婴儿红臀尿布疹及鹅口疮等疾病。受个别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不正之风影响,极容易导致新生儿异常。

2.2护理管理制度方面

护理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且监控力度不够,约束力不强,质控措施不得力,护理交接班的时候对新生儿的床头卡、胸卡、双手圈等没有核实。对护理人员缺乏相关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同时,床位紧张,护理人数不够、思想觉悟不高,床护比例不达标等都会造成新生儿护理中的安全隐患。

2.3医院感染管理不到位

新生儿免疫功能还不成熟,对环境中的传染性细菌没有抵抗力。来自医护人员和环境的因素、管理不当或不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不严格掌握消毒药械的使用方法,清洁工具重复使用都会引起医院感染的发生。

2.4患者及家属因素

新生儿无语言表达能力,基础护理难度高,发生护理风险概率高,如喂奶发生胃食管反流而窒息、抓伤、烫伤、暖箱、光疗箱箱温骤变均可导致事故意外;患儿病情重,家属对不能陪在患儿身边表现不理解;重症监护设备的使用、新技术的开展和专人护理产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患者增加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有的患者家属由于经济困难过分关注医疗费用,特别是面临人财两空时,借费用高为由与医护发生纠纷。

3新生儿科护理管理中安全隐患的有效措施

3.1切实提高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

提高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专业护理素质,对此,可以通过相关培训活动来进行有效提高;另一方面则是道德素质,医德是每一位医护人员所应该具备的重要品质,一位具有高尚医德的医护人员,会将患者的健康放在首位,通过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做好治疗工作。所以,医院方面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从而更好地开展新生儿科的护理工作。

3.2坚持预防为主,确保质量安全

强化护理安全过程,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常规,制定常规护理工作流程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等流程,实施跌倒、压疮等重点护理风险的病情评估和新生儿出入室患儿情况家属书面交接,设立护理安全重点提示、管路标识等护理安全屏障,强化护理核心制度的落实和关键设备的管理;加强重点环节、重点时段、重点人员、重点患者的管理工作,例如静脉输液外渗的管理做到按规定上报,逐层查房,将差错苗头控制在萌芽状态。

3.3防控医院感染,做好重点监测

病房按规范设置,流程合理,传染病、早产儿分区收治,认真做好空气、物表、地面的清洁消毒工作,清洁消毒用具做到洁污分开,避免重复使用,医务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认真实施手卫生,诊疗护理用品患儿专人专用,防止交叉感染,加强医疗设备的消毒管理,实施医院感染重点监测和环境卫生学监测,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3.4更新护理观念,增强安全护理意识 

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的转变服务理念,将传统的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增强自觉完成任务的自觉性及提升服务质量的意识,以满足患儿需求;同时,还应重视护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培养其爱岗敬业精神,学会以患儿为中心,保持良好职业道德及高度责任感,以赢得家属的支持、信任、理解。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医疗法律法规,强化法律意识,了解工作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正确维护自身及患儿的合法权利;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核心制度“三查七对”,并正确执行医嘱,建立安全管理警示牌,严防不良事故的发生;提示护士做好岗位查对工作,建立院内风险管理告知制度,将潜在的安全问题及时告诉患儿家属,争取家长的理解、配合。

3.5加强健康教育

加强孕产妇健康教育及家属安全护理新生儿知识的宣传,首先在产前将新生儿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纳入到孕妇课堂中。其次,从新生儿出生开始,医护人员对其父母及时强调新生儿安全的重要性,将新生儿有可能发生的危险,比如:坠床、发热、呛奶、丢失等等风险提前告知,并教会发生意外情况时可采取的紧急处理。最后,教会母亲自己如何去观察孩子,主动去发现异常情况。另外,许多照护人员也缺乏照护新生儿的常识,在给予关爱的同时,也让新生儿处于不安全中,例如:怕冷着,包裹严实,怕产妇受风,不开门窗通风,怕孩子眼睛受光线刺激,不拉开窗帘等,调查显示产妇最喜欢接受知识的方式是专业人员进行讲解和示范,所以,应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科室质量管理工作中,由专科护士来完成母婴健康教育工作。

结语

新生儿作为家庭爱情的结晶,国家未来的希望,新生儿的诞生从出生的一刻起,身上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都牵动着家属的心。新生儿免疫系统的不完善,更需要专业医护人员的精心呵护,保障其顺利、健康成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复杂多变,定期进行不安全因素分析与探讨有助于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并针对不同时期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把护理安全意识放在首位,贯彻并在工作中执行,根据相关危险因素,建立相应完善的风险防范制度,增强职业使命感、责任感及荣誉感,降低职业风险的发生,使得医护人员、家属、新生儿、医院等有机结合起来,共同维系、持续提高新生儿护理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德芬.不安全因素分析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9,24(8):5092-5093.

[2]沈甲之.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J].内蒙古中医药,2019,33(22):117-119.

[3]谭盛玉.分析新生儿护理中存在的难点及对策[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6(6):206-207.

[4]张洁.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对策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5(36):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