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变得更自主——大班幼儿吃点心时消极等待的改进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4
/ 3

让幼儿变得更自主——大班幼儿吃点心时消极等待的改进策略研究

朱国芳

越城区马山镇中冶梧桐园幼儿园

摘要:孩子们在生活活动中消极等待的现象普遍存在。没有等待现象是不可能的,必要的等待对幼儿的发展是有一定的价值的。在适时、适当、适度的等待中,幼儿才能逐步地学会倾听、轮流,并开始理解规则和秩序。但是在幼儿园大班幼儿吃点心时,也存在着许多消极等待的现象。太多的消极等待不仅会浪费孩子们的时间,造成师幼间不必要和冲突,还会让一部分孩子以叛逆的举动面对老师制定的规则,如孩子在没事可做时,就会自己找事来做,而这些事常常是与教师对幼儿提出的要求相违背的。长此以往,孩子的这些举动和老师的批评,就有可能影响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

作为一名一线的幼教工作者,我在工作中同样无法避免这一情况,所以利用学习的机会,试图通过文献法、观察法和访谈法等方法找到改进大班幼儿吃点心时消极等待改进的有效策略。

本文由四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大班幼儿吃点心时消极等待现存的主要问题;第二部分对影响大班幼儿吃点心时的消极等待现象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第三部分是我们探索出来的有效改进大班幼儿吃点心时消极等待的策略;最后是对改进策略的实效进行分析。

关键词大班幼儿  吃点心   消极等待  改进策略

1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个体的差异在生活活动中往往会带来消极等待现象。在大班幼儿吃点心这一环节中,动作快的幼儿吃点心喝开水所用时间只要3-4分钟,动作慢的幼儿吃点心喝开水所用时间要10-12分钟。这里就不难看出,动作快的幼儿和动作慢的幼儿相差的时间是7-8分钟,试想一天下来,一个星期下来,一个月下来,一年下来,三年下来,动作快的幼儿等待了多久,浪费了多少时间。

为了使动作快的幼儿不浪费这么多积累下来的时间,合理地安排好大班幼儿在吃点心时的消极等待环节,减少师幼之间的矛盾冲突,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起了非常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研究将从幼儿自身、幼儿教师方面着手,通过观察及访谈,了解大班幼儿吃点时消极等待的现状,找出有待改进的地方,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用到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观察法。通过向所在大班幼儿在吃点心时的消极等待现象进行观察,了解所在大班幼儿在吃点心时的消极等待的实践情况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访谈法。通过对所在幼儿园园长、部分教师、幼儿进行访谈,深入了解所在幼儿园大班幼儿在吃点心时消极等待的具体内容、形式等情况,并收集有价值的意见建议。

3、文献法。通过书籍、杂志、网络等渠道,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初步了解幼儿园大班幼儿在吃点时的消极等待现旬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情况。

二﹑幼儿园大班幼儿吃点心消极等待现存问题

幼儿园大班幼儿在吃点心时的消极等待现象的合理安排需要老师和幼儿的共同配合,在开展减少大班幼儿吃点心时的消极等待的同时,我们不难看出,也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减少大班幼儿吃点心时的消极等待现象受到限制或没有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

(一)教师的时间观念不强,专业素养不高

   幼儿园教师的时间观念普遍都不强,专业素养普遍也不高。在大班幼儿有一部孩子吃完点心之后,没有想过让他们去做些什么?吃完点心的幼儿就会静坐发愣、闲聊说笑、乱跑乱动、翻东西、打闹嬉戏、无目的玩玩具等。

(二)教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不够妥当

幼儿园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没有及时地应对措施。一个孩子或是几个孩子有事之后,老师就只顾着这几个孩子了,其他大部会的幼儿就晾在那儿,撒手不管了。

(3) 教师对幼儿整齐划一的要求

   幼儿园教师在对待大班幼儿吃点心时的要求过于统一,没有考虑到幼儿其他方面的因素,保教观念还没有及时地更新,还束缚在原来的教育思想观念里。

(4) 教师忽略了幼儿动作快慢的个体差异

   每一个幼儿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肯定会有一定的差别。幼儿各方面身体与心理的发展都有着不平衡性,教师忽略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性。

三、影响大班幼儿吃点心时消极等待现象的因素

以下,从教师和幼儿两大方面分析影响大班幼儿吃点心时消极等待现象的因素。

(一)教师方面原因分析

1、幼儿个体差异性不明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教师应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注意发现幼儿的优点,接纳他们的个体差异,不简单与同伴做横向比较。”

2、保教观念更新不及时。幼儿园教师在对幼儿的要求上过于草率,过于盲目。没有深入了解这一要求对孩子的影响。

3、突发事件的处理不够理性。幼儿园教师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考虑不够周到,忽略了没有在此次突发事件中的幼儿,只顾着发生事情的幼儿了。

(二)幼儿方面原因分析

1、幼儿自控能力不强。有部分大班幼儿在自身行为控制上的能力很弱,容易被其他的新鲜事物干扰,或是被其他同伴的做法给误导。有些幼儿看到自己的同伴在那里磨磨蹭蹭地吃着点心,或是玩着什么的时候,他们也忍不住会这样去做。

2、幼儿时间观念不强。大班幼儿在吃点心这一生活环节时,他们没有一定的时间观念,认为我慢慢来好了,反正也不着急,他们没有想过等会儿我们还有其他的集体活动、自主活动、游戏活动等等一日活动要继续下去。

四、减少大班幼儿吃点心时消极等待的改进策略

针对幼儿园大班幼儿吃点心时消极等待的现存问题及原因的分析,我们采取了以下改进策略:

(1)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增强教师对幼儿的责任感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强调:“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可见幼儿教育做为启蒙教育,对一个民族的发展据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尤其对于今天这样一个综合国力不断上升和极具竞争的市场来说,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将直接影响着一个幼儿园的长足发展,也直接关系着儿童未来的发展。做为一个新时期的幼儿教师,必须具有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专业素养,才能为幼儿教事业开创出美好的前景。

1、 事业心和责任心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

对幼儿教育我们论其质量他是关系着国家兴旺、民族素质提高的一项系统工程。论幼儿素质形成规律,成人的言行往往比课堂教育的作用更为重要,幼儿园教师对幼儿来说是最具权威性的人,言行举止势必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幼儿。做为一名幼儿教师如果认识到了这两点,对幼儿教育事业的情感、责任感才会自觉的增强,对教育事业才会有着不懈的追求,在工作中才会做到遵章守纪、踏踏实实、兢兢业业。

2、 热爱幼教事业,关爱每一个儿童是最基本的专业素养

   也许大家对著名诗文学家冰心曾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句话似曾熟悉。幼儿教育面临的对象是天真无知的孩子,对孩子付出无私的爱也正所谓为师之道也。作为这份特殊的职业,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幼儿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最基本前提和需要。有位学前研究专家曾做过这样一项调查:问孩子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调查结果表明:哭时帮忙擦眼泪的、鞋带松了帮助系鞋的、不把孩子拉出队伍的等等,是深受孩子爱戴的老师。而就因为这些细小的动作决定着你是否爱孩子,是否爱孩子可以看出你是否爱这份事业。爱幼教事业,爱孩子着力于实际工作,应从做好一日常规入手,把爱倾注于每一个环节。

(二)重视幼儿在生活活动中的个别差异 

我们常说,幼儿园教育应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促进每一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这里所说的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就是承认每个幼儿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要尊重个体的特点,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敏锐的观察力,以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

  “注意根据幼儿个体差异,研究有效的活动形式和方法,不要强求一律”,“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纲要》再一次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加成功”。 每一个幼儿都是独立,独特,完整的个体,孩子的生活环境不同,就决定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差异?决定了我们教育者的因材施教,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我们应尽量照顾到孩子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的千差万别,目标不能“一刀切”,应使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的发展,面对孩子,我们切忌横向比较,在生活环节中,我们应敏锐地察觉孩子间的差异,个别化地指导孩子。

(三)少一些统一要求,多一些自主活动

教师应改变自己原来的教育观念,对自己班上的孩子要少一些统一的要求,而是让孩子们自主地参加一些小组活动、游戏活动、区域活动等等,如大班幼儿对猜谜语、十万个为什么这类益智游戏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在这一环节中组织这些游戏活动,而且这些活动组织的时间比较短,氛围比较轻松,消除了幼儿的压抑感,更有利于健康个性的发展,使幼儿得到快乐。教师也可组织一些动态的游戏活动,如木头人、照镜子等,幼儿喜欢动,也愿意动,这类用肢体动作开展的游戏更能吸引幼儿的兴趣,从而促使感兴趣、速度慢的幼儿自觉地加快速度,参与到游戏中去,避免了等待的过程。

(4) 合理安排大班幼儿吃点心时的时间,整合这一环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活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这促使我们将重新关注合理安排大班幼儿吃点心时的过渡环节,从孩子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出发,对这个过渡环节进行雕琢,整合这一环节,让这一环节走向品质。 

(五)妥当处理突发事件

   在大班幼儿吃点心这一生活环节时,有一些突发事件发生,教师在第一时间要对此事件做出正确的决定,并付诸行动。最最重要的是要把剩余的幼儿安排妥当,以免其他幼儿浪费不必要的时间。

五、改进大班幼儿吃点心时消极等待的实效

通过我们的努力:大部分幼儿都能在有序自由的氛围中获得最大的自主能力的发展,从事事不着急到井然有序地完成自己的任务,是一个可喜的进步。在运用相关一系列的对策来减少大班幼儿在吃点心时消极等待的过程中,教师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教育观念以旧换新,有了质的飞跃,教师们都在不断地提高自己有能力,一切活动都从主观控制转换到了幼儿的自主调节。

大班幼儿在吃点心时出现的消极等待现象是很难避免的,而且原因也是各种各样的,我们作为一线的幼儿教师,首先要端正自己处理事情的态度,正确认识等待,才能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总之,我们幼儿老师要做个有心人,把幼儿的一点一滴地发展放在第一位,时刻关注幼儿的需要,一定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大班幼儿吃点时的消极等待现象,从而进一步提高幼儿的一日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康静.兰州市幼儿园一日生活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G619-2

[2]曾正玲.生活活动中幼儿消极等待的原因与消解策略[J].幼儿教育,2009,07.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教育部基出教育司组织编写 2002年2月第2版

                                                              202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