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和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4
/ 2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和建议

陈平

身份证号码: 232102199007283917

摘要:产业结构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目前主流的产业结构理论有配第-克拉克定理和库兹涅茨理论,利用这两个理论来研究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并提出对应的问题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和建议

一、转方式调结构的基本内涵

转方式,就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从低级经济结构到高级、优化的经济结构,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的转变。

调结构,就是通过调整国民经济各组成部分的地位和相互比例关系,使其更加合理化、高级化,适应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涉及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消费行为、文化、人与人的关系等各个方面。经济结构的调整,不仅包括宏观上社会总需求结构、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等,也包括微观上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等。所以,转方式调结构看起来是经济领域的一场变革,实质上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二、国家政策的背景分析

今年尤其是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两会结束后,我国特别强调的就是转方式与调结构。如果说去年的这个主题是面对经济危机的冲击,主要强调的是保增长,那么今年就开始考虑危机之后,中国的经济应该如何发展的问题。在这种考虑中,最大的一个提法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我们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在博鳌论坛曾经有一个讲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其中摆在首位的就是调整经济结构,去年7月份在大连举行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温总理也有一个讲话,温总理的讲话里也特别强调中国经济要解决发展的不可持续,解决这些问题其中关键的出路就是,调整经济结构。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加了两个字叫做优化调整经济结构,对经济结构调整又有一个新的认识,过去理解调结构,往往理解上有偏差,过去我们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现在已不适应经济的发展,为了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产业。这几年各地一直都在抓转方式、调结构问题,抓的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我们国家是一个人口大国,不要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那么多的劳动力就业怎么解决?如果说我们要这些劳动力,我们还要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我们结构是不是就不调整、就失去了市场竞争力?对于结构调整,要有一个全面的科学的理解。不是简单的说我用一个新的代替一个旧,要有一个优化升级的问题。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我国主要的一个发展产业,对轻纺业、服务业,都是安排劳动力大的产业,密集型的产业还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必须的,怎么样提高他的竞争力?提高他们的效率?只有结构调整和优化才是出路,这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优化调整结构,而不仅仅谈经济结构调整。这是我们结构调整的一个大的背景。

三、国际国内形势背景分析

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优化调整经济结构。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经济应当怎样发展,这也是一个最核心的问题。因为经济结构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我们国家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成熟,操作起来也非常熟练的一套经济发展的模式,基本上就是出口导向型的这样一个模式,以出口制造业、出口加工业为导向的这样一个模式,大量的安排劳动力就业,大量的出口,以此来带动我国经济的增长,(像长三角、珠三角就是属于偏重出口导向型结构)。就是说我们通过大规模的开拓国际市场,然后促进国内制造业的发展,国内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又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推动城市化建设,又进一步带动我们农村的发展这样一个模式。这样一个发展的路子,解决了就业问题,解决了城乡统筹的一些问题,解决了很多的问题,带来了财政收入也带来了GDP的增长。但是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们这些全都打乱了,首先国内、国际市场大幅度的萎缩,国内就业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冲击,08年底09年整个一年我们国家就业形势是非常严峻,农民工就业、大学生就业都非常严峻,沿海地区大规模出现企业停产甚至破产,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低的状况,出口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连续三个季度出口都是以两位数的数字往下滑,下滑的速度最大是出口负增长达到27%,这样我们过去所习惯的那一套大量的从国外进口,然后大量的向国际市场输出产品的依赖模式,就延续不下去了。所以这个时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了新的含义。

过去我们在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主要强调了节能减排,强调提高效率。06年、07年政府工作报告温总理特别强调节能减排,减少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破坏。当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我们发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很重要的一点是怎样扭转对国际市场高度依赖。由于我们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太大,还引起一个很大的矛盾,就是美国采取一系列手段迫使人民币升值。我们不管美国人怎么说我们,但是对于我们来讲这样高度依赖国际市场是不太好的,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就看到了我们的脆弱程度。所以这次的调整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方式不单是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更重要的一点是要兼顾国际形势。这么多年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到现在10多年所形成的这样一种模式必须从根本上有一个改变,这个改变操作起来难度很大。比如说沿海地区的工业布局问题、扩大内需问题、刺激投资问题、减少对国际市场依赖度的问题等等,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带来了新的矛盾,新的挑战。

归结起来就是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再靠什么发展。过去我们说大量的进口资源、大量的制造产品、大量的安排就业,同时大量的出口产品,现在就明显的表露出资源的价格越来越高,并且在各个国家经济很困难的情况下对中国产品反倾销越来越多。我们国内的商务部有一个调查就是2009年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反倾销的案例针对中国的就占到了70%。为此我们应看到我们面临的形势实际上是非常严峻,所以我们必须得有一个大的调整。这个大的调整其中很重要的就是结构调整。

我们应该看到:一个后危机时期各个国家都面临着大调整、大改革包括美国、欧盟、日本,都要进行大的调整和改革,大家都不能按照金融危机之前的路子走下去,美国现在就在重新振兴制造业,过去美国是放弃了制造业,推行通信业、金融产业、房地产业的发展,美国强调后现代服务业的重点发展,制造业基本上放弃了,现在他们发现不行了,金融危机来了之后美国突然发现自己的经济中什么都剩不下了,经济增长点在哪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在哪里?谁来推动他们经济的发展?钢铁不行了,家电没有了,纺织品早就转移给别人了,找来找去就剩下飞机、波音公司、再加上一个微软。德国的世界报发表了个评论说美国现在能在世界市场上销售的东西太少了,所以美国现在要重新考虑振兴制造业,进行产业结构大调整,日本现在也是这样的。纵观世界一个新的经济结构新的战略调整正在兴起,这种经济结构的变革,战略中心的转移。谁控制了制高点,谁就能在结构调整上率先取得领先地位,谁就能在今后的国际关系中占据一个主导地位。

前些年的结构调整我们基本上是被动的适应,发达国家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比我们有前瞻性,在科技创新方面比我们强,基本上能够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导向型产业往往是发达国家抢先一步,然后我们跟在人家后头追赶,模仿学习引进,在这个过程中发达国家把高能耗、高污染、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给我们。我们地大物博,虽然也带来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主动权总是在别人那里。现在我们再这样等着西方国家、等着美国、日本都调整完了,最后去找我们的位置,找我们的经济增长点,对于我们的经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经济危机后各个国家都在进行调整,我们要根据我们的战略目标和需求,给自己找到好的定位,找到好的发展空间,找到好的发展领域。根据发展的需要去协调国际经济关系、协调国际分工的关系、协调各国关系,在这种主动的调整中能够影响世界,让世界也来适应我们。

参考文献

[1]郭树言,欧新黔 《推动中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优化升级探索》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8-2

[2]魏炜,朱武祥。《新金融时代-重构商业模式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