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护理期间实施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干预的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3
/ 2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护理期间实施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干预的价值分析

关琪

鸡西鸡矿有限公司二道河子中心医院 158100

【摘 要】目的:探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护理期间实施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案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并发症干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并发症护理干预后,患者疾病治疗效率明显获得了提升,治疗效率对比,观察组更优。结论:对于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治疗而言,除了给予正确的药物治疗外,护理工作中,正确的干预护理工作能够起到提高治疗疗效的作用。给予患者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这种护理方法值得临床医疗机构广泛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并发症;预防性干预措施

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大部分的人都缺乏安全意识,导致高空坠落或者其他交通事故等意外事故频频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严重创伤的发生概率。当人们发生严重创伤的时候,因为伤口较大,因此流血速度非常快,所以极容易发生失血性休克的情况。失血性休克患者因为创伤导致机体多种系统功能受损,极大程度上增加了死亡的概率,因此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期间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在传统的护理措施中,虽然对患者进行了及时的救治,但是部分患者依旧会发生并发症,因此在急诊护理期间实施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有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严密的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并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分析患者潜在的并发症以及其他情况,从而尽早的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尽可能的避免患者并发生的发生。并且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及时的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治疗的效果,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极大的而保障,使得患者可以更快的康复出院。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水平在不断提升,人们驾车出行、乘坐公共运输车辆出行等变得十分常见,但基于交通事故引发人们的创伤现象产生也在逐渐增多。交通事故产生较为严重后果时,则可能引发患者的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现象产生。患者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症状下,需要得到有效的治疗,否则极有可能导致患者的死亡。对于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紧急救治而言,除了要给予正确的药物外,还需要给予科学合理的护理方式。现阶段而言,对于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工作,采用并发症预防干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提高对患者的救治效率。本文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护理期间实施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干预的价值进行研究,相关过程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某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案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观察组中有男患者19例,女患者11例,患者平均年龄为(39.2±5.1)岁;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患者20例,女患者1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0.1±6.6)岁。数据统计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并发症预防性护理,方法为:(1)尽早予以治疗,严重创伤会加快患者的血液流速,容易对患者的肢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护理人员要协助临床医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进行彻底的检查,并留置尿管和胃管[1],并对患者的血压和呼吸情况予以监测,并及时清理患者的口、鼻腔中的分泌物,避免呼吸道堵塞的情况发生;(2)出血控制,严重创伤患者的失血量大,如果出血在短时间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则很有可能引起休克乃至死亡,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予以出血控制,并尽快将患者送往手术室;(3)生命体征监测,在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血压、心率、呼等指标予以持续性的监测,并以此来评估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有针对性的予以控制;(4)心理干预,由于严重创伤的发生具有相对的突然性,患者在短时间内会受到严重的心理影响,加之严重的疼痛感和对于治疗效果的担心,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负面心理,处于应激状态下时,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会有一定的提升;因此,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及时安抚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其治疗信心。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应用SPSS19.0软件对整体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取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χ来检验,采取Q检验方法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P<0.05表示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差别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资料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n=30)经过治疗28患者最终治愈出院,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n=30)经过质量25例患者最终治愈出院,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25/30)。组间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占优(χ2=4.85,P=0.0276)。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率比较

观察组(n=30)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30);对照组(n=30)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6/30);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χ=7.6876,P=0.0055)。

3.讨论

严重失血性休克症状多发于意外事故,患者多呈现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的特点,随时微机到生命健康。对于严重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治疗而言,需要注重救治效率,给予最为有效的干扰治疗,最大程度上保住患者的生命。实际的救治过程中,除医疗措施外,护理工作的质量,对患者的健康、后续恢复情况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严重失血性休克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结合实际情况,有预见性的给予护理措施,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挽救患者的生命健康。护理工作中,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则需要加强对并发症可能产生的情况给予分析,从分析角度出发,给予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这便利用患者的治疗与恢复,降低其他相关并发症产生的概率。

本文研究过程中发现,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效率上,观察组更优,这表明对于严重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工作而言,给予预防性干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对严重失血性休克救治效率,具有更高的护理应用价值。另外,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护理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如预防护理工作中,不仅需要护理人员能够判断一些并发症产生的可能,还需要及时应对突发情况,确保护理救治效率,这也是保障护理干预质量的有效措施。综上,对于严重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而言,采用预防性干预护理措施,可以取得较为良好的护理效果,提高度患者的救治效率,这种方法值得临床医疗机构的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建琴.急诊护理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抢救成功率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019(011):1914-1915.

  2. 时金龙.护理干预应用于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护理的效果观察[J].家庭保健,2018,000(020):160-161.

  3. 陈燕萍,陈胜棣.预防性护理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护理期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004(016):15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