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中心护理干预对慢性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3
/ 2

体检中心护理干预对慢性病的影响

吕瑞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三医院 甘肃 武威 733000

摘要:目的:对比探析医院体检中心实施与未实施护理干预对慢性病体检人员的影响。方法:随机性抽取我院20193-20203月体检中心负责接诊的100体检人员作为研究主体,利用数字奇偶性将其具体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建制50例。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未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体检人员的护理服务评分。结果:观察组体检人员的护理服务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体检人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医院体检中心的体检人员本身存在一定差异,其个体差异参差不齐,因此较适合个性化的差异护理,基于本次研究给出的条件,我们将其分为两组,实施护理干预体检人员的护理服务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医院体检中心较适合实施护理干预措施。

关键词:体检中心;护理干预;慢性疾病;护理服务评分

引言截至目前,国内医疗体系逐渐开始改革创新,旨在达到现代化发展标准,满足当前社会提出的实际护理服务需求。众所周知,医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医疗场所,现阶段国内医学临床针对慢性疾病的临床诊疗以及护理工作展开了全面且深入的研究,旨在提升我国医学临床对慢性疾病的治疗效率以及护理质量。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重,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基于此,本文抽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体检中心接诊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具体分为两组,对比探析医院体检中心实施与未实施护理干预对慢性病体检人员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性抽取我院20193-20203月体检中心负责接诊的100体检人员作为研究主体,利用数字奇偶性将其具体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建制50例。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未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体检人员的护理服务评分。观察组体检人员性别比例:男性10例,女性40例;年龄阶段:22-25岁,平均年龄(23.23±1.64)岁:学历分布:高中学历10例,专科及以上学历10例,本科学历20例,研究生学历10例。对照组体检人员性别比例:男性15例,女性35例;年龄阶段:23-25岁,平均年龄(24.23±1.64)岁:学历分布:高中学历15例,专科及以上学历5例,本科学历21例,研究生学历9例。两组体检人员的性别比例、年龄阶段以及学历分布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较小,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本次研究中的50例对照组体检人员并未实施任何护理措施,仅进行常规的对症治疗,主要包括常规用药、日常护理[2]

观察组:本次研究中,50例观察组体检人员将对辖区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为:①健康心理干预,患者在刚入院时可能会因为陌生的住院环境而产生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当针对患者当前的病情发展以及心理变化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疏导路径,并在后续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具体实施。②健康知识教育,多数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并不了解,护理人员应当针对该疾病的知晓率、服药率以及控制率等进行统计与计算,并结合实际调查现状制定合理的健康知识教育路径。③健康饮食护理,结合患者当前实际病情发展状况,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健康饮食护理路径,在饮食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避免患者的禁忌症与适应症,以此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④健康运动护理,除了健康饮食护理方案之外,健康运动护理同样重要。相关医护人员应当结合患者当前的实际病情发展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运动护理路径,并在后续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加以具体实施。通常情况下,不同慢性疾病患者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个体差异,因此护理人员应当着重关注患者之间的个性化差异,并以此作为康复运动护理依据,真正做到有迹可寻、有理可依[3]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我院将以两组体检人员实施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后的护理服务评分作为主要的观察指标,并采用我院自制的百分制调查问卷作为主要的信息收集工具。本次研究中,我院共计发放100份调查问卷,回收100份,回收率高达100%,且本次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认证许可,且100例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签订知情同意书[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作为数据处理工具,主要作用于本次研究中所产生的相关数据信息的统计与分析,利用(x±s)表示两组患者之间的计量资料,运用t进行检验;利用(%)表示两组患者之间的计数资料,运用x2进行检验。当(P<0.05)时,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评分比较

结合表1所示,50例观察组体检人员的临床用药评分为(89.63±5.06),心理疏导评分为(91.56±4.32),

康复引导评分为(87.65±3.92);50例对照组体检人员的临床用药评分为(75.61±1.03),心理疏导评分为(69.54±3.12),康复引导评分为(66.34±2.16)。观察组体检人员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体检人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

1 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评分比较x±s

组别

例数

临床用药

心理疏导

康复引导

观察组

50

89.63±5.06

91.56±4.32

87.65±3.92

对照组

50

75.61±1.03

69.54±3.12

66.34±2.16

P

0.05

0.05

0.05

3 讨论

慢性疾病主要是指不会构成传染的、具有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总称,慢性疾病一旦出现防治工作不及时等现象,则较易引发患者在经济以及生命安全等多个方面危害。基于全新的医疗体系背景,国内医学临床对慢性疾病的定义与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现阶段慢性疾病的定义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并非特定某种疾病,通常具备一定的隐匿性,直到患者年龄逐渐升高或者在特定环境时才会触发部分慢性疾病的发病条件。通过本次研究得出,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体检慢性病患者其生活质量评分逐渐开始提高,较之未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慢性病患者差异较为显著,因此,医院体检中心的慢性病患者必须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发展状况以及个性化差异,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综上所述,医院体检中心的体检人员本身存在一定差异,其个体差异参差不齐,因此较适合个性化差异护理,基于本次研究给出的条件,我们将其分为实施与未实施两组,实施护理干预体检人员的护理服务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医院体检中心较适合实施护理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唐鑫. PDCA在体检中心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21):194-195.

[2]路倩,李蔚,王卢卢,刘金华. 以问题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对体检中心护理质量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2017,33(35):149-150.

[3]齐思源,马小虎,苏艳. 医院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分析[J]. 当代医学,2017,23(35):79-81.

[4]吴晓霞,李庆玲,张淑春. 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中的应用研究[J]. 当代医学,2017,23(34):160-161.

[5]冯静兰,施洪,周晓丹,史超英. “互联网+健康体检”创新健康体检服务[J]. 中国数字医学,2017,12(12):91-92+32.

[6]张丽. 护理风险管理在体检中心静脉采血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产业,2017,14(35):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