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消毒与院内感染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2
/ 2

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消毒与院内感染控制

张美

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医院 山东 泰安 271200

摘要:目的 分析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消毒与院内感染控制情况, 探讨相应对策。方法 二道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对二道区二级以上医院2018年、2019年对部分医护人员进行手部采样检测卫生消毒情况, 分别获得195份、197份资料, 观察手部卫生消毒检测合格情况, 结合2018年、2019年中心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8年、2019年临床护士合格率均低于临床医生和医技人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018年总合格率低于2019年,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018年Ⅰ、Ⅱ类环境下合格率与2019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018年Ⅲ类环境下合格率低于2019年,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018年、2019年Ⅲ类环境下合格率均低于Ⅰ类、Ⅱ类环境下的合格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019年感染率低于2018年感染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随着手部消毒合格率的提高, 院内感染率降低, 临床护士的手部卫生消毒情况较差, Ⅲ类环境下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消毒情况较差, 有必要加强手部卫生消毒, 特别是临床护士, 减少院内感染发生。

关键词: 医护人员 手部卫生消毒 院内感染控制 对策

作为医疗场所, 医院是病原菌聚集的特殊公共场所, 院内感染控制是医院的重点工作内容。相关研究显示, 院内感染主要通过手传播, 其中1/3的感染则因手部卫生消毒不合格所引起[1]。医院内普遍制定洗手指南, 但部分医护人员缺乏手部卫生消毒意识, 没有严格按照洗手指南进行手部卫生消毒, 使院内感染发生风险增加[2]。本研究主要分析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消毒与院内感染控制情况, 探讨相应对策,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二道区二级以上医院2018年、2019年对部分医护人员进行手部采样检测卫生消毒情况, 分别获得195份、197份资料, 2018年样本中包括临床医生54份, 临床护士1 05份, 医技人员36份;2019年样本包括临床医生55份, 临床护士107份, 医技人员35份。

1.2 方法

在医护人员进行无菌操作前或诊疗活动前进行采样, 将菌棉拭子浸泡在无菌洗脱液中, 取出后集中放置在无菌环境中。受检人员并拢手指, 在受检手背面使用含有洗脱液的棉拭子往返涂擦手指2次, 剪除操作者接触的部分, 将棉拭子放进装有10ml无菌洗脱液的试管中, 用力摇晃直至试管内样液混匀, 静置1~2 min取1 m L样液, 滴在含有营养琼脂的无菌纸片中进行培养48 h, 维持培养温度37℃, 48 h后进行计数。

1.3 观察指标

观察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消毒情况, 根据工作环境进行判定, Ⅰ、Ⅱ类环境下细菌总数≤5 cfu/cm2且无致病菌的视为合格, 细菌总数≤10 cfu/cm2且无致病菌的视为合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类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消毒合格情况

2018年各类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消毒情况:临床医生合格率94.4% (51/54) , 医技人员合格率97.2% (35/36) , 临床护士84.8% (89/105) ;总合格率89.7%。

2019年各类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消毒情况:临床医生合格率96.4% (53/55) , 医技人员合格率100.0% (35/35) , 临床护士94.3% (101/107) ;总合格率95.4%。

2018年、2019年临床护士合格率均低于临床医生和医技人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018年总合格率低于2019年,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各类环境下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消毒合格情况

2018年取得样本195份, 其中Ⅰ类环境合格率97.1% (34/35) 、Ⅱ类环境合格率92.6% (50/54) 、Ⅲ类环境合格率85.8% (91/106) 。2019年取得样本197份, 其中Ⅰ类环境合格率100.0% (36/36) 、Ⅱ类环境合格率96.2% (51/53) 、Ⅲ类环境合格率93.5% (101/108) 。2018年Ⅰ、Ⅱ类环境下合格率与2019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018年Ⅲ类环境下合格率低于2019年,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018年、2019年Ⅲ类环境下合格率均低于Ⅰ类、Ⅱ类环境下的合格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院内感染发生情况

2018年住院患者10562例, 发生院内感染547例, 感染率5.2%。2019年住院患者12428例, 发生院内感染508例, 感染率4.1%。2019年感染率低于2018年感染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3.1 手部卫生消毒合格情况和院内感染分析

本研究显示, 2019年医护人员手部卫生合格率比2018年升高, 2019年院内感染发生率比2018年降低。多数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消毒情况较好, 其中临床护士手部卫生消毒情况较差, 与相关报道基本相同[3]。一定程度上反应了院内感染的发生和护理存在紧密联系。也说明不同医护人员在手部卫生消毒执行方面存在差异。由于各类医护人员工作内容存在差异, 手部卫生消毒要求和标准有所不同, 是否因此导致医护人员执行手部卫生消毒方面存在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

3.2 院内感染控制对策

3.2.1 完善管理监督制度

虽然医院手部卫生消毒合格率较高, 手部卫生执行方面较好, 但依然有部分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意识不强, 执行方面较差。医护人员每天要接触多个病人, 手部卫生消毒不合格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且极易使多个病人感染[4]。因此医院领导要提高重视, 加强管理, 建立医院感染管理体系, 制定洗手指南;建全手部卫生监督管理制度, 由相关管理人员和部门对医护人员手部卫生进行定期采样监测, 对于不合格者予以加强教育, 对于造成感染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通报、公示等。在监督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和纠正。

3.2.2 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培训, 并讲解手部卫生和院内感染的关系, 提高医护人员对手部卫生的认识和重视, 从而提高以防感染发生的意识。对于新调入或聘用的人员要先进行手部卫生理论知识方面的培训, 并进行考核, 对于考核合格者允许上岗, 上岗后由带教的医护人员进行示范、培训, 督促其对手部卫生消毒方面的执行情况, 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教育, 提高手部卫生消毒质量。

3.2.3 加强手卫生管理

院内感染不仅威胁到医护人员、入院患者的健康, 也威胁到患者家属以及医护人员家属的健康[5]。广大医护人员要重视手部卫生消毒, 配合医院控制院内感染的管理, 加强手部卫生管理, 积极主动勤洗手, 按照正确的洗手步骤、消毒方法认真执行。

3.2.4 完善手卫生设施

安装非手触式水龙头, 例如脚踏式、感应式、肘动式水龙头等;配备皂液、洗手液等洗手物品, 提供一次性擦手巾或纸巾、干手机等;提供消毒剂, 放在治疗室、换药室内、诊室等需要的地方, 治疗车上也应配备, 以便医护人员随时进行手部消毒。

参考文献

[1]郭伟超, 徐学军, 李小惠, 等.长葛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现状及消毒效果监测[J].河南医学研究, 2013, 22 (3) :451-453.

[2]张建华.上海某区医护人员手卫生消毒现状及对策[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3, 8 (5) :381-383.

[3]黎慧.院内感染和手卫生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26) :109-110.

[4]马小芳, 姜洪荣, 赵勇进, 刘雷.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 5 (8) :49-53.

[5]李颖, 陈美芳, 高燕, 等.门诊医护人员手卫生的调查分析及应对策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 (10) :2557-2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