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探测器光谱CT能谱图像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检出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0
/ 1
摘要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碘密度图及低能级虚拟单能量图像(VMI)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s)检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pNETs的23例患者资料,均于术前1周内接受双层探测器光谱CT胰腺动态增强扫描。扫描后重建动脉期、门静脉期常规120 kVp混合能量图像(PI)、碘密度图和40、50、60、70 keV VMI。由1名3年工作经验的放射科住院医师和1名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高年资放射科医师独立阅片,与病理结果对照,分别基于PI、40~70 keV VMI及PI+碘密度图计算pNETs的检出率。测量动脉期、门静脉期PI、40~70 keV VMI中病灶、正常胰腺实质及腹壁脂肪CT值和噪声,计算对比噪声比(CNR),采用重复测量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图像CT值、CNR和图像噪声的差异。以5分法对PI与不同能级VMI进行评分,采用Friedman检验进行组间对比。结果23例患者经手术证实共26个pNETs病灶。低、高年资医师在PI中pNETs病灶检出率分别为76.9%(20/26)和84.6%(22/26),40、50 keV VMI中低、高年资医师pNETs病灶检出率均提高至92.3%(24/26),而在碘密度图+PI中,高年资医师pNETs病灶检出率进一步提高至96.2% (25/26),低年资医师依然为92.3%(24/26)。动脉期、门静脉期PI与40~70 keV VMI中病灶、正常胰腺实质CT值、CNR和噪声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能级VMI中,病灶CT值与CNR随着能级降低明显升高,40~70 keV VMI中pNETs病灶CNR均优于PI。PI与40~70 keV VMI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的中位数分别为3、3、4、4、5分,组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66.393,P<0.001)。结论双层光谱探测器CT低能级VMI可提高增强CT pNETs病灶CT值和CNR,结合碘密度图有助于pNETs病灶的检出。40 keV VMI中pNETs病灶CNR最高,而图像噪声仍低于PI,推荐临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