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左束支区域起搏六例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0
/ 1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6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科住院采用LBBAP方式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6例患儿(男1例、女5例)的临床资料、起搏心电图及参数并进行随访。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6例患儿年龄9~14岁,体重26~48 kg;三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右室心尖起搏术后伴心功能下降1例;1例患儿心功能降低,余5例心功能均正常;QRS波时限(95±13)ms;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Z值为1.85±0.65。起搏心电图V1呈右束支传导阻滞样,QRS波时限(111±20)ms,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0,P>0.05)。起搏阈值为(0.85±0.26)V,感知(15.0±4.3)mV,阻抗(717±72)Ω。3例可记录到P电位。起搏钉至左心室激动时间为(56±5)ms,不同输出电压下数值恒定。术后超声提示电极均位于室间隔左心室心内膜下。随访无心肌穿孔、电极脱位等并发症发生,患儿术后3个月阈值、感知及阻抗分别为(0.60±0.09)V、(16.1±3.9)mV、(662±78)Ω。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者LBBAP术后3 d恢复正常(45%比57%)。术后3个月LVEDD Z值降至(1.1±0.3),较术前明显减小(t=2.383,P<0.05)。结论LBBAP可实现窄QRS波起搏,接近生理性起搏,起搏参数稳定,可快速、有效地纠正长期心动过缓所致的左心扩大及长期右室心尖起搏所致的心功能低下及心脏扩大。较大年龄儿童行LBBAP近期安全性、有效性好,远期潜在风险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