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及围生期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的听力研究及随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0
/ 1
摘要目的探讨中山市博爱医院先天性及围生期患儿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及听力受损情况、听力受损的危险因素及临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该院诊断的243例先天性及围生期HCMV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听性脑干诱发电位(brain 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BAEP)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听力受损的危险因素,对听力异常的患儿进行随访。结果2016年至2018年,该院先天性及围生期婴儿HCMV感染率分别为4.56%(121/2654)、2.76%(74/2686)和3.15%(85/2701)。243例患儿中,BAEP正常者107例(44.03%),可疑异常者33例(13.58%),听力受损者103例(42.39%)。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入院时年龄小于1个月(P=0.034)和CMV-DNA阳性(P=0.003)是听力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听力损害表现形式多样。20例可疑异常者未接受更昔洛韦治疗,19例BAEP恢复正常;67例听力受损者接受了随访,其中47例接受了规范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30例BAEP转归正常,12例情况改善,3例无明显变化,2例加重。20例未行抗病毒治疗患儿中5例BAEP转归正常,8例情况改善,3例无明显变化,4例加重。结论先天性及围生期婴儿的HCMV感染率以及感染患儿的听力受损率均较高,入院时年龄小于1个月和CMV-DNA阳性患儿更易出现听力受损。仅单纯听阈值轻微升高的患儿可临床观察,规范的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对于听力改善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