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与非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的对比成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0
/ 2

老年与非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的对比成果

盛红宇 1 周冬梅 1 王先化 2 温靖玄 1

1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新疆 昌吉 831100; 2昌吉回族自治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质控科,新疆 昌吉 831100

摘要:目的:对比老年与非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病人共142例,把病人分成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老年组包括71例病人,非老年组包括71例病人,结合高血压治疗指南分析病人的血压水平,对比两组的情况。结果:在舒张压、收缩压、脉压差等方面,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有着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组高血压病人出现眼底病、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方面的例数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老年高血压病人,应尽可能利用个性化治疗措施,结合他们的特点保障平稳的血压,关注并发症对于病情的影响。

关键词:老年;非老年;高血压;对比

高血压属于老年人群体中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他们可能容易并发心脏病、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主动脉病等等,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1]。在老龄化社会中,高血压的发生几率也在提升。当前应充分了解老年人和非老年人的高血压特点,分析相关的临床特点,针对病人的情况实施必要的治疗措施,以下是具体研究内容。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病人共142例,把病人分成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老年组包括71例病人,非老年组包括71例病人。老年人组情况如下,包括女性32例,男性39例,年龄在60岁到88岁之间,平均年龄是76.84岁,病人的平均空腹血糖水平是5.76mmol/L,餐后平均血糖水平是8.09mmol/L。非老年人情况如下:女性病人32例,男性病人37例,平均空腹血糖水平是5.40mmol/L,餐后平均血糖水平是8.14mmol/L。抛出继发性高血压病人和恶性高血压病人。两组病人在餐后平均血糖水平、平均空腹血糖水平和性别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接受白昼静态夜间检查,间隔周期是一小时,白昼检查时间介于早晨六点到晚上十点之间。收集病人的头部CT检查结果、二十四小时动态血压检查、胸片检查、心电图检查、血肌酐检查、血脂检查、血糖检查、尿常规检查的资料。

1.3统计学分析方法

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利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研究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病人的血压水平

分析病人的资料,老年组病人的脉压差、舒张压和收缩压等血压情况数据和非老年组病人有着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对比两组病人的血压水平

组别

例数

脉压差(mmHg)

舒张压(mmHg)

收缩压(mmHg)

老年组

71

78.74

88.59

165.55

非老年组

71

52.30

98.85

154.13

P

P<0.05

P<0.05

P<0.05

2.2对比两组病人的合并症情况

老年组病人出现眼底病、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比例比非老年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对比两组病人的合并症情况 [n,(%)]

组别

例数

眼底病

脑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老年组

71

11(15.72)

25(35.72)

52(72.87)

31(44.30)

非老年组

71

3(4.30)

13(18.58)

27(31.15)

12(17.15)

P

P<0.05

P<0.05

P<0.05

P<0.05

3讨论

老年高血压病人的主要特征就是血压波动的频率比较大,他们在休息时间或者活动时间都有一定的血压波动,在一天内收缩压的差距比较大,血压波动随着年龄的提升会更加明显。一些老年高血压病人可能因为失眠、疲惫和紧张情绪,出现心脑血管方面的问题。他们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没有根据医生的嘱咐退率用药,在情绪波动情况下可能引发血压的变化,在情绪变化的时候应合理服药。一些老年高血压病人服用了效果时间比较短的药物,这些降压药物不利于稳定血压。脉压增高也是老年高血压病人的特征,他们的收缩压提升。单纯收缩压高血压比较多,因为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情况和非老年人的情况存在差异,因此可能出现特殊问题,导致难以控制高血压的病情,影响到实际治疗效果。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身体比较弱,高血压带来的影响更大[2]。本研究发现,老年高血压病人的特点是收缩压提升,主要是单纯收缩期的高血压。老年人的缓冲血压功能下降,而且脉压明显提升。他们不仅存在疾病和机体能力下降问题,还合并其他类型的疾病。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在2级高血压和病死率方面,老年人和非老年人高血压患者没有明显差异,P>0.05。在3级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管意外方面,老年人发病人数显著多于非老年人,P<0.01。老年人出现高血压问题之后,必须进行及时检查,避免存在侥幸心理。在治疗过程中,控制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戒烟戒酒,每天保持一定的运动量,不能进行剧烈运动。在饮食方面,控制胆固醇、动物脂肪和食盐的摄入,多吃富含蛋白质和蔬菜水果的食物,这样能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同时避免出现情绪波动的情况。

结合老年人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应采用药物治疗方法:第一,使用利尿剂,使用这种药物,发挥钙离子内流调节的功能,不会影响老年高血压病人的代谢,同时调整左心室肥厚情况,在治疗中避免使用影响中枢系统的药物,可能引发抑郁症。第二,使用钙拮剂药物,这种药物能控制血压阻力,同时避免出现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在用药过程中,改善病人心肌供氧情况,有利于改善舒张压和收缩压数据,避免出现心血管问题。高血压有着无明显自觉症状、症状不典型和进展慢的特点,老年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糖尿病、高血脂病等危险因素的,需要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高血压,采取必要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杜素花.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仪在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评价[J].临床研究,2019,28(07):112-113.

[2]张佳谱.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J].中国医药指南,2019,18(18):25-26.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7D01A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