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江西省红色旅游资源在扶贫脱坚中的作用——以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8
/ 3

充分发挥江西省红色旅游资源在扶贫脱坚中的作用——以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为例

陈茁,王璇琛,贾琦,付昱,孟禹希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13

摘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正在进行时,“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发展的必然需求。在江西, 旅游业已成为支柱产业,“红色旅游”是江西省旅游行业的一大特点。作为革命老区和贫困县聚集区,借助红色旅游推动江西经济发展刻不容缓。本文从江西省红色旅游资源角度出发,以萍乡市安源区为例,分析“红色旅游”在江西的优势,提出振兴江西省“红色旅游”行业的新方法。

关键词:江西;安源;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扶贫脱坚;疫情

近年来,“红色旅游”的热度在不断攀升,得益于秀丽的风光和深厚的红色底蕴,近10年来,江西省旅游市场持续高涨,尤其是“红色”主题的旅游,占据江西省旅游收入的一大部分。

一、江西省红色旅游资源的基本情况

江西省地理条件优越,山川秀美,地貌多变,自古就是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自然风光优美,有庐山、武功山、三清山等名山。江西的另一个独特之处是它的红色文化底蕴,作为共产党人革命的发源地,它见证了老一辈革命人在革命斗争史册里书写过的辉煌壮丽。有革命意义的景点很多,如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南昌起义纪念碑、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等。

二、安源红色旅游资源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安源位于江西省西部,早期主要以工业为主产业,是近代工业重镇,享有盛誉的安源煤矿就落于此。从旅游资源角度来看,安源虽有优质的红色旅游资源,但是存在红色文化发展成果共享困难的问题,未形成完整的发展体系,很多红色旅游景区都出现游客少、活力差、政府关注度低的情况,导致安源红色旅游资源不能给当地旅游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近五年来因当地居民过度依赖安源煤矿产业,导致人民的消费与支出水平增长缓慢、经济发展失衡;从文化素质角度来看,当地居民的失学率和失业率虽然有下降的趋势,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学生过早辍学、结婚等情况导致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难以改善。因此,在乡村振兴策略下,要利用安源特有红色文化背景和突出的环境资源,打造安源特色乡村旅游项目,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精准定位,让多产业融合发展,形成良好的经济运行网络。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安源与时俱进,大力建设红色旅游景区,研发相关产品,形成特色旅游产业链。红色文化积淀深厚的安源拥有“安源工运”和“秋收起义”等众多红色文化品牌,但却因其开发深度不够,影响不大,且当前项目基本属于粗放型开发,模式雷同单一,缺少红色旅游精品。同时安源各类旅游资源难以形成完整的旅游资源网。这些不但是安源现在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是如今摆在江西省红色旅游景区面前的障碍。因此本文以安源为例对江西红色旅游业面临的问题进行修改、完善并解决。

近年来,国家和政府大力支持乡村红色旅游建设。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各个地区以老区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红色底蕴为基托,开发一批具有影响的旅游景区。同时自2015年首批100亿旅游基金审批拨付后,即将迎来第二批120亿建设基金,重点支持乡村旅游等项目。江西省结合自身实际,指定了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点明本省乡村旅游发展趋向,精准确定各阶段目标,为扶贫脱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数据显示,2016年到2019年江西省旅游收入逐年增长,且旅游收入占当年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也在逐年增长。同时,江西省接待国内外游客的数量逐年增长。旅游行业的发展,为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旅游行业发展会带动当地的餐饮业、交通行业、运输行业同步发展,进而带动经济的整体发展。

旅游总收入(亿元)

占江西省当年生产总值比例(%

2016

4993.29

27.15

2017

6435.09

32.17

2018

8145.12

37.04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2020年第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江西省2020年第一季度GDP同比下降3.8%。全国旅游市场也受到了大幅冲击,国内外旅游人数大幅度减少,全国旅游行业及相关的餐饮行业、交通运输业都受到了巨大冲击。

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解除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响应。江西省在疫情防控方面所作所为十分积极迅速,从1月21日第一例确诊病例开始到3月12日,江西省确诊病例清零,是全国最早进入疫情防控新阶段的省份之一,并且连续一百余天无本地新增病例。这些都为江西省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国外的疫情导致去往国外旅游的人数减少,因此更多的人会选择周边游或省内游,江西省作为早已安全的地区,定会吸引大批量游客前来旅游。并且目前江西省已经发布多种政策以扶持本省旅游业恢复活力并平稳向前发展。

三、安源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提升的对策

我们计划以“融合发展”为主要模式进行项目运作。融合发展蕴含着巨大潜力,以红色资源为核心依托,对项目进行文化深化,可以赋予其灵魂;随着景区建设的完善,可以提升并延续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将传统的“遗址+故居+纪念馆+文物陈列+简单介绍”的观光模式向“观光+参与+体验”的模式转变。以“红色旅游+”等多种创新模式开辟新的发展道路,推进安源地区的旅游业和经济发展。

(一)红色旅游开发过程联动化

创建“红+绿+美食”模式。做“绿色搭台,红色唱戏”的红绿结合模式联动开发。面对“省内热,省外冷”的地域问题,以萍乡市旅游热点景区的武功山为绿色带动力,吸引更多游客引发红色追忆共鸣。在宣传武功山时,同时宣传萍乡及其美食,如莲花血鸭,擦菜炒肉,萍乡小炒肉等,让游客在爬武功山品尝萍乡美食的同时了解红色文化,缓解爬山旅程的劳累;通过旅游、餐饮、娱乐形成一条产业链,增加萍乡的旅游收入。

(二)红色旅游营销精准化

创建“红色+互联网”模式。我们拟创建安源红色旅游网站,上传红色景区360度实景,提供全方位信息,开发掌上app提供浏览馆内全景、扫描二维码听语音讲解功能;以“互联网+大数据”方式进行游客画像分析,定制私人游览路线;开发纪念馆全景VR体验,还原安源路矿工人的生活,秋收起义等情景,利用3D手段场景再现馆内鲜活生动的历史场景。利用抖音、微博、小红书等平台,对安源红色文化进行宣传;同时在百度等搜索引擎中,搜索相关词“武功山”时自动推送关于安源旅游的简介;邀请微博大V或小红书博主等到安源进行游玩,游玩后写下旅游攻略吸引游客。

(三)红色旅游产品设计体验化

创建“参与体验”模式。创办体验项目,让游客了解历史文化,使其融入当地的时代背景,感同身受,开发人性化主题、情感化目标、个性化服务、过程持续互动、结果持续输出,顺应“体验经济”潮流,突出红色旅游的参与的重要性、倡导体验的真情实感、注重体验的教育意义、通过体验拓宽知识来增强趣味性,鼓励新一代青少年亲身体验:重走一段艰苦卓绝的长征路,听老一辈讲解长征故事,扫一次红军墓以示敬意,看一场红色电影领悟经典,培养新一代中国青少年的红色文化归属感。

(四)红色旅游品牌塑造主题化

创建“红色旅游文化节”模式。改造红色文化传播渠道,不定期创办旅游节庆活动,通过文化节大众传播(如拍小视频传播等)推行的相应减免政策,吸引众多游客参与其中,同时提升安源红色文化的知名度,为长久发展之路做好铺垫。红色歌谣、红色戏曲可以促进和丰富红色旅游,振奋民族精神,打造红色旅游特色品牌,增强安源红色文化创意产业链的融合与发展,将红色文化编写成文学故事,制作红色歌舞,拍摄红色电视影片,创作红色文化公益广告,提升红色文化的时代感和存在感。

四、疫后江西省红色旅游振兴策略

(一)抓住外在政策机遇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外出观光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旅游业也在慢慢复苏。江西政府通过“云游江西”等平台向全国学子发出“暑假乐游江西”的邀请,凡在校学生通过领取学子卡可免除江西4A级以上收费景区的大门票。这一举措将迎合即将到来的暑期旅游热,吸引学生及家人前往江西各大旅游景点进行红色旅游、绿色旅游,以观光促消费,增加江西旅游业的活力与人气,从而增加旅游景点的收入。同时景区之间可以联合起来,将旅游资源整合,共同开发精品旅游路线,为满足不同人群需求设计山水观光游、城乡休闲游、红色研学游等多种旅游路线,抓住政策机遇,

(二)健全危机管理机制

各景区在疫情期间采取“云办公”的形式,减少日常能耗的运营支出,减免房租等费用,延迟缴纳社保等,将旅游冰季的运营成本降到最低。同时积极创立网上微店或文创店等,增加现金收入,减少旅游景区损失,塑造品牌文化。例如安源路工人运动纪念馆和井冈山等热门红色旅游景点可以在线上销售带有红色文化的纪念品,并提供邮寄服务;在网上通过视频等方式宣传江西的红色文化;婺源等绿色旅游景点可以在网上发布有关婺源乡村风景、人文等资讯,在网络上直播销售农产品,为婺源等绿色景区提供热度,也可以提高因受到疫情影响的景区和当地农家乐等小微企业的收入。另外,为保证景区的正常运行,可以减免景区内摊位店铺的租赁费用,促进商家互帮互助,共同渡过旅游冰季的难关。同时给予演出人员等室内工作人员基础工资,保障无法正常进行工作的人员的基本生活。同时可对演出人员进行培训教育,休业不怠业,提高自身演出技能,编排新的歌舞剧等表演,为日后的宣传表演做准备。

(三)强化旅游管理,落实安全出行政策

对员工进行防疫培训,强化旅游管理,积极为景区开放做好准备工作。各旅游景区还要完善网上预约订票系统,开发“导游小程序”、“讲解小程序”等,尽量做到无人员接触式自助旅游。在景区的出入口、热门参观点等区域进行红外温度检测或人工体温筛检,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巡逻,在人员聚集时进行疏导与教育,切实落实安全出行的政策。还要做好应对疫情后旅游需求增大的问题,在抓紧、抓实、抓细的疫情常态化防控环境下,“周边游”与“自驾游”将更为流行。景区要根据自身特点为游客设计合适的自驾游路线,在此过程中要做到游客疏导分流的最大化,既要保障景区的收入效益,也要保证游客的舒适度与安全性。

(四)创新经营模式

旅游景区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社交媒体发布有关景区风光文化的图片与短视频,邀请网红或电视台记者进行直播旅游,增强景区的曝光度,增加江西旅游景区在游客心中的好感度,为日后游客前来旅游打下基础。同时可以邀请防疫一线工作人员如护士、医生、警察等人群及其家人前来旅游,对其进行门票减免等优惠政策,既拉动景区人流量增长,又可以给江西省旅游业塑造良好的形象。

五、结语

目前,江西全省100个县(市、区)的疫情风险等级均为低风险区。外省居民可以在有效的防护措施下入赣旅游,本省居民也可以有序、分流在江西各景点进行观光游览。江西旅游景点与相关企业应当审查自身的疫情防控隐患,积极整改,保障疫情期间安全出行的政策落实到位。抓住政策机遇,积极采取“红加绿”、精品游等组合旅游方案,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全面推进江西省红色旅游业升温,让江西省红色旅游业重现活力,建设旅游强省。

参考文献:

[1]胡勇胜.论红色文化传承与红色旅游协同发展的对策——以湖南地区为例[J].传承,2015(05):10-12.

[2]国家旅游局.红色旅游发展概论[M].中国旅游出版社:北京,2017.08

[3]沈山,王欢欢,仇方道.西部民族地区资源再生型产业转型探讨——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8,35(01):41-47.

[4]胡卫华.深圳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与对策[J].特区实践与理论,2020(03):54-58.

[5]潘怡霖,黄萍.疫情下汉中市“花海旅游经济”困境及突围策略[J].科技与创新,2020(12):52-53+55.

基金项目:江西财经大学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扶贫脱坚之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创业训练计划——以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为例(项目编号:202010421158)

作者简介:陈茁(2000-),女,汉族,籍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江西财经大学本科在读,专业方向:金融风险管理

王璇琛(1999-),女,汉族,籍贯:江西省萍乡市,江西财经大学本科在读,专业方向:金融风险管理

贾琦(1999-),女,汉族,籍贯:山东省莱芜市,江西财经大学本科在读,专业方向:金融风险管理

付昱(2000-),女,汉族,籍贯:江西省上饶市,江西财经大学本科在读,专业方向:金融风险管理

孟禹希(2000-),女,汉族,籍贯:黑龙江省大庆市,江西财经大学本科在读,专业方向:金融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