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践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7
/ 2

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践创新

郭立 向维

湖南黑麋峰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213

摘要:近年来,在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工作中传统的工作方式已经落后,不能确保档案管理工作效果,难以促使各方面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在此情况下,国有企业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就应该树立正确观念意识,遵循科学化的工作原则,有效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践创新活动,促使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性实施。

关键词: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实践创新

引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国有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加明显,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及管理期间势必会形成大量的信息资料数据,成为构成国有企业档案的重要部分,这些档案不仅见证了国有企业的发展,也对国有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国有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与时俱进,做好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创新工作,以促进国有企业的经济长足发展。

1 档案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当前,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数字政府已经普及,并逐渐向全国辐射普及;传统的纸质公文流转方式逐渐显现出不合时宜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文件开始通过扫描件上传网络进行流转,电子公文流转渐渐显现出优势,并且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势不可挡;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网络信息化、云计算及云存储等发展迅猛,档案工作者处于这一特殊转型期更应抓住机遇,尽快摆脱旧的、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兼顾档案基础性工作和档案创新工作,只有在同时做好两者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创新档案管理工作,向现代化方向迈进,才能真正实现服务创新。

2 档案工作创新与档案基础性工作的辩证关系

档案基础性工作是档案工作创新的前提和重要支撑,只有做好前者,后者才有机会实现。本文探讨的创新管理模式就建立在扎实的基础性工作上,若非如此,档案创新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甚至档案创新的提出也失去了现实意义。面对真正形势,档案管理部门的首要任务不是推陈布新,而且将自身的基础性工作做扎实,只有在该前提下创新思维与时俱进,档案创新才有意义,同时做好档案创新工作,也会反向助推档案基础性工作做的更扎实。

3 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实践创新的重要作用

3.1 能够促使档案材料的转化

国有企业开展相关的档案管理实践创新活动,有助于促使档案材料的转化。①能够促使档案材料转化成生产力。近年来,国有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技术的创新,科技快速发展,生产力得到解放,同时也积累了很多的文字资料、技术资料与创新性资料等。在此期间档案管理人员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可全面整合相关的档案资料,归类整理并且统一存储,有效提取其中的科技攻关资料、技术革新资料等,为一线生产工作人员提供依据,促使相关档案资料转变成为国有企业的生产力。②能够促使相关档案资料转变成为无形资产。国有企业中的档案资料,属于生产经营中取得成果的见证,也属于企业集体智慧的结晶产物,更是企业在长时间实践操作、活动中的文字见证,其中涉及到很多核心科研攻关资料、产品设计资料等,还有关于产品信息与市场信息等,同时还涉及到文字资料、图片资料、视频资料等等,属于国有企业中的文化财富,是无形资产中较为主要的部分。

3.2 有助于提升档案管理的工作水平

国有企业在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观念落后,没有积极采用创新手段开展档案管理工作,难以统一进行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资料、科学研究资料的管理,无法为国有企业的相关生产工作提供依据。且在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管理手段落后,会浪费很多时间与成本,不利于进行档案的管理,工作效率较低。而在国有企业档案创新管理的过程中,可创新管理观念、管理模式与管理手段,形成良好的创新性工作模式,节约时间,降低成本,促使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4 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创新实践措施

4.1 创新管理工作方法

国有企业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开展实践创新活动,有助于将档案资料转变成为生产力、无形资产,对国有企业的良好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具体工作中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档案管理创新观念,针对管理机制、管理工作思路进行有效创新改革,形成创新性的工作模式与机制,打破传统的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局限性,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国有企业在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环境对企业的要求,针对管理方式进行创新,拓宽相关的工作外延,深化具体的内涵,转变传统的单一管理手段,将档案管理、资料管理、情报管理、信息管理、统计管理等有机整合。国有企业应该将档案管理作为重点部分,有效进行档案信息资料的搜集、整理,联合进行编目处理、检索处理与保管利用处理,规范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行为,提升整体的工作效果。为有效创新相关的档案管理方式,国有企业应该积极采用网络信息技术,创建档案管理的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各类信息的联合开发与共享,创建出档案信息的联合体,通过有效的措施完成相关档案创新人物,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

4.2 档案利用方面及信息共享的创新

一是创新档案服务理念及利用方式。用户满意程度是检验档案管理相关人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指标,而要想提高用户满意程度,首先应了解和掌握档案用户的实际需求,然后有的放矢的针对服务活动及内容。国有企业档案部门必须创新服务意识,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用户满意为目标”的新服务理念。此外,国有企业档案中含有丰富的科技及经济价值,可对其进行二次开发,提升档案的利用价值,同时满足人员的工作需求。二是创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作为国有企业,共享档案信息资料具有重要意义,可促进各子公司互通有无、经验互鉴。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有两种方式:一是建立集团内部共享文件夹;二是公司档案内网,以上方式均可在线查询相关信息。

4.3 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

优化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最重要的还是要落实到操作过程中,落实到档案管理人员身上。档案管理专业化队伍的建设是近年来档案行业持续深入研究的课题。只有将档案管理专业化,建立专业化的档案管理队伍,才能够从根本上增强档案管理效能。国有企业应通过多种途径尽可能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从思想政治素质、档案专业知识、档案管理职业技能等方面持续投入,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快人才队伍的建设。

4.4 培养“一专多能”的档案人才

在注重专业化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档案管理人员其他素质的培养。由于企业档案类别较多,有生产档案、销售档案、物流档案、财务档案、人事档案等多种类型,因此,档案管理人员通常都由各部门的员工兼职担任。企业的档案可采取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文书档案统一管理,其他档案由有关部门管理。这就要求负责档案管理的人员既要具有部门专业背景,又要具有档案管理知识,同时还要掌握档案信息化、数字化的相关技术,企业要应该加强对这部分人员的培训与培养,打造“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

5 结语

近年来在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还存在很多故步自封的问题,不能确保档案的利用率与管理效果。因此,在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中应该树立创新观念意识,采用有效措施完成创新实践工作,创新相关档案管理内容、模式与思想,从而确保国有企业档案资料的高效利用率,将档案管理创新实践的积极作用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仲杰.新形势下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9,34(21):139-141.

[2]吕凰.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价值优化提升的途径[J].环球市场,2019,14(24):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