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游戏精神的探寻与重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7
/ 2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游戏精神的探寻与重塑

林腾

山东省 威海市文登区金都实验幼儿园 264400

【摘要】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深入幼儿教育,社会之中开始重视幼儿园期间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帮助幼儿探寻游戏精神并重塑学习精神,以促进自身学习能力、综合素养的强化,进而如果可以在幼儿园教学期间充分融入游戏精神,在帮助幼儿理解内容的同时,还可以强化与其他伙伴之间的沟通交流。对于“儿童中心游戏”教学理念的确立有着积极的促进影响作用。基于此,本文中将针对幼儿园教学活动期间如何实现游戏精神的探寻和重塑途径进行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 幼儿园;教学活动;游戏精神

根据实践表明,对于幼儿学习和身心发展而言,在教育之中融入游戏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并且需要以儿童为出发点,重视他们发展的全面性和长远性,从而提高幼儿阶段的教学质量。对于游戏精神的发展,作为老师应该进行合理和积极的引导,有效组织幼儿园的游戏活动,突显游戏精神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意义。

  1. 解析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探索游戏精神的积极影响

游戏与课程是幼儿园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游戏总是比常规的教学形式能够更好的收获教学效果。幼儿阶段学生的性格特点是与游戏特质的高度统一的,在游戏期间,强化幼儿行为能力的同时还可以使得幼儿产生直观的体验感和感受,处于身心放松的状态,因此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的学习效果是极为显著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游戏本身也是儿童的存在方式,孩子们对世界进行探索的主要途径就是不断的游戏和实践。因此从游戏本身的特质来看,它恰好满足了儿童对世界进行探索的要求。

将游戏精神融入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从而为他们营造一个氛围良好的学习娱乐环境,并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主体,而小朋友需要做的是认真听讲。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并不知道这样做的意义,他们将教师的话作为一种严肃的命令去执行,他们只知道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可能会受到批评。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呈现的都是一批纪律性强,听课认真的“好孩子”,但殊不知幼儿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对于他们今后的个性发展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然而如果在教学活动中融入游戏精神的话,幼儿的天性将得到有效的释放,他们的创造力以及独特的思维方式便会被激发出来。在这种学习氛围的促进下,教学质量必然会得到质的提升。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探寻并重塑游戏精神的有效途径

(一)确立“儿童中心”的教育理念

受当前短视功利化教育观的负面影响,难以明确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之间是否存在何种差异性和区别,教育的真正中心仍然是教师和书本,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融入游戏精神首先应明确幼儿的主体地位,一切教学活动的展开都应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重点致力于幼儿的全面发展以及长远发展。除了在教育目的上以幼儿为主,在具体的课程活动中,教师也应当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为幼儿创造一种宽松的活跃的活动氛围,充分激发幼儿好奇好问的天性,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和开拓性。

(二)落实“原生态”教育方式

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期间要想实现游戏精神的融入,首先需要教师具有明确幼儿的主体地位的意识,相应的教学方式应从传统的知识教育向原生态的天性教育进行转变。“原生态”的教育方式是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幼儿的性格特点以及学习特点出发,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针对性的设计,并且尽量在活动设计中为幼儿创造足够大的自由学习的空间,如孩子可以进行实际的动手操作或者创意发明的教学活动进展的主要依据,教师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幼儿自身体现出来的行为特点以及心理特征对教学进行归真设计。例如,在户外活动立定跳,助跑跨跳,纵跳触物等活动中,可以以游戏的方式为幼儿提供不同宽度的河流和小路,不同高度的吊式物品,根据能力分阶段分层次的选择挑战,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合理运用激励机制

在幼儿的世界里,对与错的概念并不如成人的世界那样明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对于自身的一些错误的行为没有正确的认识。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儿童一旦出现错误,教师则会对其进行责备或者责罚,而这种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将幼儿塑造成守规矩的“好孩子”。因此,游戏精神的重塑,客观要求着教师对鼓励机制的合理运用,在幼儿出现行为过错时,更应当用合理的引导来代替指责,鼓励他们朝着正确的行为轨迹前进。

结束语:

重塑游戏精神不仅是改变目前幼儿教育现状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出发,促进幼儿全面且长远发展的必然途径。将教学游戏作为幼儿园教学的手段,不仅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而且有利于提高幼儿园的教学的效率。教师应当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与组织作用,为幼儿创造有利学习条件,使幼儿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张雅丽. 幼儿园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策略的运用研究[C]. .教师教育论坛(第六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552-561.

[2]曾程.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游戏精神的缺失与重塑[J].文教资料,2018(16):222-224.

[3]鲁玲. 游戏在中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运用状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4]单晓晓.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游戏精神缺失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