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看待孩子的个性化青春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5
/ 1

正面看待孩子的个性化青春期

赵莹莹

珠海市文园中学 广东珠海 519000

十几岁的孩子希望自己成为人生飞机的驾驶员,他们想要探索并运用自己的力量和自主,他们的个性化青春期往往看起来像叛逆,因为十几岁的他们在试探家庭的价值观。为十几岁孩子创造一种支持的氛围、给予有教益的和善而坚定的管教以及大量的耐心来完成他们的个性化青春期过程,他们会很快回归家庭的价值观,并且学会有效地处理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有这样一位孩子,刚入初一的上半学期,有位妈妈打电话这么哭诉“我的孩子小学时还挺乖的,学习基本不用我们操心,在家有两个双胞胎妹妹,我对他关注不多,爸爸工作忙,也没过多干预过他,但还算听话的,为什么他现在变化这么大,这么早就进入青春叛逆期,真的受不了他了,现在迷上了游戏,老师们经常投诉作业不完成,每天回家根本不写作业,不理人,只玩游戏,很暴力的那种,玩的时候他无比亢奋,眼神经常充血,在家作为妈妈说他几句,他很烦躁、粗暴,有时甚至恶狠狠的看着我,让我不寒而栗,有几次爸爸上班前把网线剪断了,他回到家把五岁的双胞胎妹妹关在他自己房间,让俩妹妹玩“金鸡独立”—不许靠墙,一只脚站在地上,还不许哭,用这种方式来胁迫父母让他玩游戏,半个学期的时间爸爸砸了三台电脑显示器和两部iPad,无论是父母的说教还是打骂,他依然无动于衷,我行我素,为什么我的孩子十几岁叛逆成这样,我梦想中的十几岁孩子不该是这样的。”

其实十几岁的孩子想要探索他们和自己的家人有多么不同,他们对各种事务有怎样的感受,是怎样思考的,以及自己有什么价值,或者做一些与父母的期望相反的事情,这种和家庭分离的过程其实是十几岁孩子的“个性化成长过程。”最初的个性化主要是好奇或者是一种反抗父母或老师的反应,做与父母或老师的期望相反的事情,这是最简单、最自然地表现自己不同的方式。

对待十几岁孩子的个性化过程要有耐心---大量的耐心。最初为了让小草补写作业,我中午在教室“围堵”他无数次,中午放学留下他补作业,同时也常陪他一起挨饿,突然有一次他说“老师你明知道我是学渣,你怎么还管”,我随口说,因为我的小草儿是一个帅气聪明的学渣,我很欣赏你呀,英语课文那么长,在家里你不背书,可是我抓你背书的时候,你不到两分钟背下来,有一丢丢崇拜你,“偶像级的学渣”,老师从小就怕背书,我要把我偶像变成优质学渣,他听了我的回答,傻呵呵的笑,说了一句,老师又逗我。

接下来的时间,我发觉,在英语和语文背书方面他表现极优,每次都超额的完成任务,并且他用了一周的时间他把剩下五个单元所有的英语课文背了,文言文和古诗词也全背下了。我问过他,草儿,怎么这么快完成背诵作业了,他傲娇的回了我一句,现在背,省的以后麻烦,我开刷他说,好样的,得好好嘚瑟一下喔,我发现,他笑的特别的灿烂、特别真诚。这让我重新认识这个孩子了,之后关于英语课堂上的两大组背诵抢答环节,他是他所在小组的核心人物,只要他出马,必胜无疑,他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记下一篇文章或单词,也能以最快的语速背完。

对于小草这一类的孩子来讲,从心理需要层次理论来看,他们这个年龄段,父母都满足了他们最起码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在归属和爱的需要方面,他们从家长和老师这里获得的有些可能不是他们内心所要的或者是方式他们不接收,他们在慢慢形成自己的思维理念,他们有自尊需要,希望能得到关心、重视、更期望能得到一种好的评价,就如他打游戏不学习,是一种情绪的发泄,他得不到家庭对他内心的呵护,在学校表现不好,也经常受到老师斥责,那他会产生逆反心理,与家长老师敌对,故意做些使家长老师不满意的事情,这类孩子从表面看似乎一切都无所谓,但内心是痛苦的,他们没有丧失信心,也急切的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这些正是十几岁孩子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容易产生固执偏见,认为这种对立与破坏是表明自己坚强、勇敢的行为。因此对于他们,我们需要正确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正确看待他们所犯的错误,挖掘他们的优点和潜质,协助他们使得自己的潜能得以慢慢实现,这也就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

无论青春期的孩子是否招人喜欢,他们的身体发育都在生理成熟的过程中,经历着他们无法控制的生物学过程,伴随着突然而强烈的荷尔蒙变化,会造成情绪的突然波动,他们常用“直觉”对其他人做出反应、识别自己的感受,做出决定,这也就是十几岁孩子比较冲动、易激动、易冒险的部分原因,他们需要帮助来明确自己的感受,并将感受与大脑联系起来,才能全面的考虑问题。这就需要父母和老师理解为什么十几岁的孩子需要情感联结、有教益的和善而坚定的正面管教,以及大量的耐心。

十几岁的孩子如果能够在一种支持的氛围中完成自己的个性化过程,他们会很快回归正确的家庭价值观,如果他们遇到不尊重的评判、惩罚或控制越多,越可能被“卡在”个性化的过程中,就越不可能回归家庭的价值观。要抱着一种“这难道不是很有趣吗”的心态,坐下来寻找一些线索;要找出自己十几岁孩子的问题,同时审视一下自己的行为,看看是否在煽起孩子的叛逆之火,而不是尊重他们的个性化过程;要努力进入到自己十几岁孩子的内心世界,并尊重整个青春期旅程中的个性;要用特别时光与和善而坚定的支持,来平衡十几岁孩子对情感认知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