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中跳闸故障及处理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4
/ 2

变电运行中跳闸故障及处理技术

彭晓清

国网德阳供电公司检修分公司变电运维 四川省德阳市 618000

摘要:影响电力系统运行效率的因素较多,其中就包含变电运行的稳定性。对变电运行的控制工作不到位,会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跳闸现象是变电运行过程中较为常见的问题之一,电力工作人员要对引发跳闸故障的原因进行科学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鉴于此,对变电运行中跳闸故障的原因及处理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变电运行;跳闸故障;处理措施

1变电运行系统常见的跳闸故障

1.1变电设备老化

虽然变电设备在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的在更新换代,但是有些地区的变电技术还不够先进,变电设备相对老旧。这些老旧的设备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随着供电要求越来越高,变电设备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使得设备经常性的满负荷运行,加大了故障的发生几率。

1.2线路跳闸故障

由于变电系统的电路比较多,不少电力线路直接裸露在外面,容易受到风、雪、雷电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从而导致线路老化、绝缘体破坏,线路出现跳闸故障。线路跳闸故障可分为瞬时故障和永久性故障,其中瞬时故障的概率占整个线路故障的70~80%。造成线路发生瞬时故障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单相接地,导致故障相电流增大,电压降低。非故障相电压升高,则电流增大,线路负荷增大,非故障相两相电压可能升高到原来的2-3倍,从而导致线路薄弱环节被击穿,造成相间短路故障,随着事故范围扩大,最终影响到用户用电。短路故障发生时,还会零序电压或者零序电流,且短路电的零序电压最大,电路长期处于故障运行状态,可能导致多点接地短路,弧光接地,从而破坏电力设备,造成大范围停电现象。

2变电运行中跳闸故障处理技术研究

2.1电压互感器的熔断器故障处理技术

电压互感器的熔断器故障主要分为一次侧熔断器熔体熔断和二次侧熔断器熔体熔断两种。电压互感器一次侧熔断器熔体熔断的主要原因是:当电压互感器内部发生故障或是与电压互感器连接的电网发生电压剧烈波动(如雷击、电网内的短路故障等)时,通过一次侧熔断器熔体熔断来保护电压互感器本体及与电压互感器连接的高压设备。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熔断器熔体熔断的主要原因是当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元器件内部或二次侧回路发生短路故障时,通过二次侧熔断器熔体熔断来断开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回路电源。通常情况下,当发生二次侧熔断器熔体熔断故障时,一次侧的熔断器应当完好。电压互感器一次侧熔断器熔体熔断的主要现象是熔断相的电压降低(但不会接近于零),但其余相电压不会受到熔断相的影响,基本维持不变。当工作人员发现电压互感器一次侧熔断器熔体熔断时,首先应检查电压互感器的外观是否良好,之后将电压互感器停电,更换新的熔断器。在故障电压互感器停电期间,要保证故障电压互感器所连接的二次侧元件已经切换到正常运行的电压互感器上,不允许处理故障电压互感器时,其二次侧连接的元件失去电压。如果更换新熔断器的电压互感器在送电后再次发生熔断器熔体熔断的现象,则在更换熔断器后,暂时不能再次进行送电,必须对该电压互感器进行相关的试验工作,确认电压互感器完好后,才能恢复电压互感器的正常运行。工作人员在进行更换一次侧熔断器的工作时,必须注意与带电设备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必要时要装设安全设施,避免发生人身触电等安全事故。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熔断器熔体熔断的现象与一次侧熔断的现象基本一致,其区别在于,熔断相的电压会变得极低,甚至会接近于零。处理二次侧熔断器熔体熔断的方法也与处理一次侧熔断器熔体熔断的方法相似。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发生二次侧熔断器熔体熔断故障时,严禁将发生故障的电压互感器二次侧与正常运行的电压互感器二次侧并列。

2.2主变低压侧跳闸故障

主变低压侧发生跳闸故障,必须根据主变低压侧的保护动作进行处理。低压侧是由于线路故障、过载保护还是开关拒动造成的,如果是线路故障则及时发现线路存在故障的范围、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恢复故障线路;如果是过载保护导致低压侧的开关设备长时期处于超负荷运行,开关设备的温度不断升高、开关触电出现熔断现象,则需要更换开关设备就能恢复低压侧的正常运行;如果是由于开关拒动造成的,则需要排除开关拒动是由于主变低压保护装置失效造成的、还是保护装置没有及时监测到线路过电流和过电流并采取隔断措施导致低压侧跳闸故障,则需要检查保护装置性能。主变低压侧出现故障的时候,可以采用故障隔离方式,关闭主变低压侧的故障开关,并进行通电测试,如果是开关问题,通电以后出现保护盾牌。还可以进行拉合试验,检查主变低压侧的开关拒动线路,找到跳闸故障的原因。

2.3线路故障处理

单相接地故障发生以后,值班人员立即报告调度人员和相关负责人,并按照变电站调度人员的指令找故障的位置。检查变电站内部电气,查看是否可以找到故障点。可以将母线分段运行,并列的变压器分列运行,找到故障区域。检查互感器是否出现熔断、避雷器有没有被击穿,在确定所有的电气设备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瞬停依次拉闸处理。依次断开110k V 线路母线的分路开关,如果断开某一路开关时,接地系统信号小时,则可以判断停电路线存在接地故障,则主要及时处理故障线路就可以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如果采用瞬停分路开关后依然出现接地信号,则说明接地故障没有发生在断开线路,需要及时恢复供电。再依次瞬停其他线路,直到将故障线路找到。小电流接地配电网中,一般设置了绝缘监测装置,如果配电网发生接地故障,则线路电压和相位不会发生变压,因此不需要立即切除故障,线路还可以运行一到两个小时。但是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可能升高2倍,从而导致非故障线路的薄弱位置出现故障,接触不良位置可能产生放电现象,并在一定条件下产生谐振过电压,对电网危害更大,因此需要立即进行处理。由于单相接地故障危害比较大,因此,为了降低接地故障对电网的影响,要求变电站工作人员要日常做电气设备的保养维护,及时发现设备的缺陷,提高设备绝缘水平。

2.4及时更新变电设备

变电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力运行的稳定,由于变电设备的使用年限都很长,所以要重视变电设备的维护工作,并且对严重老化和达到使用年限的变电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首先,要做好对设备的巡视工作,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在巡视工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避免留下安全隐患。其次,要加强对变电设备的检查,并形成书面的材料汇报给管理人员,让其对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有深入的了解,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和更换,避免影响整体的电力系统。最后,要对运行中的变电设备加强观察,增加巡视的频率,保证设备的运行处于正常状态。在实际的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计划来进行维修,特别是对计划中的重点注意事项着重关注,在维修前可以制定一个紧急应急预案,来防备维修时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保证设备的维修效率和质量。可以成立一个变电设备巡视小组,选取专业细心的工作人员加入,维持对变电设备的掌控,对变电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行了解,发现即将退役的设备要及时上报,做好更换的准备。对于变电技术落后的地区,电力企业应该重点提高落后地区的技术手段,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考察,了解该地区的变电设备的基本情况,对老旧的变电设备进行更换,使其能够满足供电需求。避免长期的负荷状态,降低设备发生故障的几率,保证供电的稳定性。

结语

通过对全文的总结可以得知,变电运行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电力供应的整体效果,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不断强化对变电运行环节跳闸故障的分析与处理,通过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降低变电运行中的跳闸故障问题,提升电力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而促进我国电力供应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蔡翠平.变电运行中跳闸故障及处理技术要点浅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9):35-36.

[2]王昌松.变电运行中跳闸故障及处理技术要点分析[J].电子世界,2017(10):14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