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客运组织安全及控制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4
/ 2

地铁客运组织安全及控制措施

陈文静

天津市轨道交通运营集团 天津市 30000

摘要:近年来,城市建设越来越好,地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有利于缓解交通压力起着很大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当地的经济实力,因为地铁交通相对较大,每天一个交通枢纽拥挤,等等,如果没有合理的方法为客运组织工作,很容易产生一些安全隐患,因此一定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对地铁客运组织,加强安全管理,确保乘客的安全上出。

关键词:地铁客运;组织安全;控制措施

引言

针对地铁客运组织方式及安全管理进行分析,介绍了如何进行地铁运营组织,包括日常客流组织、紧急情况下的客流组织,并分析了如何进行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主要内容有: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力度,安全关前移,落实安全责任制,构建安全运营管理体系。

1地铁客流组织的原则

安全、及时、有效是地铁客运组织的基本原则,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亦需遵守能疏导和不可控的原则。地铁站管理人员应根据本站的客流特征和设备安排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地铁客流组织预案,确保进出站客流顺畅。首先地铁单站应严格按照由下至上和由内至外的基层原则运用三级客流控制举措。在突发大客流的情况时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采用多种客流控制手段以实现有序和可控的目标。其次地铁换乘站应以安全、可控和统一作为其客运组织原则。在换乘站应选用经验丰富的值班站长承担客流指挥任务,其客流控制原则是由内之外,由下至上,先控人闸客流,再控换乘客流,以此保证地铁站台的安全性,避免出现客流失控状况。最后应严格遵守地铁线网联控组织原则,优先满足主控站内的客流疏导期,进而有效缓解高满载率区段之中的客流压力。

2地铁客运组织安全管理难点

2.1面对突发事件车站人员不足

随着用工性质的转变,线网部分车站在2016年逐渐进行改革,优化人力资源,减轻企业人力成本,在车站人员编制上进行的调整压缩。使得车站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人手不足成了突出问题。2016年地铁五号线部分车站进行了客运值班员岗位优化,人员减少对车站进行客流控制以及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处理显得抓襟见肘,今年还将继续推进对站务人员的岗位优化。如何进行风险管理以及事前预控显得尤为重要。

2.2地铁车站服务设施设备用品管理

地铁车站内的服务设施设备用品主要分为以下四种:(1)服务设施,主要指乘客搭乘过程中接触或使用到的各种服务设备设施及其状态;(2)服务用品:车站和列车中各种用来规范乘客乘坐行为,让乘客获取必要的客运、票务、安全等方面信息的小画框、宣传贴纸、广告灯箱、列车看板等;(3)资源经营设施:指由地铁资源经营中心负责的地铁范围内具有商业盈利(收费)性质的设备设施。这些设备设施分为固定和临时两种,在采用固定的服务设施设备时需要考虑到后期车站的客运组织以及对车站安全的影响,尽量使得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后对车站的客流组织产生积极的影响,综合考虑优缺点而进行布置。临时的设备设施在投入使用前需考虑好在车站摆放使用的位置,避免影响车站客流正常的行进流线,加强设施设备监管管理,避免出现误伤乘客事件,出现故障及时报修修复,减少对客运服务的影响;使用完毕后尽快摆放在固定存放位置。今年上半年线网各车站将加装安检机加强安保力度,势必对车站的客流组织造成影响,它能减缓乘客进站候车的速度,从而减低了车站15分钟进站客流数。但是延长了乘客在站厅的等候时间,降低了服务质量,尤其在早晚高峰阶段,乘客对此颇有雅怨言甚至不服从车站人员的指引,引起投诉。而安检机的安装减少了站厅有容纳乘客的有效面积,对原有的客流组织控制造成影响,每个车站得重新制定新的符合本站的客流组织预案。

2.3如何有效开展客流组织工作

面对日益攀升的客流量,运能与运量的矛盾日益凸显,客流量时间以及空间分布的不均衡给客流组织以及行车组织带来巨大的挑战,工作日“削峰”、提升行车组织效率成为了广州地铁急需解决的难题。常态化客流控制以及突发客流控制两种客流控制方式需要不断的摸索,结合各车站的具体客流量而制定,保证能够发挥出最优的效果。在客流控制时加强对乘客的引导工作,保持进站客流的秩序平稳、上下车过程中避免夹人夹物,避免乘客冲门的行为。当采取客流控制措施后仍然无法缓解客流趋势时应及时的启动线控、网控等客流控制方式,保证客流安全。

2.4特殊天气对地铁安全的影响

近年来因特殊天气造成乘客雨伞、物品掉落轨道给地铁的行车组织以及后续的客流组织带来影响的事件频频发生。雨伞掉落轨道小则造成线路晚点,重则可能雨伞挂到接触轨引起着火造成设备损害。如若发生在高峰期,列车晚点给大客流车站将带来巨大的压力,无法及时输运站台候车的乘客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后续的行车调整也会对车站的客流组织带来不稳定的因素,这就需要提高一线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保证行车、客运安全。特殊天气还需关注站内乘客行走安全,在大雾、暴雨天气下地铁和地铁车站出现安全风险的几率增大,车站要避免因地面湿滑造成乘客摔倒引起客伤事件,及时清去积水,加强站内安全宣传,摆放防滑告示和防滑地毯。发生乘客在地铁管辖区域内受伤事件应及时介入救助,挽留证人,做好证据的留存。

3地铁客运组织安全及控制管理策略

3.1做好地铁站台客运组织安全及控制管理

站台是地铁中最为主要的枢纽,也是客流量最大的地方,所以一定要密切关注乘客的信息,对此,站台的工作人员一定要通过监控系统对站台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做好乘客上下车动态信息、对站台内的突发情况及时介入,加强对乘客候车的指导。另一方面地铁工作人员要合理利用地铁安全防护设备,合理放置栏杆、指路标识等设施,同时对志愿者进行合理安排,尽量减少混乱局面的出现。还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一些老幼病残人员要进行着重的关心,对弱势群体进行合理安排,对于那些携带大件行李的人员组织其到特定的区域候车。另外,针对异常天气也要做好相应的措施,在阴雨天气时要放置防滑设备,做好清洁工作,同时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提醒乘客注意安全,以保证乘客的顺利出行。在大雾天气时,要加强对各个设备的维护工作,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当出现大量乘客滞留在地铁车站时应及时关闭站内的福地,合理划分滞留区域,以免对其他乘客产生影响。通过上述措施,不断提高地铁站内客运组织安全,为乘客提供良好的乘车环境。

3.2做好地铁人闸机客运组织安全及控制管理

人闸机管理也是地铁客运组织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想实现科学地控制客流量并保证人流顺畅,一定要确保开放两台以上的闸机,此外也可以采用进闸机安排回形阵形式,这种方式可以加强对地铁通行秩序的控制。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在乘客进闸前进行拦截并采用分批次进入的方式,从而实现合理控制,注意一定不能关闭进闸机,这样只会造成站内乘客拥挤,更加难以控制。

结语

地铁的建设与应用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的压力,客流量的大量增加为促进了地铁运营公司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客运组织与安全管理问题也凸显了出来。为了保证地铁的正常运营和乘客的人身安全,地铁运营公司应该注重地铁客运组织的管理,不断强化组织和调度工作,应用多种措施保证地铁运营的安全水平,从而促进城市交通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亚.地铁客运组织方式及安全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37(28):63-64.

[2]谢於男.地铁客运组织方式及安全探讨[J].科技风,2020(14):98-99.

[3]张国宝.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