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准确地把握住规范内涵——关于监理务实中运用规范的一点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3
/ 3

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准确地把握住规范内涵——关于监理务实中运用规范的一点体会

刘宏武

深圳市合冠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摘要:监理工作是一项程序控制性工作。监理通过程序控制,监督施工单位按图纸、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从而达到设计预定功能。要真正地达到程序控制的目的,必须熟悉和应用好相关规范。然而,在现实中熟悉规范不等于会运用规范,规范也是活的,只有正确地把握住规范的内涵才能真正地运用规范。下面我以自己在监理工作中对规范的运用方面的几个实例来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及建议。

关键词:质量控制、基础灌浆、完善水利水电工程验评

一 水库防渗墙取芯检测

2005年我在一座大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监理部从事专业监理工作。该水库原为粘土心墙土坝,因心墙填筑质量差和清基不彻底等问题,运行中存在渗漏(坝基绕渗和坝体渗漏)险情,经安全鉴定为三类坝,需进行除险加固。由长江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该水库除险加固设计,采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进行处理。设计: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宽600mm;主河床处最深达53.5m;抗压强度:R28≥2.0Mpa;渗透系数:K<i×10-7cm/s(1≤i<10);弹性模量:<1000Mpa;允许渗透比降:J>60。设计还要求:对接触带墙底清基沉渣取样进行检测。如何进行检测呢?——取芯,如何进行取芯呢?——钻孔,按规范要求进行钻孔! 那么按规范要求进行钻孔能否达到取芯检测的目的呢?答案是不能! 我们知道,规范要求防渗墙的施工允许垂直度为不大于4‰,钻孔允许垂直度为不大于1%,在深达53.5m宽600mm的防渗墙中取样很难保证防渗墙侧不被钻穿。根据同期施工的其他单位防渗墙取样都不成功就证明了这点。作为监理,我认为如何进行检测是我们作为监理应该而且是必须考虑的事!不光要进行“事前”和“事中”质量控制,而且我们也要注重 “事后”质量如何进行检测来证明达到设计指标要求。所以,在施工前,我就考虑到如何取样检测的问题。为了解决接触带墙底清基沉渣取样的技术问题,在施工前我们就专门要求施工单位设置由坝顶向下埋设深50m的钢管进行专门取样导孔,较好地解决了取样孔斜操作符合规范要求但不能保证得到满意结果的问题。经事实证明:一次就取到了合格的试样。

此案例说明:死按规范操作用但不一定能达到规范的结果!规范也是要用心才能真正应用得好!

二 砼管道安装质量控制的问题

砼压力管应用较广泛,广泛应用于各工程,我们知道承插压力管漏水薄弱环节就是接头,接头安装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管道(接头)漏不漏水。但,我们规范[1]对砼管道的安装质量事中控制和评定存在一个明显的失误——就是把柔性管道接口安装,这么重要、对管道使用功能直接产生影响的重要工序仅当作一般项目来控制(合格率80%),而不是当作主控项目来100%保证质量,由此从工序质量控制上,管道存在漏水之虞。

2008年我从事一座自来水厂的建设管理工作,主干管总长2km 采用DN600mm预应力钢筋砼管,工作压力0.8Mpa,单根长4m,承插式橡胶圈柔性接口的连接方式。为了确保质量,先施工100m(25根)作为试验段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P=1.2 Mpa,管道24个共有4个接头发现有明显浸润渗水现象。后停止试验,检查发现,这4个接头存在轻微橡胶圈扭曲情况,由此引起承插式橡胶圈柔性接口承插深度比正常偏短10mm左右。采取立即更换橡胶圈,重新安装确保接头的承插深度措施以后,经再次水压试验,试验管道全部合格。

随后,管道安装施工过程中,我们制订了专门的管道施工承插记录表,确保了每一根管道其承插深度必须达到厂家提供的管道承插深度要求。经压水试验:管道施工质量全部合格。给水管道正常运行工作压力都较大,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尤其显得重要,施工中采取严格控制管道的承插深度的办法,是非常可靠的、也是操作性强、简便易行的管道安装施工事中质量控制措施,是确保管道施工质量合格的重要保证。

此案例说明:规范也不是面面俱到的,也有其落后性。严格控制好过程质量才是事后质量检验合格的根本保证。但,对砼压力管道,规范上却忽视了管道接头安装质量必须确保100%合格的要求。

三 灌浆的问题

基础灌浆是我们工程中应用很广的一项工艺,然而,灌浆也是我们监理难以监理的难点。在灌浆施工中我们监理之所以认为难以控制,就是因为不能正确处理好“按图施工”和“按规范”施工的关系,说到底就是不能正确理解灌浆施工规范。在灌浆方面严格要求施工单

位 “按图施工”,这样说其实是不对的!我国规范规定设计阶段地勘钻孔孔距50—100m,设计图纸孔距是以设计地勘资料为支撑提出的,而实际地质情况往往是几米之间变化就极大,设计地勘的精度不能也不可能满足施工需要的详细地勘工作。规范要求,对地下隐蔽工程(如地下连续墙、地下帷幕灌浆等等)的施工,施工单位要打先导孔进行了补充施工地质勘探。我们有的监理和施工单位都说,我按设计孔距施工,但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其根本错误原因在于没有理解灌浆工程施工规范!也就是说,在灌浆方面,我们要以设计指标参数为控制,根据实际地勘结果进行施工调整。2008年我监理水库堤防灌浆,设计孔距为单排@2.5m,在施工中我们采取逐序加密的办法,第一序5.0m, 第二序在第一序孔中间加密,前且作为前序孔的检查孔,第三序孔又在第二序孔中间加密作为前序孔的检查孔。实际施工坝段长110 m,其中:75m为单排孔距@1.25m、

35m为单排孔距@2.50m,各序孔距依地质情况不连续分布。值得说的是,灌浆理论有很多,但归纳起来无非就三种:压迫滤水、流动沉淀、就地充填[2]。无论那种理论都涉及到灌浆体积收缩的问题。所以,有防渗要求高的工程,我们千万要注意进行复灌、屏浆等工序。大多人认为,我已达到了灌浆要求,为什么还要继续灌30min多才结束呀,这是不是有点浪费啊!其道理就是如此!。

此案例说明:正确处理好灌浆“按图施工”和“按规范”施工的关系!设计图纸是依据设计地勘进行设计的,而设计地勘精度满足规范要求,但不能满足施工地勘精度要求,所以,实际灌浆参数施工中要依实际地质情况进行施工调整,不可机械地执行“按图施工”。

四 关于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评定表的问题

质量评定表是规范的浓缩,也是我们进行质量控制的量化要求。然而,在施工中如何真正地运用好、掌握好质量评定表,还需好我们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去准确地把握规范的内涵。下面我就《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中的相关事例来加以说明。

岩石地基帷幕(固结)灌浆单孔及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该表存在低于《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2014)要求的情况,如:SL62-2014规范1.0.8:帷幕灌浆和固结灌浆工程应使用自动测量记录仪,灌浆记录仪应能自动测量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备注:评定表表述为帷幕灌浆和固结灌浆工程宜使用自动测量记录仪)。灌浆工程属于地下隐蔽工程,在实际施工质量控制中自动记录仪显得特别重要。2015年我监理过一座水库大坝帷幕灌浆,灌注吃浆量在3.5L/min,达不到设计要求小于1L/min的要求,现场监理员因故走开约40min后,返回再观察灌浆量为0.6L/min,我查验施工单位自动记录数据,发现其中有约15min未灌注,经询问为施工单位擅自采取了待凝措施,后立即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扫孔重新灌注。水利灌浆工程质量标准一般要求极高,必须采用可视量化的自动测量记录仪才能真正地确保控制好灌浆施工质量。

表1.20-2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试块质量评定表 该表的填写因表的制作不科学,以及运用说明方面的欠缺,所以我们较难准确地把握好。比如若C20砼:若8组试样均为C20,那么按表的评定其σ=0,Cv=0 ,评定为优良;而若另8组C20 、C27、C20 、C25、C28、 C25 、C21、C23,那么按表的评定其σ=3.11,Cv=0.132 评定为合格。其评定结果明显不合理!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就是因为该表不符合“数理统计原理”! 按数理统计原理:样本少时,统计结果偏差大,代表性就差。再就是存在的另一个普遍错误是对数理统计的砼强度保证率的认识错误。在监理工作中,检查发现有绝大数单位把“表1.20-2检查项目‘3’” 砼强度保证率填写为100%。我们学的高数数理统计理论:概率分布函数沿X轴正向无穷大地趋近于1。若数理统计中出现100%的保证率肯定是错的!我们在对数据进行排频,比如年水文数据排频,其频率计算公式为:n/(n+1) *100%也是为了避免出现100%的保证率。所以,凡是工程数理统计,绝不能出现100%的保证率!

对表1.20-2的填写:在具体工作中我是这样处理的:一是检查项目‘3’保证率最大填写为99.99%;二是按表进行数理统计计算和填写,但对组数小于30组的,一律只作合格等级的判定,不评优(即使符合优良标准)!有的规范要求,在样本少于30组时,一般不宜进行砼统计质量的优良评定。

此案例说明:评定表格填写要运用相关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的填写,否则会出现评定数据合格而不能满足施工质量合格的要求。

五 完善水利水电工程验评的建议

1.与国际接轨只设定一个合格标准

当前我们水利仍设立有优良评定等级一并评定。“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是国际上通用的施工质量验收原则。验评分离就是把质量检验与质量等级评定分开,与国际接轨只设定一个合格标准。通过验收即为合格,没通过即为不合格。把工程质量优良评定作为推荐性标准,由政府认可来实施。

2.建议增加围堰工程专项质量控制验收评定

围堰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特点,围堰工程一般是临时措施工程,但往往又是攸关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屏障工程。对临时工程往往都抱有临时思想,不够重视,若采取对围堰工程进行验收评定方式,从观念上进行校正、从措施上进行落实,可确保围堰工程发挥出安全屏障工程作用。

借此机会我也劝一劝我们水利监理同仁,在掌握好水利规范的同时,不妨多涉览一下建设方面的相关规范,这样对我们的工作是大有裨益的。比如,我曾经对比过水利与建设两部门关于设计变更提出的问题。水利监理规范直接写出:监理、施工、设计、建设单位都可直接提出设计变更申请;而建设监理规范是这样表述的:监理单位可把自己的变更意图通过指示施工单位进行变更研究,并提出相应变更申请。变更审核中,规范赋予了监理居于核心审核权,正因为如此,所以,建设监理规范就规避了监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类似中国足协一样的行为! 在设计变更处理上建设规范比我们水利规范比较起来更规范!

结语:

总之,要真正地应用好相关规范,必须正确地把握住规范的内涵;如何真正地把握住规范内涵在于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万变不离其宗”,规范也是我们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应用,只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就会变规范为我们监理务实工作中得心应手的良好工具!

参考文献:

[1]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628-2008

[2]张景秀. 坝基防渗与灌浆技术[J].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3]季德琴.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及具体方法[J].大科技,2018(11):111-11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