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清磷及 iPTH清除的临床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3
/ 3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清磷及 iPTH清除的临床效果评价

高宁安

溆浦县中医医院 肾内科 湖南省怀化 419300

摘要】目的探究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清磷及iPTH清除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查病例号按照奇数偶数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纳入25例,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即为实验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即为对照组,详解两组的治疗效果、血磷、钙、肌酐、甲状旁腺素水平、iPTH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前,对比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血磷、钙、肌酐、甲状旁腺素水平及iPTH清除改善无差异,P>0.05;干预后,对比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iPTH清除率升高,血磷、钙、肌酐、甲状旁腺素水平改善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对尿毒症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可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血磷、钙、肌酐及甲状旁腺素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iPTH清除率升高,值得临床深究。

【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尿毒症;血清磷;iPTH清除率;临床效果

慢性尿毒症主要发生于各种慢性肾脏疾病之上,主要是因为肾单位受损,肾功能逐渐减退会是的患者出现不可逆转的肾功能衰竭。目前临床治疗该项疾病的主要包括肾移植及维持性血液透析等,但是肾移植因为肾源紧缺,治疗费用巨大不能够较好的普及,因此使得维持性血液透析作为治疗慢性尿毒症重要方法[1]。本次研究中,针对尿毒症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分析其效果,详解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查病例号按照奇数偶数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纳入25例。

实验组,男:女,10:15,年龄区间为25~75岁,平均(50.25±8.26)岁;病程区间:1~13个月,平均(6.32±1.12)个月。对照组,男:女,11:14,年龄区间为26~76岁,平均(50.88±8.39)岁;病程区间:1~14个月,平均(7.12±2.23)个月。本次研究均得到医院伦理会同意,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以及病程),表示无差异,即P>0.05,结果中的观察指标可展开对比。

纳入标准:经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尿毒症的临床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是在自愿的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服从本研究的安排。

剔除标准:剔除开展不规律血液透析者;剔除具有严重出血倾向者;剔除合并心力衰竭者。

1.2实验方法

实验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使用日本旭化聚砜膜15uc透析器,设置超滤系数,55ml·h-1·mmHg-1,设置血室容积为90ml,设置厚度为45μm设置有效表面积为1.5m2

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使用BLS514SD透析器,设置超滤系数为26 ml·h-1·mm Hg-1 ,且设置血室容积为77 ml,设置厚度为35μm,设置有效表面积为1.4m 2。两组患者均采用德国Fresenius透析机,将碳酸氢盐视为透析液,设置血流量为每分钟280ml,超滤量为4L,透析液流量每分钟500 ml,将低分子肝素作为抗凝剂,每次透析时间大约为4 h,每周2~3次[2]。 连治6个月 。

1.3观察指标

①治疗效果: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血磷、钙、肌酐、甲状旁腺素水平改善显著。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逐渐消失,血磷、钙、肌酐、甲状旁腺素水平逐渐改善;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未见消失,血磷、钙、肌酐、甲状旁腺素水平未见改善[3]

②血磷、钙、肌酐、甲状旁腺素水平;

③不良反应:低血压、寒战、呼吸困难、出血及凝血等。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计量资料为血磷、钙、肌酐、甲状旁腺素水平,计数资料为治疗效果、iPTH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前者用(5f27af8bb7f86_html_27f28ec49f68deb9.gif ±s)表示,t检验,后者用(n,%)表示,5f27af8bb7f86_html_19f534e8eaa73caa.gif 检验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结果P<0.05或P<0.01,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评定治疗效果(对照、实验组)

对比对照组76%,实验组的患者治疗效果升高96%,P<0.05,见表1。

表1 评定治疗效果(n,%)

组别

例数

有效

显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25

10

8

7

72.00

实验组

25

20

4

1

96.00

5f27af8bb7f86_html_19f534e8eaa73caa.gif

--

--

--

--

5.357

P

--

--

--

--

0.020

2.2评定血磷、钙、肌酐、甲状旁腺素水平(对照、实验组)

干预前,对比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血磷、钙、肌酐、甲状旁腺素水平无差异,P>0.05;对比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血磷、钙、肌酐、甲状旁腺素水平改善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 评定血磷、钙、肌酐、甲状旁腺素水平(5f27af8bb7f86_html_27f28ec49f68deb9.gif ±s)

组别

时间

血磷(mmol/L)

钙(mmol/L)

肌酐(umol/L)

甲状旁腺素( mg/ml)

iPTH清除率(%)

对照组

治疗前

2.39±0.42

1.89±0.20

801.25±538.12

456.28±19.32

147.59±7.35

治疗后

2.21±0.42

2.03±0.18

678.25±42.15

421.69±15.48

45.25±7.38

实验组

治疗前

2.39±0.38

1.90±0.11

800.12±52.14

453.25±19.02

48.26±7.36

治疗后

1.82±0.31

2.49±0.30

598.12±42.03

300.29±12.05

23.56±6.72

t(后)

--

3.735

6.574

6.730

30.942

10.865

P(后)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3评定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实验组)

对比对照组24%,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0%,P<0.05(5f27af8bb7f86_html_19f534e8eaa73caa.gif=7.142;t=0.007);对照组:低血压1例,寒战1例,呼吸困难2例,出血1例,凝血1例;实验组:低血压0例,寒战0例,呼吸困难0例,出血0例,凝血0例。

3讨论

老年尿毒症患者容易出现钙磷代谢异常,主要是由于患者自身疾病特点,同时加上患者的身体质差,肾脏功能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进而引发患者出现钙磷代谢异常等。 尿毒症的常见并发症为钙磷代谢异常,且发病率较高,随着目前尿毒症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使得老年尿毒症钙磷代谢异常发生率增加,临床上针对该病患者主要是延长其生存期,提高其生存质量等[4]

上述研究中,对比对照组76%,实验组的患者治疗效果升高96%;实验组患者的血磷、钙、肌酐、甲状旁腺素水平改善显著;对比对照组24%,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0%;P<0.05,分析原因:血液透析是借助半透膜原理,通过开展扩散、对流等方式排除患者体内的尿毒症毒素及多余电解质,进而达到净化血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高通量血液透析技术主要是借助人工合成膜高通量血液滤器在容量控制的透析机上展开的血液净化技术,主要因为人工合成膜具有较强的通透性和溶质扩散性,因此,使用该技术可积极有效的清除慢性尿毒症患者体内的小分子、中分子及大分子毒性物质等[5]

综合上述,对尿毒症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可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血磷、钙、肌酐及甲状旁腺素水平,降低iPTH清除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深究。

参考文献

[1]罗丹, 林彬, 张浩,等.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清磷及iPTH清除的疗效观察[J]. 重庆医学, 2016, 45(22):3137-3139.

[2]甘文平, 冉玉力, 徐海. 高通量透析对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疗效[J]. 世界临床医学, 2016, 10(15):47-48.

[3]马益锋. 醋酸钙联合高通量低钙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6, 27(13):2426-2428.

[4]张东洋. 尿毒症患者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 1(15):84-84.

[5]朱欢扬. 醋酸钙联合高通量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分析[J]. 现代实用医学, 2015, 27(4):497-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