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思维能力的见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30
/ 2

小学数学教学思维能力的见解

党晓燕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辛村中心校薛家庄学校   041600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的任务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敏捷灵活的思维能力。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老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根据学生的特点、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抓住教学契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思维能力 措施方法

数学思维能力,即在学习数学时能够用一些符合数学逻辑的观点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如转化思想和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等,这些都是数学思维能力。 在实际教学时,学生具备数学思维,才能更好地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才知道每一个数学理论该如何去解释。 数学思维能力更像是学习数学的一把钥匙,来帮助学生去学习数学,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数学上的很多理论和概念,依靠其他的思想和逻辑并不能很好的证明和阐释,这个时候是需要借助数学思维的。 数学思维提供了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数学学习时,学生应该学会去设想、猜想、分析和探索,这样才能明白数学的奥秘,从而感受到学习 数学的乐趣。 学会辩证,学会推理和分析, 才能更好地学习数学。 这些能力都包含在数学思维能力里面,值得老师去重视。 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时必须去具备的,老师们应该注意这方面的教学问题。

  1. 串连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就是思维的深度,是发现和辨别事物本质的能力。数学思维的深刻性表现在:善于抓住主要矛盾的特殊性;善于洞察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善于挖掘隐含的条件与发现新的有价值的因素,能迅速确定解题策略和组合成各种有效的解题方法。因此,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是培养思维深刻性的主要手段。例如,教学合数时,让学生判断两个素数的积是否为合数,并说明理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整除——约数——素数——合数”这样的知识链去思考:如果素数甲乘以素数乙得丙,则丙除了1和丙两个约数外,必然还有约数甲和乙,所以丙一定是合数。这样的思考过程是从知识的内在联系中演绎出来的结论,能把学生的认识引向概括、引向深层,从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同时,数学思维的深刻性也是小学生对具体的数学材料进行概括,对具体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进行抽象,及在推理过程中思考的广度、深度、难度与严谨性水平的集中反映。要培养思维的深刻性,从低年级开始就应加强训练。例如,可以让学生完整地表达思维过程,总结和概括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到了中高年级,就应该培养学生整理和归纳本单元知识要点的能力,形成知识体系,并让学生抓住题目的本质、规律与内在联系进行高度概括。同时,还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培养学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

二 、完善多媒体教学工具,提升教学质量

学校应该逐步完善各个教室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增加 电子白板、投影仪、电子教材等,帮助学生建立起多维的空 间思维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加系统化的 训练和知识,更加直观方便地进行观察和理解. 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时,学生不仅要记住计算公式,还要理解 这些计算公式是怎么得出的,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学材料有 限,能展示给学生的圆形也有限,这就需要多媒体设备进行 全方位的演示和解答,真实地展现更多圆的相关图形和知识,提高学生的图形理解能力. 一方面,可以节省一些画图的时间,教师有更多时间进行知识讲解; 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教学工具的更新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具有直接关系,新型教学工具在教学任务中减轻 了教师的压力,也提高了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三、 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解题过程的思维培养

对数学解题过程的讲解需要教师具有高度的耐心和逻 辑能力,在讲解的过程中要详细且清楚地讲好每一步的计 算步骤,并将这种解题的思路教授给学生,使他们对同一类 问题达到深刻的理解,彻底搞懂同类题型解答的思维逻辑. 例如,在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应该教学生对小数 点前后的加减进行分开计算和进位,对一些小数比较多的 数字来说,要注意进位和整数去零,通过拆分再整合的计算 方法,将原本多位数的加减拆解为单位数加减法,利于学生 计算. 也可以利用整数加减法的规律来引导学生,当遇到小数加减不会算的时候,可以采取将小数看作整数的方法来 计算,通过这样的思维转换,学生只需要口算就可以得出计 算结果,从刚开始觉得很难,到后面的得到结论,整个解题 过程对他们的自信心也是一种极大的鼓励. 通过解题方式的传授,使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充分掌握学习方法,从而提 高数学思维能力。

四、小学数学进行游戏与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游戏,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生比较爱玩,只是直白的教学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让他们投入学习,老师可以去借助一些有效的手段。 在实际教学时,借助一些数学游戏,来让整个教学更加的有趣,让学生去主动参与游戏,参与教学,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学生在参与游戏时,老师可以去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去掌握数学的理论,以及一些数学的观点,让学生在游戏中去接触数学,掌握数学,对数学产生兴趣,愿意去学习。 在不断接触和运用中,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然后不断进行培养和锻炼,从而让学生去具备数学思维能力,很好地运用数学思维能力。 我们想要在实际教学中中去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开展数学游戏是一个不错的尝试。另外,老师在实际教学时,可以多引入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以及问题, 让学生运用数学的理论和自己的方法来进行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既让教学和生活实际相连提高了教学的全面性,又能让学生在做习题中提高自己的运用。 老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就是为了让学生去利用这种能力去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老师让教学更加的贴近生活,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去运用数学思维能力, 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去运用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淑红.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7(10).

[2]朱阳金.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

[3]覃凤娟. 数学思维和数学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J]. 读写算: 教师版,2015( 6) : 2 - 3.

[4]税忠. 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 中国校外教育,2016( 11) : 73 -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