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疆双语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30
/ 1

浅谈新疆双语人

范相宁

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米夏镇恰热克小学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地区,各民族在广泛的接触中,互学语言,存在着较为广泛的双语现象。双语现象的产生是必然离不开双语人。

双语教育研究者通常把双语人分为平衡双语人和优势双语人。 “那些在各种场合都能近乎同样流利地使用两种语言的人”叫做平衡双语人;而双语人的两种语言中有一种语言表现出优势, 可以称为优势双语人。

由此,我们把新疆双语人的类型分为三种:

1 . 民汉语平衡发展的双语人

平衡双语人的两种语言能力都比较强 , 能够在不同的场合,熟练地选择、运用两种语言中的任何一种来进行交际,能在不同的语域中自由地转换语言。这种理想的双语人是很少的。 在少数民族双语人中平衡双语人也不是很多,集中在一些上层知识人士中。

这种双语人,在语言上能够熟练转换使用,可能在文字方面就不是那么平衡了。据我个人调查,民汉语平衡发展的双语人,在少数民族、汉族中都有,只是数量极少。一些少数民族在汉族地区长大,或者长期在汉族地区生活居住,他们的汉语水平提高的很快。同时,维语作为母语,不能不掌握。如我校五年级一班的艾丽菲热同学,从小随父母在山西生活,她的汉语水平与汉族小孩一样,为了更好的学习维语,回到新疆。同样,一些汉族在少数民族地区长大,或者长期在少数民族地区居住,他们的维语水平与汉语水平不相上下。如我校的梁国宝书记,他从小在农村生活,当时还没有双语学校,只能去民族学校上学,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维语水平挺高的很快,同时,汉语作为母语,必定是要学会的。

2.以母语为优势语的双语人

双语人的两种语言熟练程度不一样, 成为优势双语人。其中母语优势双语人是指,双语人的母语更为熟练一些,水平更高一些,另外一种语言则达不到母语那么熟练。 比如一些少数民族双语人的母语水平和母语单语人没有差别,甚至还要好过一般单语人,但他们的汉语水平就不如母语,虽然也能用汉语进行交际,但多少还存在发音不准、表达有错误等问题。 以母语为优势语的双语人在新疆少数民族中为多数。在南疆的多数双语教师就是由着种双语人承担着双语教学工作。从2007年开始,自治区各大院校有了免费师范生,专门培养双语教师,这些人多数都是汉族,有些甚至一点维语都不会。他们以汉语为优势,维语会说、会认,只是达不到汉语那么熟练。南疆的双语教育主要就是要这样的双语人承担教学工作。

3.以汉语为优势语的双语人

一些民考汉或是在汉族地区长大的少数民族,他们的汉语水平明显要高于母语,表现出汉语优势。以汉语为优势语的双语人在新疆少数民族中也是少数,且多半都是在县城或者大城市居住生活的。

新疆的双语教育是一条漫漫长路,如何用好新疆的双语人也是关键之一。

浅谈新疆双语人

范相宁

20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