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与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9
/ 2

新时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与创新研究

赵祥新

日照华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山东省日照市 276800

摘要:目前,建筑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由于现场环境复杂,机械设备种类较多、人员较多,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为保证现场施工作业安全,采用正确的安全管理模式是必不可少的。文章结合安全管理重要性,探讨安全管理模式创新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建筑施工;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安全管理

引言

近几年来,为了满足现实发展需要,人们对建筑工程的需求逐渐增加,使得建筑工程规模更加庞大,设计的内容更加复杂,经常会出现交叉作业的情况,这使得工程施工在管理时会面对许多的困难,直接增加了工程施工中危险因素的发生。从中可以看出,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1安全施工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

安全施工管理的含义。安全施工管理主要是指为达到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率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措施,主要包括施工进程的安全管理和施工者的安全管理两个方面。施工进程安全管理,一般来说,主要是指在施工期间确保相关施工者的生命安全。而施工者的安全管理,主要是指对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主体进行的不规范施工行为约束、进行安全管理培训等方面的一系列措施。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只有从这两方面进行严格的管理与约束,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安全施工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意义。首先,实施安全施工管理有助于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在现阶段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都会受到施工质量和工期的要求。而施工安全问题是导致施工进程受阻的重要因素,一旦出现施工安全事故,不仅会在事故后期处理的过程中耗费大量的人力、时间和精力,同时还会导致施工场地及建筑物资受到损害。因此,通过安全施工管理能够有效地预防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了建筑工期的如期完成。其次,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实施安全施工管理还有助于企业声誉的维护。施工单位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如果频繁出现安全施工安全问题,不仅会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严重损失,同时对企业的声誉也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损害。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安全施工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维护企业社会声誉的重要管理措施。

2新时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与创新策略

2.1提升对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来说,首先应该做到的是提升相关管理人员和建筑施工者对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才能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落实安全管理。对于相关安全管理人员来说,要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认识到自身的安全管理行为对促进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的重要意义,并且在工作的过程中,落实安全管理,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关注,做好日常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掌握相关安全事故处理的方法。对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事项进行第一时间处理,将安全事故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对于施工人员来说,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对自身负责,加强安全意识。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以安全为导向进行合理的操作,避免不必要的意外的发生。

2.2 建立完善的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只有保证安全管理制度的规范性和完善性,才能充分依据建设实际,实现对建筑工程的全过程监督。具体来说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内容:第一,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检查,明确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结合不同的安全隐患进行有效的处理。建筑工程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和施工机器设备,只有保证人员的安全性和施工设备的优良性,才能为施工安全提供保障,避免作业人员受到安全方面的威胁。第二,构建完善的建筑单位准入制度,建筑工程涉及多方面的施工内容,复杂性较强,只有全面控制施工人员因素,严格禁止与施工无关人员的进入,进一步保证施工安全。第三,打造一支专业能力较强的施工队伍,所有施工人员没有相关证书,绝对不能参与施工工作。

2.3加强安全宣传教育

施工单位应该结合现场设计需要来设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比如地基开挖施工的安全专项方案、脚手架施工的技术操作规范、塔吊施工安全管理保准等,并且制定出应急预案,保证在安全事故发生后也不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使得各项现场工作都能够有序组织开展进行,提高总体的施工效果。从实际情况分析,设计方案对于现场施工的影响是巨大的,只有设计方案达到较高水平的要求,才不会给现场施工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尤其是一些具备高风险的施工项目,比如脚手架施工、塔吊施工等方面。因此,为了能够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现场的安全性,就要做好人员培训,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力度,使得所有人员都具备较强的安全管理技术水平,能够掌握必要的安全操作技术知识,防止在现场出现意外事故问题。对于工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要明确的确定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于引发安全事故的责任人进行必要的惩处,以更好地消除安全事故问题。现场安全监理工作要按照要求逐步进行,保证各项方案都能够落实到位,加强检查与管理,保证各个细节部分都不会存在任何严重的问题,有效地提高工程的总体安全水平。

2.4加强现场监督管理,建立安全风险防控体系

施工现场是安全管理的一线,也是确保整个建筑工程安全有序建设的关键。施工现场一方面提前建立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现场落实监督管理,识别安全风险,根据安全风险等级采取对应的防控措施。另外一方面落实应急保障机制,确保人员、设备、工具、物资等准确到位,并定期演练应急处置预案,确保全员掌握安全操作标准和规范,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此外,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工程开工前,必须开展全面的施工安全预评价工作,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整改。对于预评价不达标的建筑工程项目,应严令禁止开工建设。

2.5加强对施工材料、设备的管理

施工材料、设备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其质量水平及使用性能直接影响着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这就需要施工方应严格地进行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的管理与检验。首先,施工方应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及各项性能参数及质量指标,进行施工材料、设备的采购、配备,以此保证安全施工及工程质量。其次,安全管理者还应对施工的材料和设备进行完善的管理,通过分类、集中管理、定期检修,来保证施工材料、设备的性能及质量。

2.6加大安全生产费用的投入

建设单位应该改变传统的生产态度,将原来只重视建设进度和经济效益转变成将安全生产、施工进度以及经济效益三者和谐统一。建筑企业必须将安全建设生产真正落实,加大安全生产管理费用的投入,结合施工进度制定更加合理的安全资金适用规划,要明确每一项安全资金使用明细,提高安全资金的是使用透明度,使得安全生产真正切实的得到资金保障。

2.7选择高效的设计方法

如今科学技术持续发展和进步,建筑结构设计技术措施和设计程序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增快,设计人员需要合理地使用各种工具来开展设计工作。其中能够借助BIM技术辅助结构设计来进行各项工作,如此能够显著提升建筑设计的安全性,最主要的就是能够给各项工作的落实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结语

总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只有不断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并积极引进管理人才,更加重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才能顺利解决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彻底规避安全事故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张明照.浅谈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安全控制[J].江西建材,2015(22):287+292.

[2]刘毅,陈浩.关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J].居业,2015(16):141.

[3]陈刚.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探讨[J].门窗,2015(1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