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区域特征 增强区域认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8
/ 2

分析区域特征 增强区域认知

罗玉芳

江苏省泰州市民兴实验中学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区域性是普通高中地理学科的重要特征,教师帮助学生透过大量的、具体的地理现象认识其地理本质,通过分析、审视一定区域的地理特征,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提高区域认知素养。

关键词:分析;区域特征;增强;区域认知

普通高中地理学科立德树人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的综合性思维、区域认知能力。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区域认知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从空间到区域的认识地理环境的学习方法、地理思维方式,有助于增强高中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一、引导学生认识分析区域特征的重要性。区域特征是指某一特定的地理区域内的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的特点,主要是指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土壤气候、水文植被及地下储藏自然资源等特点;也包括区域内人口、工业、农业、聚落、交通运输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综合思维把这些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结合起来,形成区域地理特征。

区域认知能力来源于对该区域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具体分析及特征的把握,是区域要素综合分析基础上的系统了解,学生只有通过对区域特征的把握才能增强区域认知能力。区域是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区范围,它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限。由于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和功能相对比较一致,同时这些特定的性质和功能又区别于外部其他毗邻地区。虽然学生在以往的地理学习中曾接触过众多各具特色的区域,但由于缺乏一定的方法将区域认知能力迁移到学习中来,加之区域的概念和特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法对区域特征进行比较、用整体分析法掌握区域地理特征,从而增强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二、引导学生掌握区域特征比较分析的方法。运用综合性思维从整体上来认识和分析某区域的特征。区域特征是各种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形成的总体特征,需要通过全面系统的分析。在分析过程中要善于抓住主导因素,如气候炎热干燥是撒哈拉沙漠区域特征形成的主导因素,它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其他自然特征,淡水资源和风能资源丰富等和人文特征无常住居民。

比较分析法是学生分析不同区域的典型特征常用的方法,通过对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要素进行对照比较和分析,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某地区的特征,多采用分类比较的形式。如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可以引导学生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视角、按照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分析季风区和非季风的差异。从自然地理来看,季风区的地理位置距海洋较近;非季风区则身居内陆。季风区的地形是海拔较低,大部分地区在海拔一千米以下,东部有许多广阔的平原,平原间的高地多为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非季风区却海拔较高,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季风区的气候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冬季受高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北风气候干冷,夏季盛行偏南风,气候湿润;非季风区的气候受夏季风影响弱,主要为性气候,少部分为高原山地气候,降水较少,气候比较干旱。季风区的水文以河流多为外流河,长江黄河,珠江牛河等大河自西向东注入海洋,且湖泊众多;非季风区的河流多为内流河,数量较少,流量小。季风区的植被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大现状多为农作物和人工林等人工植被;非季风区的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部分山麊带有森林分布。季风区的资源以水能为主,生物资源也很丰富;非季风区的资源主要是风能、太阳能,地下资源天然气比较丰富。从人文地理来看,季风区以种植业为主、工业发展程度比较高、人口比较稠密;非季风区以畜牧业为主、工业比较落后、地广人稀。

比较分析法能够培养学生有序思维能力,对于学生有序思考问题,具体把握地域特征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引导学生掌握区域特征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区域特征是在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

地理特征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体现。对某区地理环境特征的综合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区域。人文环境三大方面之间的关系考虑。

绝对位置与相对位置:主要是引导学生对某地区经纬度位置的一个分析判断,也就是根据一个地理事物的经纬度来确定该地理事物的域位置和区范围,如某地位于0°-30°E,北纬30°N-40°N之间,则我们可以进行区域定位,该地即为地中海。相对位置主要是引导学生思考大陆内部、大陆西岸、大陆东岸和被海洋包围的岛屿四种情况。要从所在或相邻的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大陆内部等进行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某地区位于大陆西岸,且西部是大西洋,东部是北冰洋,且位于北半球,这可以确定该地区为欧洲西部。

自然地理特征与人文地理特征:引导学生分析区域不同的地理位置形成特定的降水和热量的差异,也就是我们讲的气候特征。而气候差异会造成所在区域植被、生物、河流、土壤等会有所不同。而这些要素是构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气候类型,首先可以“以温定带”,通过观察最冷月气温数值来定温度带(小于0℃为温带;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15℃为亚热带;大于15℃为热带。)再“以水定型”,通过观察降水量的数值来推测气候类型(降水集中于冬季多为地中海气候)。

区域特征分析及其综合,是区域认知能力提升的基础,学生借助教师设计的教学情境,开展区域观察、区域调查活动,运用综合分析的思维方法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区域问题,提高学生的区域空间定位能力,区域地理因果分析与推理能力,助力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区域预测、区域评价以及区域要素的优化,有助于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对于学生地理学科学习品质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