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促进城建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8
/ 2

对促进城建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刘兴荣

沭阳县城建档案馆 江苏沭阳 223600

摘要:城建档案工作从性质上讲它属于档案范畴,从特点上讲它属于建设领域,从城建档案工作的形成、性质、特点、立法和现实性分析,城建档案工作应该算是一项新兴的年轻的事业,由于它的性质和特点,管理模式还处于求同存异的效仿和探索阶段,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管理机构、人员编制、馆库建设、现代化管理、投资渠道等问题和矛盾,缺乏法规和政策的指导,产生了很多争议,迟迟得不到解决,已经影响到城建档案工作的正常开展。各级城建档案馆需要研究完善档案管理体系,促进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完善档案体系 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城建档案资源建设,完善城建档案资源体系

1、加强声像档案建设,增强档案馆藏活力

声像档案具有直观的形象性。消失的旧事物不可能重现,一条街道、一座高楼、甚至一个村落的的消失都可以是一瞬间的事情,而声像档案是用视频、音频等记录手段对某一事物、活动的现场记录,它所记录的就是正在发生的,声像档案所记载的宝贵的信息资源是任何传统档案记录方式无法比拟的。通过声像资料可以回顾再现历史。

沭阳在实现“强、富、美、高“的进程中,城镇化建设、市政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新城建设等各项建设活动将保持积极稳妥推进。乡村、村镇、城市面貌每天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身边熟悉的事物有可能稍纵即逝。我们要赶在第一时间把建设会议、重点工程的建设、乡镇风貌、民风民俗、生态文明等重要信息拍摄记录下来,全面记录美丽家乡建设过程,使城建档案能够真实反映城市建设的历史和现状。

2、加强地下管线档案集中统一管理与动态更新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能量输送、物质传输和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被誉为城市的“生命线”。根据《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和补测补绘行成的地下管线档案应当在普查、测绘结束后三个月内移交到当地城建档案馆。目前,沭阳的城市地下管线普查档案的纸质和电子档都已移交至城建档案馆存档。《沭阳县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沭政发(2008)71号)对地下管线归档内容和时间也作了详细规定。《宿迁市城乡建设档案管理办法》(宿政规办发〔2018〕1号)对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也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地下管线专业管理单位每年应当向城建档案馆报送更改、报废、测漏部分的管线现状图和资料。但不管怎样,对城建档案馆来说,普遍存在地下管线档案进馆难的局面,即使有某阶段地下管线普查档案接收进馆了,但得不到及时动态更新,不能对外提供利用。

管线档案收不进的主要原因是体制问题,当时也有我们城建档案馆自身畏难的因素。我们应该克服困难,从多方努力,呼吁地下管线集中统一管理的重要性,建立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加强依法监管力度,对未按规定移交地下管线档案和违法行为追究责任,力促形成统一的城市地下管线综合图,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有效的地下空间信息保障。

二、顺应新形势的要求走开放之路,保证档案的快捷高效利用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公民信息权意识不断增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方兴未艾,各级政府电子政务、政务大厅、“一站式”服务等举措的推行,使普通公民受益匪浅,深受社会各界关注,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形象逐步深入人心。沭阳县城建档案馆以政府信息公开为契机,在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大环境下率先承担起住建局现行公开文件的利用服务工作,按县住建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沭住建字【2017】11号)要求,在城建档案馆大厅醒目位置摆放“沭阳县住建局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和“政府信息查阅服务指南”,悬挂“沭阳县城建档案馆公开服务承诺”和“职责权限公示牌”,明示工作人员的姓名、职务和责任,在公开栏内张贴本部门的办事流程图,另外还设立意见箱和投诉电话,及时了解用户的期望、需求和反馈意见,掌握用户对服务质量、服务内容、服务手段等方面的需求和建议,对用户的申请、投诉事项,以“首问制”形式在最短时间给用户以最满意的答复。

档案事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保存好、利用好宝贵的档案信息资源,为党和国家的现实工作服务,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目前各地都已形成了一批数字档案,如何保管好数字档案是当前各级城建档案馆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一方面要做到长久保存,另一方面又要做到有效使用。沭阳县城建档案馆已实现了计算机辅助完成档案接收、检索、保管、统计,建立了馆藏全部档案的项目级、案卷级目录数据库,实现了档案管理各个环节的统一系统管理。为确保安全,制定了各项信息安全保护措施和数据异地备份规划,目前,沭阳县城建档案馆的数字化成果已成功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规划局和新疆的城建档案馆两地实施异地备份,并坚持病毒防范,加强人员的管理,大力开展电子档案利用,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并保护档案原件。

三、加强业务培训,归档关口前移,缓解当前压力。

城建档案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涉及多个专业,但由于目前城建档案馆机构人员编制的限制,不可能实现所涉及的专业都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如会计、计算机、照相、录像等工作也很难配备专职人员。所以,城建档案工作需要的不是精通某一专业的专家,而是政治素质高,知识面广,思想活跃,应变能力强的“通才”。这就要求每个从事城建档案工作的同志必须在精通本职业务的基础上通晓和兼管其它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有关的专业知识。同时,我们还要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档案业务人员的培训,把业内所有人员培养成行家里手,形成“全民皆兵”局面。把档案整理装订和纸质档案扫描工作前移,交由报送单位完成,城建档案工作部门主要负责各个环节前期审查和完成后的复查,以此缓解城建档案工作压力,适应新时期城建档案工作的发展需要。   

总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要使城建档案工作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适应城市建设和社会各方面的需求,领导干部应率先确立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观念。即要增强档案意识、依法治档意识、科技兴档意识和档案服务意识,从党和国家建设大业的高度、法律的角度,去对待档案事业,帮助解决其靠自身努力而无法解决的诸如机构、编制、经费、科研、教育等实际问题,不因一己的好恶、领导人的更替而使档案事业出现停滞,甚至断层;其次档案部门及档案干部,是具体承担档案事业发展任务的责任者,在牢固树立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到:档案事业发展固然是重要的,但如何发展才是合理的、可持续的。在从事档案事务中,要有长远的、整体的发展观念,不能只看具体业务目标完成情况,而忽略了内在质量的提高。只有上下齐心,切实解决人员编制、馆库建设、设备购置、经费来源等具体问题,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创造必要的条件。与此同时,城建档案工作部门当前也要结合实际,克服困难,认真做好城建档案的接收、整理和归档工作,不断丰富馆藏,优化馆藏结构,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充分发挥城建档案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维护和科学研究中应有的作用,促进档案事业、城市建设和谐发展以及城建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