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6
/ 2

浅析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建议

王颖倩

聊城市环科院检测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环境监测技术是我国环境管理工作中的主要技术,我国地大物博且人口基数大,因此,对环境质量的监控工作十分重要,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加大力度保证环境评估和维护,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新时期环境检测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环境监测;技术;应用现状;建议

1导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经济发展下的工业尾气污水排放、汽车尾气排放以及人类生活所带来的废品垃圾等均对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及不同类型的污染。国家环境的治理与改善对人类、社会、国家乃至大自然均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环境监控技术能够帮助人类及时有效地监控环境现象,而如同工业废水排放此类非法化的影响环境的现象一经发现便需要被及时控制与打压下去。为了使我国环境重现“绿水青山”,我们需要了解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方向,从而更有效地解决现存的环境问题。

2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

2.1生物技术应用现状

这项技术是生物标记技术与PCR技术的结合技术两种技术相互配合构成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具有明显优势,可以明确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并为相关部门工作提供依据,属于交叉科学,在具体工作中应用到了生物学、细胞学等多个自然科学学科中的内容,实现了环境工程与自然科学的结合,对环境监测工作效率提升有较大帮助。

2.2 3S技术应用现状

3S技术的基础是遥感技术和信息技术,是目前环境监测工作中的尖端技术,具有优秀的信息处理和收集能力。能通过对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并同时处理收集到的信息保证环境监测工作效率。

2.3信息技术应用现状

近年来,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到环境监测工作中,其作用越来越大,不仅提升了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也加快了数据分析速度,在实际工作中通常会将该技术与传感技术结合使用,实现全球范围的环境监测。

3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3.1增强对有害物质的监测与监察研究

从我国目前的环境状况来看,由有毒污染物造成的环境污染现象的危害是巨大的,部分工业部门由于不恰当的污水排放使较多的工业废弃物以及工业有毒物质造成了环境的污染现象。例如,部分带有挥发性的污染物、醛类有机物或是烯烃类物质均对环境造成了较严重的污染。故而,在进行环境监测时应当对有害污染物引起足够的重视,确保有毒污染物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对引起有毒污染物排放于自然环境的源头进行监管与排查,确保能够从源头改善环境污染情况。

3.2增强环境监测的精度

为了提升我国环境治理的强度与质量,环境监测技术应当及时在监测的精度层面做出相应的完善与优化。有些有毒排放物质由于其特性,当排放到自然环境而造成污染时由于浓度较低无法被普通的环境监测技术所勘察出来,例如,三丁基锡、双酚A等等,这种工业有毒物质倘若被排放到人类的生活区域会对人类的生活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因此,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在普通的监测技术之上,应当考虑设计超痕量级别的分析技术,这种元素分析技术能够监测到0.1PPb的痕量元素,这也就意味着对有毒物质的监测精度能够控制在十亿分之一。倘若在环境的监测过程中实现了超痕量分析技术,那么有毒污染排放物即便浓度较低也能够被人们所监测到。采用创新性的科技技术并将其运用到环境治理中,如此便能够提升对有毒物质监测的灵敏程度,从而更好地实现我国环境的监测质量。

3.3提升对自动化监测技术的创新与研究

随着时代的科技发展与进步,传统化的监测技术已不能够满足现今的环境治理状态。传统的环境监测能够为环境治理提供十分有效地手段,但由于其操作的限制性与复杂性,逐渐不再是第一适用的监测方法。在此过程中,人们若需要监测污染排放物,便必须采集样本,并将其带到实验室才能完成检验与分析。传统化的监测手段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但污染物的浓度、污染物的成分会随着周边环境、自然气候等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动。如此便不能精准提供出污染物的检测数据。自动化的监测技术改善了传统技术的问题,它能够通过在线的自动监测系统达到监测的目的。我国现如今的自动监测包含有对大气蕴含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臭氧、PM2.5以及PM10等污染物的监测,还包含有与水污染相关的氮、溶解氧、电导等等。通过自动监测系统便能够有效对环境进行监测,从而提升环境监测的有效性。

3.4提升对环境监测采取的应急措施效率

在我国的环境治理过程中,环境监测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环境监管部门在对污染情况进行监测时,应当尽量依赖现代化科技技术提高环境监测的效率,从而达到提前预防、有效预防的目的。针对各个领域内所出现的污染情况,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判定环境污染问题的紧急性。对于紧急的突发环境污染情况,环境监测部门需要及时做好应对措施。在传统的环境监测方法中,工作人员通常需要深入现场进行样本采集才能完成最终的分析与监测,而在现代化科技进步之下,科研人员已为环境监测创造出了快速检测仪器,这种监测仪器能够通过检验待测气体的污染成分来达到监测的目的。例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物等等均在监测的范畴之内。与其功能相似的还有便捷气相色谱仪,它能够帮助环境监测人员将环境污染物质及时监测出来。通过此类创新性的环境治理方法能够为工作人员有效地提高应对紧急污染情况的监测措施。

3.5大数据监控

大数据监控是指基于计算机技术实现的实时数据对比与数据监控,与前三种应用方式不同,大数据监控更类似于一种基础的环境监测功能,无论是智能化、自动化还是远程化,都是在大数据运算的基础上实现同一检测方式的不同表现形式。在大部分人的观念中,现代化监控网络具有实时、远程与反馈等优点,在这些优点的延伸上则是智能化应用与远程化应用的区别,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应用都不能独立完成对环境的监测,因此,大数据监控作为支撑监控网络全方位发展的基础,被普遍运用于各种形式的环境监测工作中。

3.6远程化监控

相关部门可以考虑结合遥感技术,建立短、中、长三个距离的远程化,设立短距离内的实时应急警报系统,将环境污染或剧变带来的损害,尤其是在公共安全环境下,该区域内空气成分或气候的突然剧变能够在短时间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与人身安全危害。从宏观局面来看,工作人员监测生态环境中水污染与空气污染是属于一种长期的战略行为,而加强短期内应急与预警是现代环境监测技术的必然发展趋势。

3.7智能化监控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实行智能化监控,尤其是水质环境与山区地形等特殊区域中,人工无法长时间保持监测,为此,我国建立了监控网络,开启了智能化监控的新探索。随着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智能化监控体系逐渐囊括各种特殊环境,截止到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各类特殊环境下的智能化监测,并针对环境的不同,采集的相关数据也有所偏重。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是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我国早期经济发展时期中,为了实现工业化,我国不少企业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提高,如何防治污染、如何监测环境成为我国当前研究的重点课题。

参考文献

[1]王尧.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9(11):229.

[2]李大军.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当代化工研究,2019(04):13-14.

[3]李丹,代沁芸.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环保产业,2019(02):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