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疾病认知及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6
/ 2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疾病认知及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

王帅 孙晨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16001

摘要:目的:分析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疾病认知及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9月收治的10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以及疾病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92.52±6.14)分高于对照组(80.76±5.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16.31±2.95)分优于对照组(13.47±2.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改善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可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系统性护理干预;支气管哮喘;疾病认知;疾病控制;影响

呼吸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就是支气管哮喘,严重的影响到了患者正常的生活与工作,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分析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疾病认知及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以及疾病控制效果,我院就2019年1月-2019年9月收治的10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了随机的对比研究,分析了对比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9月收治的10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2例,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24-73岁,平均年龄(49.02±4.68)岁。观察组52例,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49.42±4.3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包括给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指导患者饮食、用药、进行常规的个体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系统性护理干预,具体为:(1)制定护理计划。在患者入院后,为患者建立个人档案,包括家庭情况、既往病史、文化程度等,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个人情况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1];(2)普及健康教育知识。主动的去跟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对疾病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护理的需求,为患者讲解有关支气管哮喘疾病的相关知识,耐心回答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提问,使患者能够正确的去认识和看待疾病,提升对于治疗的自信心;(3)心理护理。由于支气管哮喘具有易反复发作、治疗用时较长、无法彻底根治等特点,因此,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系列不利于患者心理健康的负面情绪,比如焦虑、抑郁等,此时护理人员应该积极的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鼓励患者将负面的不良情绪以诉说等方式发泄出来,陪伴、鼓励患者,为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2];(4)用药护理。对患者进行用药护理,使患者知道如何用药、用药的剂量、时间、意义、效果以及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等,提升患者的用药意识以及积极性,并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5)生活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调节,提醒患者进行慢跑、太极等运动,鼓励患者摄入充足的营养,告知患者饮食禁忌都有哪些,提升患者的身体素质,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3]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以及疾病控制的效果。(1)患者对疾病的认知通过我院发放给患者的疾病知识调查问卷为评测指标,满分100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越高,则评分越高;(2)患者疾病控制的效果通过哮喘控制量表对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满分25分,患者对疾病控制的效果越好,则评分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4.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5f1ce7edeb71e_html_9cb835f25f911886.gif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c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以及疾病控制效果(5f1ce7edeb71e_html_9cb835f25f911886.gif,分

组别

例数

疾病认知

疾病控制

观察组

52

92.52±6.14

16.31±2.95

对照组

52

80.76±5.93

13.47±2.03

t

/

9.934

5.719

P

/

<0.05

<0.05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在临床发生率较高且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由于此病具有易反复发作、治疗用时较长、无法彻底根治等特点,因此,目前临床上对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主要是以药物治疗以及护理干预为主[4]

本次研究中我院对患者进行了系统性护理干预,结果显示:使用了系统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92.52±6.14)分高于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80.76±5.93)分,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16.31±2.95)分优于对照组(13.47±2.03)分。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通过对患者使用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从患者的实际病情以及具体情况出发,为患者制定出最合适患者的具有针对性的、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提升护理干预的质量与效果。通过对患者普及健康教育知识,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对于疾病的掌握程度,进而提升患者对于疾病的自我管理以及控制的主观意识和能力,从而有效的避免患者复发疾病。通过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使患者及时的抒发和缓解负面的不良情绪,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以一个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去管理和控制疾病。通过对患者进行用药护理以及生活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机体抵抗力,最终有效控制疾病,提升临床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改善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可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曹小燕.哮喘的护理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232.

[2]黄文婷,龙亮,胡凤波.全程护理干预在难治性哮喘患者行支气管热成形术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5):69-70.

[3]邵秀娟.综合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和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1):179.

[4]刘东红.整体护理干预在小柴胡汤治疗小儿哮喘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光明中医,2019,34(13):2079-2081.